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怎么印刷出来的?

2016-12-23 16:27
第一财经 2016年49期
关键词:德纳钞票故宫

之前看到委内瑞拉将钞票印刷外包给其他国家公司的新闻,感到很奇怪。各个国家的钞票不都是自己印刷的吗?希望解释一下,不同国家印钞公司之间的区 别?

—Agatha

大的国家通常都有自己的印钞机构。比如中国的钞票印刷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国企)把控,它旗下有22家大中型企业和1个技术中心,主营业务是人民币印制以及人民币专用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监管上,除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印钞厂还采取“数字管理”和“双管制”等人防措施,十分严格。

美国钞票印刷则主要交由美国雕刻与印刷局(The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简称BEP)。BEP由财政部在1862年8月组建,专门负责印制美国钞票纸币,债券、印花税票等产品,为巩固地位和保障安全性,1877年,它被指定为美元纸币印制唯一机构,且收购了包括中央钞票公司在内的诸多私营企业。

但是从纸张、墨水、防伪等因素来看,钞票印刷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不是每个政府都有实力印刷货币。很多中小型政府将印钞外包给国际上信誉较好的私人印刷企业,而印度这样规模庞大的政府也会外包自己的钞票印刷。英国德纳罗(De La Rue)和德国捷德(Giesecke & Devrient GmbH,简称G&D)是规模最大的两家私营钞票印刷公司。

咨询公司PIRA的首席印刷安全顾问Michael Chamberlain称,全球84%的钞票都是由国有机构印刷的,剩下的16%由私营公司印刷。

目前,非国营钞票印刷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是德纳罗。这家成立于1821年,总部位于贝辛斯托克的私营企业,曾是大英帝国的皇家代理机构,为英国央行印制纸币。1961年,它收购了同为英国私营印钞厂的华德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1991年改名为De La Rue PIC,“得利来公司”是其中文名称。

作为全球最大的私营货币制造商,德纳罗为全球150多个国家提供纸钞商业印刷,此外,护照驾照、识别文件、点钞机、电子系统、旅行支票、自动柜员机等,也都在其业务范围内。安全保障层面,它是第一家将水印图案用在钞票上的印钞厂(水印至今仍是钞票防伪的重要标记),也是在钞票纸张中加入金属线的技术发明者(现在几乎每一种纸钞票都采用此方式防伪)。

2015年,委内瑞拉就曾因缺纸和金属,将印钞业务外包给德纳罗。有时候,这种外包不止包含一家公司,比如印度就曾把纸币印刷同时外包给英国德纳罗、德国捷德、美国钞票公司(American Banknote Company)。

随着纸币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少,很多印钞公司的业务都出现了下滑。美国钞票公司为避免被收购,将主营业务方向调整至国外,目前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在内的诸多国家提供钞票印刷、护驾照印制等服 务。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周欣

微博互动专区

ivy李大爷:这期猜明星的封面,全班玩了好几天,黄渤那个被一个妹子猜出来了……服气@第一财经周刊

RE:污方面,巾帼不让须眉。

鴻士MrZhang:订阅不能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吗?iOS自带支付好麻烦@第一财经周刊

RE:自带支付可以添加支付宝 的。

MalusHdomestica:买本《一财》我容易么?路过一个报刊亭就问有没有,然后得到的都是同一个答案—“卖完了”。这个月买到的第二本。[笑cry]@第一财经周刊 是不是该补偿我一下?[挖鼻]

RE:要是改成订阅电子版,省去找寻与开展这类对话,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显得有点寂寞吧。

一个high-per有趣的人:@第一财经周刊报道说宜家将要首次在中国开设酒店和办公楼。集家居、荟聚(LIVAT)购物中心、办公楼、创意公寓和酒店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我想宜家早该做酒店了。

RE:资源的确了得。

读者来信

原谅我这个狄仁杰喵星人

最近翻读了之前一直压箱底的2016.06.13(总第407期),然后想和一财君聊聊。喵。

第50页,“根据中兴、华为两家上市公司的财报披露”—华为还没有上市哦,因为没有第408期的,所以不知道后续有没有更正。喵。

第63页,“哪怕你走到其他款式的区域,你仍然能到它”—应该是少了个“找”字。这么小的细节应该没人发现吧。喵。

第72页,《中国区首代为什么不灵了》指出,“当同事告诉我某个国际跑鞋品牌的中国区负责人是个台湾人时”,我立马笑了。因为刚看过同一期的《New Balance想通过李宗盛表达什么?》里指出“更高级的大中华区总经理张鸿文也是台湾人”。喵。我好像发现了什么,喵喵喵!斗胆猜测就是一人吧,毕竟各个条件都这么符合。当然,就算不是同一人,一财君其实也可以再过一阵子放其中的一篇文章,否则像我这种狄仁杰喵星人,总觉得有什么联系,也白费了主编隐藏姓名,用“某人”代替的良苦用心了。喵。

