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为什么能预测未来?

2016-12-20 20:19晨欣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关联概率

晨欣

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奇怪的人,经历奇怪的事。这些梦里的事情本来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未来有一天,这些梦里的场景竟然真的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梦明明是幻象,但它有时却能看见未来,这项神奇的预测能力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梦境与REM期

虽然梦的发生原理和机制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梦境与大脑的运作机制有关。要搞清楚梦的预测能力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做梦时大脑会发生什么。

一般,一个人入睡会分别经历浅睡、熟睡和深睡期三个阶段。按理说,接下来我们的身体会进入心率减慢、新陈代谢缓慢的“休眠阶段”,然而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大脑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大脑在这个阶段一改“瞌睡状态”,异常活跃,脑血流及代谢增加,脑电波状况与清醒时相似,呈低电压快波。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睡着了,但我们的大脑还清醒着。正是在这个奇怪的阶段,我们大部分的梦境得以发生。

那么,这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又对我们之后的预测有什么影响呢?

确定性预测与概率性预测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先要探讨下我们为什么能够预测。

假设一个情形,你很擅长预测,然而你的朋友给了你这样一堆信息“小猫、小狗、眼睛、鸡蛋”,你能预测出来什么事情吗?显然不能。但相反,如果给了这样的信息“乌云、闪电、狂风”,你将能从这样的碎片信息中,迅速推测出要下雨。这其中有什么不同吗?

你可能会想到,因为第二种信息里事物都是与下雨的天气相关联的,换句话说,这些事物之间遵循着共同的逻辑模式。这种自动编码凌乱信息,寻找一个有逻辑的模式,正是大脑平日工作的主要方式。大脑不会被动地接收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以及识别信息中包含的模式。如果一切信息都是随机的,没有任何关联,就没有模式,预测也将是不可能的。

有些模式是确定的,自身包含着因果、顺序或者逻辑,我们也就很好预测。例如,黑夜过后是白天。白天和黑夜也就以这样的顺序储存在人的头脑里,因此,与这个顺序相关联后,我们可以预测一个晚上过去之后会是白天。

然而,一些模式没有那么显而易见。我们称他们为概率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可能会发生。预测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根据他们过去的行为,你知道他们可能会做一些事情,但却不能百分百肯定,因为他们的行为虽然不是随机的,但也不是确定的。比如小明同学通常每天早上都会去操场跑步,然后去教室晨读,然而你设法确定他今天早上就会去跑步,因为他可能会遇上一些麻烦,比如睡觉睡晚了,身体不舒服了,最近有考试了。这些不可控因素将使得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他今天早上会不会跑步。

预测与梦有什么关系呢?

在清醒时,我们善于发现逻辑的、确定性的模式,我们会像福尔摩斯一样收集线索,然后通过逻辑判断与因果推理成功地预测。那么,只有清醒时,我们才能预测吗?情况并非如此。在REM期间,我们也擅长预测,只是预测的是不太明显的联系,也就是说这时能更好地预测概率性事件。

1999年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找来志愿者,让他们先后陷入沉睡,然后唤醒他们。根据每个人REM阶段时间的长短,将志愿者划分到不同的小组,然后给他们一组词,让他们说出联想到的词。比如给出一个词“热”,那些完全清醒的大脑通常会回答“冷”,而那些刚刚从REM阶段清醒过来的人,则更可能回答“太阳”,“热”与“冷”是一组和“白天”与“黑夜”一样有更明显关联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那些经历了REM阶段的人更能预测较少关联的事物。

2009年的一项实验也能说明这一点。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和他的同事发起了一组测试,在这组测试中,研究者们同样给出了一组没有什么关联的词语,例如“下降”、“演员”、“粉尘”。那些经历了更久的REM睡眠阶段的人能够更好地找到这种没有关联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成功地提出了一个关联这三个单词的词语:“明星”。

种种实验表明,在快速眼动睡眠后,我们将能够更擅长找到没有太大关联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成功预测一些概率性的事件。这就像赌博,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中,但偶尔有一两次会中,这就是梦能让我们拥有预测能力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拥有这项能力?

那么,我们大脑这种预测能力是来源于哪儿呢?

