石化行业供给侧改革:产能要依靠市场、产品要差异化

2016-12-17 20:49祝昉
能源 2016年11期
关键词:供给竞争改革

祝昉

谈到供给侧改革,我认为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让供给方深入了解需求市场,更好地与下游对接。

在2012年以前,石油和化工行业是短缺经济市场。在2012年以后,石油和化工市场发展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短缺经济演变成过剩经济,因此在目前供给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中,上游企业应转变观念,加强对市场需求侧的深入了解,把握下游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

如何淘汰过剩产能

以前石化企业总是生产大宗产品,如生产尿素的企业只负责生产,也不用操心有哪些消费者在使用,是什么农作物使用。同质化的产品价格决定一切,越便宜可能就越受欢迎。但现在的生产准入门槛低,生产成本和产品利润更加透明的,企业一下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这时企业就要及时更换产品思路,看看这种肥是谁在用、用在什么作物上、土地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增加其它营养成份等等,这时企业就必须要有更加差异化的产品。

最近,石化联合会在市场调研时了解到,有很多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这样的央企,都已经在供给侧方面做文章了,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去做产品差异化。如镇海石化、上海石化等合成树脂生产企业不断适应下游市场需要,增加产品牌号,在替代海外进口产生了积极的成效。我觉得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一种体现。

通过供给侧改革,将自己的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对接,就能很好地做到差异化。对供给侧改革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就是要让供给侧更多地与下游市场对接,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甚至还可以引导下游市场的需求。在石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去产能最有效的抓手是产品的差异化,减少同质化竞争,甚至引导消费需求导向,这样过剩的产能自然就会有所缓减。

当然,过剩产能也要积极淘汰,但这一过程不能用行政的手段去解决,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自然淘汰落后或过剩的产能。

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

实现石化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可以有很多手段,政策方面、消费引导方面、应用升级方面等,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市场的政策要客观唯一,要能落地能执行。

过去,石化行业的很多标准无论是产品、还是安全,甚至环保等要求并不低,但关键是监管不能落地,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要让所有的企业在同一市场规范下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比如说环保标准,监管部门制定好规则后,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按照同样的标准执行,不能出现“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的怪现象。所以,对政府各相关部门来讲,最重要的是要营造好市场环境,制定的市场规则对所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且监管要落地。通过改革,我们要让违法成本远高于守法成本。

对传统的石化企业来说,应该要欢迎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会使得市场更具有活力,只有竞争,才能逼迫企业主动开展供给侧改革。我国石化行业下游的产品市场化程度很高,国际竞争也很剧烈,下游需求已经分化,大家对终端产品、差异化产品的追求更高。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让企业充分竞争,该淘汰的自然就会淘汰。

在供给侧改革情况下,低油价的影响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低油价对石化行业的上游开发是有一定负面影响,低油价降低的上游收益,甚至出现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倒挂,同时影响上游开发勘探开发的后期投资,对于国内能源战略安全来说不是好事。低油价对炼油行业和下游产业及市场消费群体来说,则是利远大于弊,煤油利润提高、下游原料成本降低、能源价格降低、成品油价格变低。

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需要我们综合考量,力争让产业链的上下游需要建立一个平衡。石化行业的经济运行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处于一个波动很大的情况,但我们其实需要一个稳定的平衡。我认为,供给侧改革是要建立在产业链平稳发展的状态之下的,不能偏向任何一个环节。稳态发展对石化产业的发展是最关键的。

总结而言,石化行业也应该关注“二八法则”(巴莱多定律),即20%的产品占了整个行业80%的收入。过去,我们都把目光集中在这20%的产品上面,原因是产品占有80%的收入。从供给侧改革来说,行业的生产企业更应该关注那些过去关注较少的80%的产品,虽然目前销售收入只有20%,但未来增长前景看好,也许会出现逆转,甚至出现倒“二八”现象。或许这就应该是石化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企业把竞争焦点放到客户需求,去做差异化产品、客户化产品,我想石化行业的供给铡结构性改革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成果。

(作者系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供给竞争改革
改革之路
感谢竞争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