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记者眼中的中国长征

2016-12-20 16:22周世琦
网络传播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外籍长征红军

周世琦

8月29日到9月2日,短短五天时间里,中国日报网的美籍记者Tyler Terrance ONeil跟随采访部队跨越了2000多公里,辗转走访了湖南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三地的革命老区以及革命纪念馆和扶贫点等地,探寻湖南这片红色沃土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创新创业、建设富饶美丽新湖南的成果。和Tyler Terrance ONeil一样,“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还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外籍记者,他们跟随中国采访团,重走中国的长征之路。

踏上长征六省,感受光辉历史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日报网四位外籍专家,历时近两个月,跟随采访团深入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六省,感受当年红军的长征精神。

英籍专家Greg Michael Fountan随行前往的四川站是长征途中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段,主要采访点海拔均超过3000米。爬上当年红军长征翻越的夹金山后,呼吸有点困难的他吸了点氧,感慨道:“4000多米高的夹金山,山顶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真是无法想象红军当年在翻越这座山时都经历了什么,别说汽车,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Tyler Terrance ONeil大学时念的专业是国际关系,他一开始仅知道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转移期,随着他身体力行地走访了湖南、甘肃两站,近距离了解了革命老区、探寻长征遗迹、倾听村民诉说红军故事后,他才充分认识到,长征开始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人民军队中的领导地位,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力挽狂澜,确保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将中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称之为“新长征”,随着此次“走转改”活动的举行,“新长征”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外籍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度籍记者Faisal Kidwai在贵州采访行结束后,谈起最触动他的是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进程。“不论是基础设施、贸易还是生活水平,贵州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前进。贵州经济几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它在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发展,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澳大利亚籍专家Adam Hegarty在江西采访当地一位农村妇女,她过去一年只能挣2000元,2016参加当地的大棚蔬菜种植后,现在一个月就能赚2000元,自己感到非常开心。这让Adam Hegarty印象深刻。

开启多方视角,见证峥嵘岁月

80年来,世界范围内有关红军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也不断有人慕名前来寻访,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审视那一段历程,思考着长征精神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936年4月,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英国出版回忆录《神灵之手》,书中记录了他随军参与长征的见闻,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部向西方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著作。1936年6月,美国记者斯诺历经艰辛辗转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1937年10月底,斯诺撰写并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一书,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1937年3月,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前往陕北苏区,对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及其他红军将领进行大量采访,写成了《伟大的道路》一书。1964年德国友人王安娜正式出版的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也谈到了红军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仍有大批的外国友人对长征抱有浓厚的兴趣。1984年3月,斯诺好友、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到北京,采访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袖、高级将领、长征的健在者以及长征沿线的老百姓,还用2个多月的时间沿红军长征路线进行了采访,最终出版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外国友人所写的有关长征的著述还有很多,包括英国迪克·威尔逊的《一九三五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美国本杰明·杨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日本宾户宽的《中国红军——困难与险峻的二万五千里》、前苏联尤里耶夫的《中国人民历史上的英勇篇章》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在Tyler Terrance ONeil看来,中国人具备一种异常坚韧的精神,此次采访更是印证了他的这种观点,“中国人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做到,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但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坚韧达到了极致。”他认为,这种精神放到脱贫攻坚“新长征”上,也将必定能取得成功,必然会引领中国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外籍长征红军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