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2016-12-21 16:26梁驰黎敏梁飞雁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7期
关键词: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

梁驰+黎敏++梁飞雁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当前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疗效。 结果 对照组患儿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80.9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2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消失(3.21±0.65)d、退热(2.35±0.86)d及住院时间(4.32±1.3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5±0.76)d、(3.62±0.69)d、(5.78±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14%与对照组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患儿热毒宁、利巴韦林及常规治疗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热毒宁;利巴韦林;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7-0065-04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的流行性传染疾病,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丙类传染病发病例数为412.32万例,死亡例数为624例,其中,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占丙类传染病的首位,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2]。近年来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与肆虐,给广大家长的育儿工作敲响了警钟,也给当前的临床医学带来的一定的考验。如何提高当前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成为众多医疗工作者在工作中的热议话题。本文对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为当前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纳入标准:符合卫生部在2010年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对研究中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进行本次研究;患儿手、足、口部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溃烂,并伴随高热、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排除标准:心、肝等功能不全患儿;治疗依从性差,无法听从医嘱完成研究的患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2.26±0.85)岁;病程2~5 d,平均(2.84±0.58)d;体质量10~23 kg,平均(14.74±2.73)kg;体温37.8°C~39.8°C,平均(38.5±0.3)°C。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2.34±0.72)岁;病程2~5 d,平均(2.71±0.62)d;体质量10~25 kg,平均(14.62±2.48)kg;体温37.7°C~39.8°C,平均(38.3±0.4)°C。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体温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利巴韦林[生产企业: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33]静脉滴注,按患儿的体重给药,将10 mg/kg利巴韦林溶于浓度为5%的100~250 mL葡萄糖溶液中,每天1次;如患儿的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数量增多,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如口腔溃疡、疱疹患儿则在每次进食前后可给予生理盐水漱口;如患儿口腔疼痛则给予适量的康复新液涂在患处;如患儿出现高热症状则给予物理降温与布洛芬(生产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治疗。

1.2.2观察组 该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热毒宁注射液(生产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治疗:将0.6~0.8 mL/kg的热毒宁注射液溶于浓度为5%的100~250 mL葡萄糖溶液中作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儿均接受为期3~7 d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均按时、按量用药,同时保持饮食的高蛋白、清淡原则。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儿疱疹、高热症状消失时间,统计患儿住院时间,时间越少说明患儿的疗效越佳;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疗效评定

测量患者的口腔温度,根据患儿的疱疹消失、退烧等情况将本次研究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评定标准[4],其中,①显效:患儿接受3 d的治疗后,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口腔温度36.2℃~37.3℃),水泡消退、疱疹结痴、溃烂处皮肤愈合且未出现新疱疹;②有效:治疗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范围(口腔温度36.2℃~37.3℃),水泡、疱疹、口腔溃疡明显好转且未出现新疱疹;③无效:治疗3 d后,体温未恢复正常范围(口腔温度36.2℃~37.3℃),水泡、疱疹、口腔溃疡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新的疱疹。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分别采用“[n(%)]”、“(x±s)”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儿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进行统计,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对照组患儿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21例、8例;观察组患儿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15例、25例、2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两组患儿的疱疹、高热症状消失的时间,记录其住院时间,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疱疹消失、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统计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分析,所有患儿均完成研究,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情况。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均未进行对症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症状均自行消失,不影响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患儿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1例,不良反应率为2.38%;观察组患儿出现腹泻2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率为7.14%。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31)。

3讨论

3.1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要则

针对于当前高发病率的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医疗工作者纷纷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并获取较多的研究成果。从流行病变学方面看,小儿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肤疱疹、溃疡并伴随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脑膜炎、脑干脑炎、心肌炎等神经、循环、呼吸系统的损伤[5,6]。药物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方法,而常规的治疗方法是给予患者清热、抗病毒、抗感染等药物,从而阻止病毒对患儿机体的侵害,改善患儿的症状[7,8]。针对于患儿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患儿白细胞数量升高则给予抗生素,口腔溃疡、疱疹患儿则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口腔疼痛则给予康复新液涂在患处,高热症状则给予物理降温与布洛芬退热处理[9,10]。上述均为小儿手足口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为增强其治疗效果通常还需联合抗病毒、抗感染等药物的治疗。此外,作为一种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除了治疗之外,还要预防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需要缩短治疗疗程,加快患儿的康复,减少传播源,避免疾病的扩散。当前临床上抗病毒、抗感染等药物相对较多,但是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不仅要求药物的疗效性也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1,12]。因此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要求安全性与疗效性的统一,在该原则下,临床上可应用治疗的药物并不多。

