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长推高美气价

2016-12-26 10:43高原野
中国石油企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气价乙烷炼厂

需求增长推高美气价

漫画/高原野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文称,未来一年美国气价或将大幅攀升。

文章分析称,天然气供应过剩加上2015-2016年暖冬,导致美国气价走低。但这种情况即将改变,因为天然气供应量已减少,而需求大幅增加。美国天然气供应总量,即天然气产量加上进口量,已从2015年10月开始减少,但出口量逐渐增加。页岩气产量已停止增长,且常规天然气产量过去15年一直在下降。因此,2014年12月以来一直持续的供应过剩现象将逐渐消失。美国能源信息署(EIA)3月短期能源展望数据显示,美国天然气将于2016年11月变为供应不足。

根据公开数据,2012年12月-2014年11月美国天然气供应不足时,天然气现货价格平均为4.0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然而,2016年一季度现货价格平均为1.9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因而有理由相信,未来供应不足时,气价会出现倍增情况。EIA预计,2017年气价将增至3.3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分析师认为这一估计并不准确,因为其假定一旦出现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情况,天然气产量会立即恢复增长。

但是,美国油服业正处于低迷状态,因而在需求恢复后的6-12个月,其可能无法重新钻井、进行水力压裂和召回技术人员。目前美国天然气井数量,较1992年创下的纪录低位少153口。尽管钻探效率已提高,且有闲置产能,但产量仍无法维持在当前水平。

《金融时报》讲述了两个价格周期的故事。2015-2016年的存储和生产模式与2011-2012年极为相似。这两个时期的特点均是:相对大的库存积压、超预期的库存量,以及较低的天然气现货价格。2011年10月-2012年3月,剩余库存消失了,因为较低的气价导致供应下降。到2014年4月,气价接近4.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因为供应过剩变为供应不足。2014年2月一个寒冷的冬季将气价推涨至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类似模式可能发生在2016年。

2016年3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亨利中心的天然气月度平均价为1.7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是经过调整后近40年来的最低价。此前的纪录低位是2012年4月的2.0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12年的低气价和库存高峰后迎来了天然气供应不足,从而导致气价在2013年12月升至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由于气价2012年4月大幅下跌,2012年2月-2013年12月的美国天然气产量保持平稳。气价最低的局面随后消失了,因为2013年2月天然气供应出现不足。2015年以来,美国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平稳。2016年3月,天然气产量较2015年9月减少了7亿立方英尺。且EIA最新数据显示,4月的天然气产量同比减少1.2%,即8.3亿立方英尺。

《金融时报》分析预计,气价在2017年1、2月和12月分别为3.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和3.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气价几乎倍增的预期是基于相对库存较EIA预期高15%,但价格峰值预期较EIA预期高20%-30%。这意味,2016-2017年冬季,气价将为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

国Ⅵ标准带来成本技术双考验

事件:近日,环保部正式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征求意见稿)》。该标准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出台,并计划于2020年开始分阶段实施。

点评: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达到这个被喻为史上最严的排放标准—国Ⅵ排放标准,无论是从两年左右的研发周期而言,还是就企业的成本而言,都具有不小的压力。正是由于排放升级带来的压力,此前大众、三菱等跨国车企都先后陷入排放丑闻。因此,在国Ⅴ升级国Ⅵ之时,如何杜绝造假问题的出现,应该成为目前我国相关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独立炼厂将获更多原油进口配额

事件: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阿格斯(Argus)的分析师日前接受采访时说,14家独立炼厂已经获得原油进口配额,每日可进口120万桶。

点评:据悉,独立炼厂已出口他们的第一批汽油船货。山东京博石油化工在5月份出口第一批规模为2万吨的汽油船货。今年1-4月份,中国每月平均出口约64.3万吨汽油,较上年同期月均规模增长近54%。然而,出口基础设施的缺乏将限制独立炼厂的燃油出口能力。所以,油品出口快速繁盛的局面暂时不会出现,专家指出,再过两年,倒有可能会对韩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出口国造成影响。

乙烷助推清洁能源利用

事件: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清洁能源利用高峰论坛上,专家认为,清洁能源利用成为中美合作的一个关键领域,乙烷则是这个领域的助推器。

点评:从消费端看,与石脑油或煤炭相比,乙烷对环境的污染少,清洁程度比重油燃料高约80%。这对乙烯消费缺口较大的中国来说,有利于加快乙烯原料轻质化进程。虽然前景良好,但中国利用乙烷作为石化原料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在低油价下,乙烷制乙烯的成本优势并不显著。同时,需要专用船进行长途运输带来的费用,也是制约乙烷市场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能源技术创新方向明确

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日前对外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等15个重点任务。

点评:虽然我国能源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提高,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核心技术缺乏,创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基于此,行动计划明确,到2030年,建成与国情相适应的完善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国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

中国碳排放下降引导全球气候治理

事件: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勇6月14日在第二届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201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了20%左右。

点评: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这不仅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是中国实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关键期,要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确保实现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伊合作打造最大石油生产储存地

事件:据伊朗官方媒体6月12日报道,中国与伊朗签署一项新合同,将合作修建波斯湾南部的“格什姆石油码头”,将把“格什姆岛”打造成海湾地区石油生产和石油产品储备领域的一个重要枢纽。

点评:中国是伊朗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中国企业更是迅速增加在伊石油产量。今年5月,伊朗把北阿扎德甘油田和亚达瓦兰油田第二阶段的开发工作交由中国的石油公司进行,阿扎德甘油田是伊朗近3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也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原油储量约420亿桶。可以说,该协议之后的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中国已成成品油出口国

事件:彭博社分析师日前撰文称:“中国正在创造原油加工量纪录,并以空前的速度出口部分成品油。这包括去年出口到欧洲的航空煤油、5月份出口到尼加拉瓜的汽油,以及目前正前往巴拿马运河的另一船汽油。”

点评:当前,在中国国内经济降温之际,包括私营地方炼厂在内的原油加工商产量迅速增长,供应不断膨胀。与此同时,近期因拉丁美洲炼油项目延迟提振了需求形势,美国市场的价格高于中国,再加上运费也不断下降,成品油出口海外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的出口已经推动亚洲原油加工利润率下降了大约30%,现在则威胁到了欧洲和美洲炼厂的盈利能力。中国已经意外成为成品油出口国。未来可能还将见到更多中国出口的成品油。

猜你喜欢
气价乙烷炼厂
气价上涨还会持续多久?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中美乙烷贸易与运输发展趋势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放开气价对化肥市场影响几何
美国天然气价格或将大幅飙升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
“劫富”的阶梯气价为何不“济贫”
卤代烃溴乙烷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