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6-12-18 04:09李翠娟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3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亲属器官家属

李翠娟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护理园地

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李翠娟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目的 通过潜在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DCD)案例的访谈工作,探讨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为制定临床上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应对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参与本移植医学中心协调的潜在DCD案例62例,对潜在DCD者的家属通过专业调查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对DCD案例成败分析、访谈时机、调查人员专业度、家属对器官捐献接受程度、家庭成员构造、家庭成员对DCD决定的影响等调查,探索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结果 捐献成功的主要因素:(1)与家属访谈的时机均为家属放弃治疗之后;(2)家属接受临床DCD的概念及流程,对DCD体制和使用情况不会质疑;(3)调查人员通过DCD访谈技巧培训;(4)患者家庭构造是核心家庭,DCD讨论参与者只有核心的家庭成员。结论 家属对亲属DCD的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与医疗机构需要规范DCD体制,加强调查人员的专业培训,宣传DCD知识,改良DCD的社会舆论,建立国家级DCD登记与分配平台,进而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难题,提高我国DCD数量和捐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器官捐献;家属;供应紧缺;成败因素

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发展,目前临床上末期的器官衰竭类疾病可以通过器官移植进行治疗,多见于肝脏疾病、肿瘤疾病、肾脏疾病及慢性疾病的器官移植,但是器官供应紧缺和移植器官来源渠道不足仍然是各大医院和卫生组织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临床任务[1]。各国政府也试图通过制定和修正相关法律法规来扩大供体器官来源。器官移植作为一项人类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科学进展,应用于临床上出现的某些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治疗受到临床上的一致认可[2]。对于目前制约器官移植的关键瓶颈主要就是器官供应严重不足,传统上主要来源包括死刑犯、交通事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途径,不过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目前对于器官来源的争议较大,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缺乏一个公民认可的器官捐献平台,2010年3月份开始,我院开启了器官捐献与获取的试点工作,也称为心脏死亡的人体器官捐献(DCD)[3-4]。这个平台有望大幅度地缓解器官供应紧缺难题。但是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的决定则成为了DC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的关键影响因素[5]。本人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重点研究探讨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相关因素以及临床上的应对措施,用以探索临床上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难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合理的分析与应对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参与本移植医学中心协调的潜在DCD 62例,参与本研究的案例标准均符合我国DCD潜在器官捐献供体的医学或非医学标准,适合本研究的因素分析。62例潜在DCD者中包括男性35名,占比56.45%;女性27名,占比43.55%;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40.13±12.48岁。潜在DCD者家属中包括男性42名,占比51.22%;女性20名,占比48.78%;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4.20±15.17岁。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方式 调查人员在研究开展之前通过了DCD相关的调查技巧、沟通技巧、收集内容、调查指导的专项培训,采用不记名调查。对所有潜在DCD者均采取开放性的访谈方式,获取潜在DCD者的基本信息和同意的意愿反馈之后由调查人员与潜在DCD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将DCD的相关概念、政策及法律法规及DCD的临床价值与社会意义告知家属,并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顾虑与疑问。调查从与家属沟通开始,直至家属拒绝或者同意为止;如若家属没有明确态度,则以潜在DCD者病情变化或者死亡为止。

1.2.2调查资料 调查资料主要包括:(1)通过潜在DCD患者相应的临床医生对其基本状况信息进行了解与评估;(2)了解潜在DCD者的病史、家属基本情况、家庭组成以及后续治疗规划;(3)明确家属的信息与后续患者的治疗意向之后,告知调查人员开始准备DCD访谈,找好访谈的环境与时间;(4)家属对器官捐献的相关理解,以及交流家属的顾虑和想法;(5)了解家属拒绝或者同意器官捐献的顾虑与原因。每次调查之后详细记录与患者或者家属访谈时的要点内容,便于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数据记录与整理,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统计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单因素与预后相关程度分析采用Spearman;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预后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潜在DCD患者疾病分析

将本研究的潜在DCD患者入院时与临床诊断后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入院时病症情况包括车祸患者为35例(56.45%),脑血管疾病患者为17例(27.42%),外伤患者为9例(14.52%),糖原累积综合征患者为1例(1.16%);临床诊断的疾病结果为脑血管病为8例(12.90%),重度颅脑损伤疾病为4例(6.45%),脑瘤疾病为2例(3.23%),糖原累积综合征为2例(3.23%),中毒性脑病1例(1.61%)。

2.2DCD案例成败分析

在本研究的62例潜在DCD案例中,捐献成功的案例为41例,捐献率66.13%。捐献成功的案例特点:(1)调查人员与家属访谈的时机均为患者的家属放弃治疗之后;(2)家属在交流中能接受临床脑死亡的概念及对捐献流程具有充分了解;(3)大多数成功案例发生在调查人员通过了访谈技巧培训考核和充分学习DCD的相关专业知识之后;(4)患者的家庭构造是核心家庭,DCD讨论参与者只有核心的家庭成员。捐献失败的案例特点:(1)55%的失败案例中调查人员与家属访谈的时机在家属放弃治疗之后;(2)60.98%失败的案例中家属不接受脑死亡的概念;(3)70%失败的案例发生在调查人员工作初期,访谈交流技巧不够;(4)大多数失败案例中的家庭构成虽然是核心家庭,但是器官捐献的讨论也会有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参与,甚至起到决策性的角色;(5)家属担心捐献会受到周围舆论的质疑;(6)家属对DCD体制与使用情况的质疑。

