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世界”睡眠趣事

2016-12-22 17:28王琪峰
科学大众(中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圈养床垫猩猩

王琪峰

2016年3月21日,是第16个“世界睡眠日”,此次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美好睡眠,放飞梦想”,为了唤起全社会对良好睡眠的高度关注,有关方面举办了很多活动来进行宣传。

说起来,睡觉可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辛苦劳累了一天,体力和精力消耗了很多,此时我们的身体急需休息,我们有柔软的床,温暖的被窝,可是在动物的世界中,它们怎么解决自己的睡眠大事呢?

睡相各异萌翻天

动物打盹可不一定都是闭上双眼的。当沃尔伯格肩毛果蝠睡觉时,藏在翅膀里的那只眼睛是闭着的,而露在外边的一只眼睛却睁得大大的!睁着一只眼睡觉的动物有很多,如普通海豚、宽吻海豚、某些种类的海豹以及很多鸟类,像是野鸭、家鸡和南美洲的洪堡企鹅等。据南非的科学家称,他们观察到有21%的蝙蝠在睡觉时会睁着一只眼睛。这种睡眠又被称为“半脑睡眠”,也就是说此时它的大脑只有一半处于睡眠状态,另一半则处于清醒状态。这样的睡眠既能帮助动物躲开天敌的捕杀,或者便于在水下呼吸,又能使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

海獭有一身厚厚的皮毛,而且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在深水里也能滴水不透。海獭喜欢在海里睡觉,可能是因为它们觉得在海里比在陆地上更安全。为了睡觉时不被海浪卷走,它们常常会聚在一起,数量甚至超过百只。海獭漂浮在海面睡觉时会在身上缠着海带,就像人类开车时系上安全带一样,而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有时它们甚至还会“牵着手”睡觉,可真称得上是“铁哥们儿”啊!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睡觉总是和危险联系在一起的,而为了避免在酣睡之际丢掉性命,动物也有自己的高招。据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科学家们观察,雄性红簇花蜜鸟在睡觉时会将胸脯上明黄色的艳丽羽毛张开来,而白天却很少这样做。科学家们用红外夜视仪记录下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们的解释是,也许这样会使接近花蜜鸟的动物产生错觉,误以为这是某种大型动物的眼睛,只好赶快溜之大吉。

猩猩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它们是除人类之外唯一会为自己搭建“床垫”的动物。当然啦,这“床垫”既不是用海绵也不是用棉花做的,而是聪明的猩猩折下大量的树枝和草搭成的一个带有凹面的“树垫”。它们在“树垫”上睡觉时就像人类一样,或者躺着,或者趴着,睡得可香了。搭建“床垫”可是个技术活儿,猩猩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可要到三四岁的时候才能完全学会。至于猩猩为什么喜欢搭“床垫”,据《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上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可能是为了避免从树上掉下来,也有可能“不是必须这么做,而仅是因为它们能这么做”,换句话说,“谁叫咱这么聪明呢!”

睡眠长短有原因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睡眠研究中心的耶柔米·赛吉尔博士认为,动物睡眠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它们花在进食上的时间。一般来说,草食性动物的睡眠时间比较短,因为它们的食物热量较低,需要花很多时间“用餐”。据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表明,野生状态下的长颈鹿每天只有5-30分钟是处于深睡眠状态的。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约翰·莱斯库博士则认为,少睡点觉的另一个好处是免于被天敌捕杀。

相反,肉食动物的睡眠时间比较长。它们不用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而且群居的“大家庭”生活由于有“站岗放哨”的,也使得它们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据观察,圈养状态下狮子一天的睡眠时间能达到10-15小时。不过野生状态下的狮子睡觉可不像人类那么规律,需要捕食的时候它们会减少睡眠,反之则会多睡会儿。莱斯库博士认为,只有能够见缝插针、抓住时间休息的动物,才更有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睡眠固然重要,可是虎鲸妈妈和海豚妈妈在产仔后的头3周内却几乎“不眠不休”。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段时间里海豚妈妈始终与海豚宝宝一起在水下游弋,不会单独浮出水面呼吸。海豚和虎鲸都会“半脑睡眠”,即便如此,科学家认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海豚妈妈和虎鲸妈妈的睡眠也是非常短暂和支离破碎的。为了孩子,它们也真是够拼的!

究竟谁才是“睡神”?

怎样判断动物花多少时间睡觉呢?野生状态下这可是很难做到的。2013年有人给考拉装上了测量器,想跟踪观测它们的睡眠时间,可惜这种装置敏感度不够高,无法将睡眠和休息区分开。确定睡眠的“黄金标准”是根据脑电波,所以目前对动物睡眠时间长短的精确测定数据基本上来自于圈养的观察对象。据2013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考拉一天当中有14.5个小时在睡觉,另有5小时是在休息,用于消化热量极低的桉树叶。根据莱斯库博士的观察,至今为止,动物“睡神”的纪录保持者是毛犰狳(20.4小时)和小囊鼠(20.1小时)。

不过,圈养状态与野生状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这些数据还是值得谨慎对待。比如,1969年曾有人称小型棕蝙蝠睡眠时间最长,24小时中竟有19.9小时是闭着眼的。可莱斯库博士认为,由于测定时蝙蝠身上戴着仪器,并且被关在了它并不熟悉的实验室里,与自然状态有很大差别,其实它很可能已经进入了“蛰伏”的状态。“蛰伏”不同于睡眠,此时动物的代谢率、体温和脑神经活动都急剧下降,是动物遇到特殊环境时出于自卫的一种“节能模式”。在自然状态下如果遇到严寒就是“冬眠”,碰到高温则会“夏眠”。有些动物甚至每天都会“蛰伏”一段时间,据2014年的一份报告称,美洲獾平均每天都要“蛰伏”14小时。

大犰狳也曾经登上过“睡神排行榜”,据观察,它们平均每天有18个小时是在地下的洞穴中度过的。不过巴西潘塔纳尔大犰狳研究项目的阿诺德·戴斯比兹博士认为,它们并不是一直在打瞌睡,因为据他观察,大犰狳经常将洞穴挖到蚁穴的下面,所以很有可能它们还将部分时间花在了吃上。

树懒也是出了名的喜欢“睡懒觉”,在圈养环境下一天能睡15个小时。可是2008年科学家在巴拿马做的一项野外观察发现,其实树懒一天只睡10个小时,跟狮子的睡眠时间差不多。尽管如此,对于只吃水果和树叶,同时还不得不提防老鹰和豹子等天敌的它们来说,这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已经算得上是很长的了。据科学家解释,这很有可能是树懒以减缓活动的方式来躲避危险。

(责任编辑:白玉磊 责任校对:夏越)

猜你喜欢
圈养床垫猩猩
浅谈提高圈养野生动物福利的途径
选用床垫有学问
猎人与猩猩
睡不着
跟踪导练(四)6
猩猩博士带你游世界
猩猩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