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大脑处于REM阶段时,与我们清醒时功能有所不同。一个关键的区别可以在额侧前叶皮层中找到,这个区域位于头部两侧前额的后面,负责逻辑推理和有条理的计划。除此之外,额侧前叶皮层像一个严厉的老师一样,会防止“思想漫游”,在我们走神时会及时制止我们。这块区域对于我们逻辑推理很有用,然而在解决那些需要跳出一些看似合理的逻辑框架来思考更看似不可能的联系时,这个区域的功能反而是个阻碍,因为“思想漫游”正是加强非明显联系所需要的。在REM睡眠阶段,额侧前叶皮层被“关闭”,这会阻碍大脑的逻辑推理,但加强了非显而易见的联系。

当外侧前额叶皮层不活跃时,我们的大脑仿佛不再受到严厉老师的“监控”,大量无意识的东西会冒出来,大脑完全可以自由发挥。那些熟悉的人、地点和事件虽然会出现在我们的梦里,但并不是对现实的完全复制。大脑此刻正像一个拼图师,通过打碎原有记忆力的东西,重新拼凑,结合全新的人物、地点或事件相关联的元素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所以在梦中,一些很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甚至很离奇。

当然,这个新的模式也不全是毫无根据的,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会记住许多东西,然而还有更多东西可能会以无意识状态保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比如,在泰坦尼克号沉入冰山后,几十人报道他们此前一周就梦见过泰坦尼克号会下沉,这似乎就是梦能预测的典型证明。泰坦尼克号此前号称“永不沉的巨轮”,这句话可能在REM睡眠阶段被打碎,“沉”、“船”这些形象单独出现,再加上当时人们对浮冰对船的危害已经有报道,在睡眠阶段,这些看似不关联的事件被重新组合后,就会通过梦看见“未来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进化论的好处

REM阶段不仅能预测到一些看似不关联事物的联系,它还是早期人类生存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进化论者认为,动物缺乏语言技能去支持复杂的想法,但它们很可能能够通过图像来思考如何避免危险。早期的人类也还没有形成复杂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能也是通过图像思考如何生存,而这种基于图像的思考正是来源于REM阶段。

在远古时代,早期人类想逃离猎捕者,第一步是将捕食者相关联,比如把老虎、蛇、鬣狗等食肉动物相连,知道它们是危险的;第二步则是迅速识别他们的行为特征;第三步就要辨别猎捕者中任何非显而易见的概率模式,使得危险可以被避免。

确定性的预测是很困难的,因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是一种概率性的事件,形成于REM阶段的无意识预测这时就会发生作用。因为在REM做梦阶段,我们的大脑可以查明背后生物行为的概率模式,这些模式是一些无意识的图像,比如黄色一闪可能代表着老虎。这些无意识的报警状态形成于REM阶段,会在清醒状态保留着,成为一种本能反应。如果早期人类在靠近河边时看到了黄色的东西一闪,基于无意识的记忆,会迅速决定是否继续撤退。在这样的可能危及生存的情况下,任何动作一定要快,人类来不及慢条斯理地进行逻辑思考,无意识的心理预测这时可以确保面对危险时快速反应。所以,在哺乳动物中,所有的动物在睡觉时都会经历REM阶段,也会像人类一样眼球转动。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REM阶段竟然呈现了跟清醒时一样的脑电波,因为这时的大脑仍然在积极地寻找事物的另外一种更遥远的联系。

如今我们虽然已经不需要REM睡眠阶段来求生,然而因为我们仍然面临不确定性,所以保留我们的REM预测概率模式的能力还是有用的。所以到现在,许多人做梦还能遇见大祸临头,或者是能预测泰坦尼克号的撞击事件,这正是大脑在平时搜集信息后,给我们提出的一种警告。

梦不仅可能让我们看见未来,还会在无意识层面予以保留。大脑高达98%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我们清醒时候的许多行为可能会由在梦中创建的无意识联系所决定,比如我在梦里记住我曾去过一个网吧玩游戏,而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一天,我的行为受这个不太记得的梦影响,去了那个网吧,产生了“梦想成真”的感觉。有些回忆不起来的梦,正是人们产生似曾相识感的来源,所以说“在梦里遇见你”并不只是一个求爱的伎俩,它可能真实发生过。

猜你喜欢
泰坦尼克号关联概率
《泰坦尼克号》经典桥段(视频)
《泰坦尼克号》(海报)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谁吃掉了泰坦尼克号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