3.2利巴韦林的应用价值

临床上,中、西医均有针对该病的治疗药物,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中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高低的讨论。随着对该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创新,发现利巴韦林、热毒宁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佳的疗效性与安全性,因而被广泛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其中,利巴韦林是一种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的西药制剂。该药物在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一种类似于嘌呤RNA的核苷酸,进入人体后可对RNA的代谢过程具有良好的阻止能力,因而可阻止病毒在患儿机体的复制,从而破坏病毒的生长环境[13,14]。此外,该药物不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符合小儿用药的安全性要求。同时该药起效较快,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患儿的病情,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其对病毒腺普激酶的依赖性导致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儿出现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此外,大剂量长期给药会给患儿带来贫血、白细胞减少、胆红素升高的不利情况[15,16]。因此针对利巴韦林的耐药性、给药剂量带来的不良反应问题,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控制给药剂量与给药的时间,同时在用药的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观察,从而保障患儿用药的安全性、科学性。

3.3热毒宁的应用价值

中医在该病的治疗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疗效性与安全性的统一。在中医观点中,手足口病归属于“温病”、“时疫”的范畴内,主要是由于患儿同时受到内外因的影响导致的。其中,内因为患儿肺气失宣、心火炽盛,外因则为疫毒的入侵,主要的病位在于心、肺、脾三个部位,因此中医的临床治疗主张以清热解毒、理肺健脾为主[17]。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中药为热毒宁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金银花、栀子、青蒿等多种中药的提取物,因而患儿耐受性较好。在上述组成热毒宁注射液的药材中,中药栀子含具有抗感染、抗病毒作用的栀子苷、去羟栀子苷物质,可有效改善患儿发热、咳嗽、疱疹等症状;青蒿其有效成分为具有抗炎、抗菌、镇痛、免疫作用的青蒿酮、倍半萜内酯、黄酮,因而可有效抑制病毒的侵蚀,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而金银花具有肝寒清热而不伤胃的特质,可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降低患儿的体温,消除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的预后情况[18]。多种中草药同时发挥作用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情况,效果佳,易于被患儿、家属所接受。同时作为一种药性温和的中药制剂,与西药相比该药物的安全性较高,不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符合儿科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因而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临床上采用利巴韦林、热毒宁及常规治疗手段联合治疗的方式能避免利巴韦林、抗生素的大剂量给药、耐药性问题,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此外,联合用药的方式还可增强药物抗病毒、消炎效果,加快患儿疱疹、皮肤溃烂的愈合,缩短患儿的临床治疗疗程,较快地恢复患儿的健康。因此,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利巴韦林、热毒宁及常规治疗手段联合的方式,实现临床用药的优势互补、增强疗效的目的。

3.4 本院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比较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消失时间(3.21±0.65)d、退热(2.35±0.86)d及住院时间(4.32±1.3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5±0.76)d、(3.62±0.69)d、(5.78±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14%,与对照组患儿的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本研究中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研究结果与冯永清[19]、张翠平[20]的研究基本一致,并无较大差异,提示当前临床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疗程;同时,常规治疗手段、利巴韦林、热毒宁联合治疗的方法不良反应率较低,也说明利巴韦林、热毒宁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均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患儿热毒宁、利巴韦林及常规治疗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俊华. 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青岛医药卫生,2016,48(2):141-143.

[2] 徐敬,陆敏樱,童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16-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7):586.

[4] 张国柄.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J]. 临床医学,2014,34(1):88-89.

[5] 和胜芳.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9):55-56.

[6] 周献梅.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与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2):66-68.

[7] Li S,Cai C,Feng J,et al. Peripheral T lymphocyte subset imbalances in children with enterovirus 71-induced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J]. Virus Research:An l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Virology,2014,12(4):84-91.

[8] 马金霞.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2014,12(7):67-68.

[9] 林呼,温利辉,徐金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日病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6,11(3):440-442.

[10] 顾亮,陈慧超. 喜炎平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2014,17(6):1010-1012.

[11] 刘辉. 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J]. 医疗装备,2016,29(10):120.

[12] 邹志宝. 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在小儿手足口并发心肌炎的诊断[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0):2760-2764.

[13] 周惠卿,谭永红. 热毒宁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7例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2014,11(4):34-35.

[14] 刘兵兵,华丽霞,董艳,等.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9):231-236.

[15] 郭洪新.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48-49,52.

[16] 刘金凤.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25(23):2588-2590.

[17] 慕永平,陈晓蓉,张爱军,等.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9):1209-1212.

[18] 孙长江,毛金龙.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2例[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95(7):100-102.

[19] 冯永清.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3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2014,27(2):471.

[20] 张翠平. 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37-138.

(收稿日期:2016-07-19)

猜你喜欢
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