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五年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2016-12-17 17:46杜银冬
科技视界 2016年26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管理

杜银冬

【摘 要】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素质教育。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高专,尤其是五年高职高专这一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中,更要以人为本,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方式,以学生个体为教育管理的主体,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需要,培养出全面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人本主义;五年高职学生;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高职高专在整个高职高专教育体系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五年高职高专教育的普及,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1 五年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首先,手机最初的功能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后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出现了,而且更新换代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联系的功能反而不再占主要地位。其次,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了解最新的学习信息,接触多样的学习资源。但是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毕竟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抵制不住游戏等的诱惑,在使用网络学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沉迷于游戏中而无法自拔。在教室里,因沉迷手机游戏而不能认真听讲,在宿舍里,因沉迷网络而不能按时就寝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睡觉等等问题。二是,高职高专教育管理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不能有效教育管理。第一,管理人员数量上不足,一名管理人员要管理多个班级几百人,时间、精力不够,直接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第二,管理人员专业管理知识不足,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技能上没能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比如课间或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时的课上,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简单、深刻的教育管理。

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五年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就要运用恰当的教育管理思想来指导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人本教育思想就是合适的教育思想。

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包括众多教育流派的庞杂体系。从狭义上说,它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以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最佳状态。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五年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中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这时的学生年龄在十五六岁,他们活泼、热情,自我控制力较差,自我认识不足,人生观、世界观都还不成熟完善,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知识掌握不牢固,已有的学习习惯不足以让他们自觉地习得更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善于和老师、同学交流,有较强的积极向上的意愿,也较容易接受来自老师、同学正能量的影响。

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五年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的研究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在五年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师为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潜能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估量的无限潜能。学生最终的知识量的多寡、学习能力的高低等等,取决于学生个体潜能激发的程度。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的潜能,学生将来工作的高度、生活的质量。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2 承认、尊重个体差异,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世界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事物,人也不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属于会学习型的,轻松学习(相比较那些埋头苦读而言)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属于善于交际型的,可以和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处;有的学生属于领导型的,对于学生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等等。这时,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不一刀切,不统一标准、要求,要以学生为本,营造更多的、多种多样的氛围,强调学生“自我实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智商高不如情商高。

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中的大多数人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学习能力已经基本定型,而且根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此类学生的培养重点应该是实用技能的培养,那么,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教育管理的重点也应该是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知识的传授应该次之。培养学生成才之前要先成人,成为人格健全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人。

3.4 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身份和角色要转变。

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罗杰斯就将教师定位于“促进者”的角色,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传统的控制者,而应该承担起“促进者”的角色并履行相关任务。教师要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转换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在和五年高职高专学生的相处中,教师只要放下传统的教师身份、地位,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坦诚相见,用真心、爱心、耐心、恒心、良心和学生相处,肯定学生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遇到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分担他们痛苦、分享他们的喜悦。

人本主义思想教育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把学生看着能动的主体,发现学生的价值,采用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发展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郑信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前教改实验若干问题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1999(9).

[2]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3]杨丽霞.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J].社会心理科学,1999(1).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