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不能崩

2016-12-23 16:41富大人
第一财经 2016年49期
关键词:婆家婆婆

富大人

陈麓的人设是“大样”。这个词,从方言翻译过来,意思是“大气、大方、识大体、顾大局”。

小时候,概念就已经植入进来,不管是分小火车玩具还是分动物饼干,总之有人问你要,你就记得把手伸出去,而非相反。这样大人才会莞尔一笑,继而跟你讲起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

后来,她也没有悬念,不负众望长成了比较注重精神世界的女孩,翻翻书,看看电影,拍张角度美的黄昏的照片,买件海蓝色的条绒衬衫,斯文、清纯、客气、自尊。来往的朋友也多是这样。

所以,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人因为搬出去住了一个月,提出要把电费均摊的部分剔除掉一些,她的内心才有微微一抖的感觉。

有点难堪哎,这能有几元钱,亲耳听到这样的提议都有一点难为情,别提亲口说出了。

自己过得貌似有点阳春白雪了。不过,也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也能过下去,生活中并没有太多需要为蝇头小利犹豫的时刻。男朋友也是这样不问世事的样子,工作后,单位待她不薄,没有什么烦恼。唯一的麻烦是,男友当时身体不大好,每月吃的进口药快8000元。当然,这也是好几年之后她才了解到的情况,当初他都不大吭声,说对付得了,不用操心。

她不知道他其实在找同学借。也不知道,他需要四五年后才把这些全部还清。她知道的是他的家里没有什么钱,有一个省吃俭用以及手紧的妈妈,即便有存款,也不会轻易拿出,因为这些钱都是要以防万一用的。

结婚是她首次感到压力,那会儿房价还没有这么汹涌,没有人把几环内有套房标注在自己的资历里,但找个家庭条件差的男士当伴侣也不在无可厚非的情理之中。如果有人帮衬一下,初始阶段的路也的确要好走一点。

可是,想这些也没有用。不要指望这些了,就靠自己吧。陈麓这样安慰自己。婚礼办得简单,彩礼、婚房这些都没有,跟市面上常见的两个家庭的注资式娶亲相距甚远。她笑话他,讨媳妇蛮轻松,人家其他男同学就没有这么好命了。后来老公去国外读书,她也跟去了,还添了一个女儿。

奖学金管一个人够,但负担两三个人就不行了。她除了做饭、哄孩子睡觉、做代购,又接了一点翻译的活,拼命赚钱是想着,万一遇到什么难处,不要落入狼狈的地步。至少,不要找人东拼西凑借钱救急。知道她很拼的人有一些,知道她这些隐蔽想法的并不多。大家停留在文艺的陈麓的阶段。至多以为她画风有了一些变化,是身在海外,无所依傍所 致。

那些婚后陷入鸡毛蒜皮的细节中的同学,有时会跟她抱怨几句家长里短,一般是表述对婆家的某些做法的不满一类。为了宽抚对方,平衡气氛,善解人意的倾听者只能比惨。她只好搬出自己几乎什么都没有从婆家得到的事实,来告诉对方,这算不得什么。“真的要去比这些,会气死吧,我们这里有陪读的姑娘,老公高又帅,生孩子后,夫家给了10万,每个月补贴他们1万,专门给小孩子还建了一份100万的教育基金,结果她还是会因为老人一句话说得不如自己意而抱怨的。已经得到很多了,但是还是可以这样理直气壮,要是跟她看齐,不是给自己添堵么?”心有所怨的朋友听她这么说,也只好偃旗息鼓起来。“大样”的人,到底不大一样。

今年回国探亲,陈麓给两家长辈都准备了礼金。婆婆家其他亲戚给小朋友的红包,要么双倍返回,要么没有收下。假期结束回到英国,婆婆在语音聊天里说起,本来要给小孙女红包的,结果给打岔忘了……

本来也不大在乎这种事,但这一提,反而有了一点怪怪的感觉。不过“大样”的人设不能崩,她嘻嘻笑了下,告诉婆婆没有关系没有关系。

猜你喜欢
婆家婆婆
总跟老公家人融不到一块儿怎么办?
婆家的有些事,不要去“掺和”
怀念杨婆婆
别把婆婆当成妈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婆婆的特殊致敬
娘家在隔壁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