—菜根谭致。喵。

RE:谢谢神探喵星人的指正。逃不过你们的眼睛。

数据问题

在最新一期《第一财经周刊》的一篇标题为《微博是怎么复活的?》的报道中,有关新浪微博广告报价部分的预览图,所用数据不实:

有两处数据有误:

1第一处是开屏广告部分并不是300万元/天,真实情况是微博广告开屏的基础版报价是100万元/天,每增加一种形式的效果,额外增加30万元/天。

2第二处是信息流广告部分并非全是CPM 400元,该价格仅是微博精选部分的信息流广告价格。微博信息流广告有竞价部分(即报道中的微博粉丝通),还有非标部分的品牌速递类的视频信息流广告,价格不等。

以上是两处数据引用有误和引用不完整的地方,还请将数据部分纠正。附件中是微博不同广告位报价,烦请核 实。

—热心读者

RE: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在这个选题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一直设法正面采访新浪微博,了解其对产品的想法,但没能采访成,所以很多数据只能来自于其广告主。这也是我们整个选题操作中最大的遗憾,总之,非常谢谢你的反馈。(CBN王姗姗)

为什么要坚持报纸的形式?

除了一财外,我还坚持阅读的期刊有《南方周末》(希望你们不要介意:-),但在阅读它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作为一份报纸,我每回读完它都会蹭上一手黑(现在似乎好了点)。这无疑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愉快地吃东西,喝水也要注意不碰到杯口,读完就有种手很脏的感觉:-(。那么我想问一下,是什么让它选择了报纸这种形式,而不是像你们这类杂志的形式(又干净也很便携)?是自身品牌的树立?运输的问题?某些实用性角度的考虑?或者只是为了让我们专心阅读(……)?(还是它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一手黑的问题?)困惑我很久了(虽然这个问题在你们眼里可能很蠢),希望可以得到解答。

—社会经验不多的小朋友

RE:一手黑就是一些油墨未干透啦,遇到这类报纸应该也是少数情况吧。报纸和杂志是两种不同的阅读载体,有固定刊号限制,并非想改就改,不过眼下报纸类的生存处境的确不算理想。

《故宫也玩技术》读后感

周刊编辑们好!

2016年12月5日这期杂志里介绍了故宫的新技术,正好我也对这方面感兴趣。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下这几年故宫在创新方面做的努力,可以看出,一个能引来好感的东西背后一定有一套人马在付出。故宫这几年在新媒体上的表现,在文创衍生品方面的尝试,想都不用想,幕后团队一定是有变革之心的。

过去我们习惯了它的象征意义,的确,它不做什么变化,也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它是一个古老又庞大的存在,过去的历史中,又习惯了庄严和不动的姿态。所以,如今这些变化,是很难得的。要为这种俱进的观念点赞。

但是同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在这个过程里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的过程;它是如何找到灵感,如何让异见冒出头的;以及文化资产数字研究所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工作。

另外,故宫的主事者最终的期待是什么?严格来说,故宫目前的文创周边产品,仍然有些粗糙,在审美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些,都可以再深入地报道。

—小默

RE:谢谢你的点评,我们以后会继续关注这个庞然大物,争取带来更多丰富的报道内容。

一个建议

周刊好!现在公司人利用节假日和年假出国旅游的越来越多,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很多年轻人春节也不回家而是出去旅行,请问能做一期关于旅游主题的吗?

—诺

RE:旅行主题在我们的关注范围内的,谢谢你的提醒。

本周我推荐

给跪了

帝都的金融街购物中心,经常会摆放一些物件,上次因为摆着“熊出没”,让熊大熊二跟孩子们过六一,对门的证监会感到很尴尬,然后就拆了。前一阵,商场又摆了一只黑天鹅雕塑作品,又被请走了。最近的这组群雕作品,会不会被视作“输得连内裤都没有了” 呢?

上榜理由:老坏了

推荐人:小优

猜你喜欢
德纳钞票故宫
美国FDA正式批准莫德纳新冠疫苗并定名为Spikevax
山东赛德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赛德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雪中故宫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
“钞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