3 讨论

目前DCD体制中对于器官捐献工作平台,家属决定放弃治疗之后,调查人员会介入访谈交流,协调环节中会维护家属的隐私,并助其接受亲属去世的事实,并向家属宣传DCD相关知识及其重要的社会意义[6]。但是目前我国公民多数对DCD知识缺乏认识,传统观念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使公民认为捐献器官是对亲属的不敬,进而使DCD工作受到较大的社会舆论阻碍[7]。除了医护人员比较容易接受DCD工作,普通公民比较难接受DCD的相关观念和捐献流程。年纪较大的患者捐献器官的意愿比年轻人大,人生阅历比较丰富,对生死比较坦然[8]。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捐献器官的意愿高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其对DCD相关知识理解度较高,对DCD对社会的贡献意义比较认可[9]。此外,多数患者对器官捐献的缺失感、不自信及恐惧感比较明显,对DCD的伦理认知不够,对脑死亡的标准认可度不够,促使多数家属不接受亲属的DCD,导致临床上的DCD紧缺,也会顾虑医院会将器官进行商业用途,以及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出比较明确的DCD补偿体系标准[10]。

为此,国家与医疗组织需要制定出一些相关的对应措施,予以大幅度增加DCD工作成功案例,缓解临床器官供应紧缺的困难[11]。首先国家与医疗机构加强DCD的相关知识和社会意义的宣传,对DCD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访谈技巧和相关知识的培训[12]。只有对DCD、捐献流程及器官移植的相关知识得到充分理解之后才能更加专业与坦然地与家属进行访谈沟通,克服被家属质疑的恐慌,更好地与家属进行DCD协商[13]。由于家属在医生宣布患者死亡之后会出现恐慌、情绪失落、忧虑、失眠、易怒、心神恍惚及做噩梦等心理问题。导致家属的心理学因素在DCD工作协调环节影响较大,协调人员需要掌握访谈的心理学技能,帮家属快速接受亲属去世的事实,安抚家属的情绪[14]。因此需要转变家属的道德认知,增强全民道德奉献意识,增大DCD工作的相关宣传力度,同时加大DCD研究深度,创新器官治疗的克隆技术,并且加强医护人员对DCD工作的责任感,为DCD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好地服务与补偿措施。因此,如何表明调查人员的身份进行协调,如何让家属充分了解DCD的相关知识与意义,如何进行顺利的访谈环节,都是DCD医护人员与协调人员应该重复掌握的工作内容[15]。同时解决好家属在DCD环节中的疑虑与分歧,探索不同的协调方法,解决好不同医疗条件环境下的DCD困难,最终完成好DCD协调工作。

另外国家创建一个完善的DCD工作平台,规范临床上DCD流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捐献体系进行器官登记,消除家属对DCD体制及使用情况的质疑,保证器官的移植质量与器官的合理使用分配,并制定合理的补偿体制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的捐献权益,最终为国家DCD工作进一步做出奉献。

[1]刘喜文,郭振霞,张京平.影响器官捐献的伦理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6):677-9.

[2]黄洁夫.推动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举措[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32(1):1-4.

[3]Ríos A,Martínez-Alarcón L,Ayala MA,et al.Spanish and Latin American nursing personnel and deceased organ donation:a study of attitude[J].Transplant Proc,2010,42(1):216-21.

[4]李育玮,邓云龙,叶啟发,等.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033-5.

[5]陈吕静,许晓惠,陈世江,等.12例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报,2014,21(18):43-5.

[6]姚 瑶,古津贤.论我国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伦理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569-71.

[7]李超,张睿,王胤佳,等.医院住院患者对器官移植及捐献的意愿调查[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5):478-85.

[8]尹志科,严谨.志愿者器官捐献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3):85-7.

[9]O'carroll RE.Dryden J,Hamilton-Barclay T.ferguson E:anticipated regret and organ donorregistration:a pilot study[J].Heal Psychol,2011,9(30):661-4.

[10]余燕华,黄海,王蜀燕.关于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获取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572-4.

[11]Aditya K,Noel C,Anne C,et al.Non heartbeating donation-The heart of the matter[J].CurrentAnaesthesia&Critical Care,2010,21(3):224-8.

[12]凌卓,伍敏,赵珊,等.国外人体器官捐献立法文献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65-8.

[13]Procurement O,Network T,Scientific.Registry of transplant recipients 2010 data report[J].Am J Transplant,2012,12(11):151-6.

[14]凌卓,黄海.西班牙器官提高器官捐献率给我们的启示[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4,35(9):574-5.

[15]司晶,黄伟,谷雨,等.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家属捐献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5,9(4):174-7.

The factors of family's decision to offer the relative organ donation and the solution

LI Cuijuan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mily decision to offer the relative organ donation and the solution by the interview work of the donation after the citizen's death(DCD),providing the basis for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organ in the clinical supply plan.MethodsA total of 62 cases with the potential DCD who were treated and analyzed in the transplantation medicine center from Jan.2015 to Jan.2016 were recruited as the study objects,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explored on the decision analysis of the families to relatives organ donation and counter measures,of DCD case analysis,interview time,investigators professional degree,by the interview work of the DCD,the family acceptance for organ donation,the family structure,and the impact of family members to DCD decided.Results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of the DCD:(1)Interview time were chosed when the all family members gived up after the treatment;(2)the concept and process of the clinical DCD and the usage of DCD system would not be questioned;(3)investigators were performed the skills training of the DCD interview;(4)the patient's family structure was nuclear family,the participants in the DCD discussion only were the core members of the family.Conclusion The DCD decision of family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the DCD system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the investigators can be strengthened,the DCD knowledge should spread,the social public opinion of the DCD have to improve,the national DCD regis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platform can be established,the organ shortage must be alleviated and the quantity and donation rates of DCD can be improved in the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DCD;family members;shortage of supply

2016-05-11

李翠娟,本科,主管护师,E-mail:2480611472@qq.com

猜你喜欢
亲属器官家属
类器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