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新型关系构建

2016-12-20 20:09阮霄羽刘丽芳韩继红
求知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后现代高职学生

阮霄羽+刘丽芳+韩继红

摘 要:20世纪60年代至今,后现代主义早已广泛流行且影响到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宗教等众多领域,其对教育界无疑也有着巨大的渗透。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迫使众多教育者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进行思考和反省。本文立足于后现代主义学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论述,探究我国新学情下高职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方案,以期为高职辅导员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角色,更清楚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后现代;高职学生;辅导员;新型师生关系

现如今,在一些管理比较松散的高职院校里,仍然存在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认知比较混乱的情况。一些高职辅导员没有认真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人来对待,而是经常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判代替教育。这种方式在管理上缺乏艺术性,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由此而造成的学生心理封闭、师生之间的情感淡漠等负面结果是必然的,也大大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新构建温馨和谐的师生情谊,是化解新学情下高职学生与辅导员关系问题的关键。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消解与对后现代主义视域下高职学生与辅导员新型关系的重构。提出以下若干解决方案。

第一,消除绝对的二元对立。传统师生关系奉行的是师生主客体二元对立、教师中心和权威、培养规格的统一性等理念,师生之间长期处于支配与被支配的对立关系,这种不平等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矛盾,更会造成学生片面发展。而当今社会的“90后”是极具个性和追求民主的一代,辅导员需要真诚对待学生,关爱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辅导员不能够总是将自己的言行视为权威(如图1),反而还要从学生身上学习有价值的东西,与学生交知心朋友,互相学习(如图2),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为情感维系的师生关系。传统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关注教师对“好学生”的主观界定,关注升学率、学校声誉、教师的教学业绩等因素,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后现代主义者主张建立情感维系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出于自我的责任而对对方做些什么,而不是只考虑外在的规范和任何功利性的结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第二,鼓励学生多元发展,人人成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尽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摒弃成绩是唯一的指向标这一观点,科学培养学生,实现学生能够人人成才。首先,从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转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自认为是主体的一方往往将对方视为被改造的对象和用以达到自身目标的工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而不顾对方的感受,忽视对方的能动性。本来应由双方相互合作完成的实践活动就蜕变成为主体一方的独角戏,而被定位为客体的一方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被剥夺了话语的权利、参与的机会。其次,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从此立论出发,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情感等特质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到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不再是改造者和被改造者之间的关系,而应该是两个独特的精神整体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最后,从教育的本质上看,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互作用的关系过程,即一种互动过程。教育活动是可以因时因事因地因人而变化的,所以当一种教育活动转化为另一种教育活动时,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会相互转化,教师会变成学生,学生也会变成教师。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作用。这就使得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换位”来实现移情、共情,扩大师生交流、讨论空间。

第三,完善自我,展现新时代辅导员的个人魅力。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要吸收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中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从单向的知识、道理传授关系转为双方的平等对话关系。传统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分别充当知识、道理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形成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两个认识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应彻底放弃传统的“知识、道理宝库”的角色,化身为传播知识的组织者、促进者、过程的帮助者,而学生也应抛弃消极接受者这一传统角色,化身为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因此,教师的任务更多是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咨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确定学习目标,主动搜集学习所需材料,结合自身情况设计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结合自己的认知和实践完成新知识的同化过程。另外,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原知识结构不同导致认知程度、速度存在差异。在此须指出,这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自己的观点,一味迎合,而是“平等中的引领者”角色。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和自我创造精神的公民。

总之,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新学情的形势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批判现代理性教育观和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高职院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应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在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展现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创新的局面。本文做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第一,以往我国学者对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甚至师生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意义、内容、存在问题等方面,而本课题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对高职辅导员与学生关系进行剖析,并结合新学情下师生关系的变化,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引入至高职辅导员与学生关系领域,促进了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丰富了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元建.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学生评教及其关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白仲琪.大学生对辅导员信任影响因素探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祝文明.从“90后”高职学生特点谈“80后”高职辅导员的内在素质要求[J].文教资料,2011(21): 227-228.

[4]钱 庆.高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如何建立有效沟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243.

[5]唐亚琴,李科生,常伟谊.90后高职学生对辅导员角色期望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6): 100-101.

猜你喜欢
新型师生关系后现代高职学生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