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6-12-23 10:29黄莹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阅读初中语文

黄莹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虽然将语文学科的整个课程计划的重心放在语文阅读教学上,也将大量的教学时间用来进行阅读教学,但最后他们收到的成效却出乎意料,他们的大投入大花费并没有换来阅读教学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的一线教师要正确对待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是基础,语文学科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进展。学生在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基础识记写字能力训练培养后,在初中的语文学习重点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在阅读、写作、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虽然将语文学科的整个课程计划的重心放在语文阅读教学上,也将大量的教学时间用来进行阅读教学,但最后他们收到的成效却出乎意料,他们的大投入大花费并没有换来阅读教学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的一线教师要正确对待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要时刻怀有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达到高效的意识。

一、创设情景导入,让学生学得有味

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过程应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选入新课标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佳美的经典作品。每篇文章中都流淌着真善美,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如《亲爱的爸爸妈妈》让学生严肃地思考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暴行,希望这个世界早日铸剑为犁。《背影》质朴的言语中表现出真挚、深沉的父爱……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发动学生用心感悟,就可以领悟到课文中豁达洒脱的情怀,坦荡高洁的君子之风和博大深沉的情感。

教师在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前都要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创设一种意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为此,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如激励的语言、图片、形体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就可以从学生聆听歌声《愚公移山》,观看图片,想象愚公移山的艰辛过程中开始,学生们嘴里哼着歌,眼睛关注着图片,脸上流露出了喜悦兴奋之情,在描述画面内容的过程中争先恐后,异常踊跃。然后再带领学生走进课本,教师适时点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设问导疑,鼓励开展比较阅读

疑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教师必须事先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设计一些问题,启动、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是设问导疑。这种“问”首先必须富有启发性,能引出学生更多的疑问,触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其次,问题的设计必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我在布置学生预习《沁园春·雪》时只提了一个要求:寻找读过的写雪名篇,通过比较预习课文。上课时,多数学生带来二篇写雪的诗歌:柳宗元的《江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发现:同是写雪,但它们刻画的意境、流露的心绪、表现的审美形态及至语言风格都有千差万别这就为学生寻疑点化出一片广阔的空间,疑问源源不断地来了。

三、品优美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品味。如学生学习《春》时,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品味描写"春"的五幅不同画面的语言,才能在字里行间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鼓励引导学生在反复地品味文本优美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热门书籍及视频媒体等资源。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不再是唯一,报刊、网络、研讨会、博物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的"渔"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人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透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

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要真正进人语文的天地,进人“语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正因为如此,就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顿觉热血沸腾起来,你的思维飘逸起来,你会感悟和深思。

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人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即便是同类文章,其文体或构思或题材的差异依旧明显,从指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咀嚼、鉴赏以文章中“求同存异”,在“异中求同”中归纳出某些共性,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学生用心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汪世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 读与写, 2010(5).

[2] 叶  澜. 我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J]. 基础教育, 2012(Z1).

猜你喜欢
阅读初中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