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在管理中的应用

2016-12-23 15:09王长缨
商情 2016年4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素质教育

王长缨

【摘要】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被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迈出高校、面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旨在针对新的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的教育队伍如何清楚的认知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充分开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研讨,并对素质教育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加以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 实施与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改革方向与整体思路也逐渐明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社会观念,这是现代高校教育宗旨的最优质体现。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管理对象,怎样使其发挥本质作用?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加以说明。

一、对于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管理的认识。

素质,是一个人遗传父母及从培养角度两个方向所体现的身体、心理等特点,是人类不断发展的依赖性条件。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是根据实际发展之需,以培养提高大学生基本能力为目的,尊重其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以及人格、价值观方面等的教育培养。

高校的素质教育分层次性,它主要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高校的素质教育是针对教育片面性、狭隘性以及过于功利性的专业科目类教育而衍生出来的,但是它并不与专业科目教育相分离。高校的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先为人、后行事的作风。我们将人文类的素质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的潜在能力,引导他们以学生文化知识为前提条件,扩展社会适应能力与发挥个性良好品质。强调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做为根基,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内在特性、整体协调性以及综合能力,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主观意识培养下,潜移默化的掌握社会工作与生活的本领。

二、素质教育的开展,应从更新理念开始,并以学生日后有较高能力迈入社会工作为最终目的。

(一)原有的高校管理方面的旧思想是只注重毕业率,不十分观注学生们实际运用能力,素质培养未提升到一定高度。毕业率要提高,而且要不断提高,这种观念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非常大。为了顺利毕业,老师和学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可是对于学生本身来讲,老师越看管,学生越对老师有依赖感,久而久之,高校最终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领着毕业证的毕业生,究其整体素质,不能够充分适应社会所需,进而在进入社会工作后,不能完全胜任工作性质和工作压力等。我们应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期间树立起良好的素质教育观念,积极应对各种外在变化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挑战性要求。比如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所不同的是,以往的大学社团只针对学生现有的基本素质加以发扬,而对于素质教育方面,校方应为其聘请专业导师。这类性质的校园组织,可以多多加进乐器类培训与演奏实习。掌握一门或几门乐器,可以在当今社会谋求许多就业机会,这种类型的素质教育培养,还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在这方面是极强的。高校方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社团乐器培训,并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登台演奏机会,让他们在校园这个小型社会团体中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在得到学生及老师认可的同时,还可走出校园,提前从事兼职类工作,把在学校学到的乐器演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日后毕业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二)改变“我为大”的尘封理念,使学生摆正社会价值观。高校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往往被归纳为文化教育占主导位置的单一教育模式,而人文类素质教育仍处发展状态。而价值观教育是人文类素质教育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观注他人的真实感受,不再把自己的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他人。而最好的体现便是让学生建立“服务思想”,这也是为步入社会打好了一个基础。从高中升入大学,很多学生由于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他们还仍处在享受阶段,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社会需要我”是怎样的概念。而“服务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园乃至以后进入社会都能成为一个在能力上或人格上都会被认可、尊重的人。“服务”就是让“我”“被人需要”。比如高校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养老院的服务人员,检验学生对于此类社会环境的适应态度与适应能力。选择敬老院的原因是,敬老院里住着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思考习惯与年轻人存在一些异同之处,如老年人的节约习惯、起居习惯、看问题的角度等,考验学生们对于这些情况的持有态度,必要时强化实际操作环节,从而推动学生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和养成。

(三)促进个性化教学理念的发展,推行“授权学生”的管理模式。个性化的培养观念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源。我国固有的传统培养模式与思想未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却更加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开拓精神的养成,高校所教育出的大学生以“中规中矩”居多,这种常规型学生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社会所需,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发展等领域都无法胜任有关工作。学生在个性化方面的发展也分“良性”、“恶性”,我们所指的个性化发展,是将学生的优秀品质发挥到极限状态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在“互为发展”的前提下,开创自己的个性优势。

在“授权”管理方面,要充分信任每名学生的个性能力,相信他们的可塑造性,相信每名学生都是集素质与能力于一身的人才。管理者或教师要制定出相关培养计划,并“以人为本”,使学生以自我意识为主要培养方向,在关爱学生的发展基础、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前提下,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辅助学生在课堂学习、日常活动、校园工作参与等方面进行自我创造。而开放的个性化培养方式也不是狭义上的开放,这种开放,是把学生心中的理想追求扩大化,并不是放任其自由发展。

总结:总之,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在高校管理中是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我们要一手抓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一手抓素质教育的激励引导措施,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便于素质教育的有利开展,进而实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素质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徐龙.《浅谈以人本集体主义引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文

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4(12)

[2]庞勃.《浅谈高校学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J].经

营管理者,2014(34)

[3]白新涛.《浅谈情感教育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创新》

[J].知识经济,2015(03)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