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优势或成平安价值 增长新动力 股价被低估

2016-12-26 13:36杨练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寿险估值内涵

杨练

平安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金融起家逐渐往互联网化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的领先者,在金融牌照还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有足够用户积累的平安,通过流量变现来实现金融业务的协同或者客户迁移时是没有任何门槛或者牌照限制的。

在新财富举办的最佳分析师评选分论坛上,非银金融分析师第一名、安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指出,中国平安是一家持牌金融机构,没有进入房地产业,没有进入体育产业,也没有进入传媒行业,它只是金融体系的混业经营。

而从全球来看,监管总体上都是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未来的金融体系肯定是朝着金控集团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产生“1+1>2”的效果。平安集团在金控方面,其综合金融的优势已经是国内非常领先的,远远超过其他金融公司。

尽管代表未来金融业发展方向,但资本市场对平安估值的评判处于低水平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平安互联网单体公司的估值在市场中的表现虽然还不错,但是并入到集团公司后其市场价值为何显现不出来?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市场深思的问题。

内涵价值法已不适合平安估值??

股价被低估

对金融业而言,获客渠道和客户服务是体现其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平安正在形成互联互通的金融生态圈的形态。以保险起家的平安,其IT系统是打通的,平安目前在上海张江有个很大的后援中心,有几千名IT人员,这已经超过其他保险公司的总和。由于IT被打通,客户是在一个IT平台上面享受平安的服务,它的特点是一账通,一站式服务。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安的客户迁徙,数据显示,平安现在有1.3亿的传统金融客户,还有3.5亿的互联网用户,从互联网用户到金融客户,以及金融客户之间的互相迁徙,这些都是相通的。??

对平安保险业务而言,2016年特别重要的是规模保费持续增长;此外,新业务价值在前三个季度也是大幅稳健的增长,增幅高达48%。产险保费增长因为2016年有些业务调整稍微慢了一点,但是平安综合成本率还是维持在94.9%的非常不错的水平。虽然平安银行资产规模稳定增长,但是随着整个银行业较往年利润都有所下降,其利润仅有5.5%的增长。银行业当前更多的是关注资产质量,平安银行的坏账相对比较平稳,拨备覆盖率也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健的水平。??

赵湘怀表示,从估值的角度来说,现在保险公司都使用内涵价值法,内涵价值是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加有效内涵价值。中国平安刚上市时采用内涵价值法进行估值没有问题,因为彼时寿险为集团贡献了超过八九成的利润。但经过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平安寿险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只占到4成左右,像银行、信托、证券、陆金所、互联网金融等都实现了快速的业绩增长。因此现在还延用过去的内涵价值估值法去评估平安,显然不合理。

对于拥有1.3亿传统金融客户、一年创造600多亿元净利润、800亿-1000亿元毛利润的平安而言,如此强的盈利能力理应获得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平安在金融领域不仅是一个巨无霸,而且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一家金融公司,更为关键的是,平安一直在金融领域在深耕并创新。

赵湘怀指出,对平安集团来说,分拆上市之后加总的市值肯定是现在市值的好几倍。陆金所等互联网板块肯定是要分拆上市的,平安证券、平安信托未来也是要分拆上市的。平安证券在券商中的排名是20名左右,这是平安所有板块中排名最靠后的,其他板块排名都是靠前的。平安信托前5,平安银行前10,平安租赁也很不错。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金融公司的重要资产,平安还有数据公司,这些都可以分拆上市。

很显然,目前市场对平安的估值体系是过时的。

平安刚上市的时候是寿险业务占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彼时用寿险的内涵价值去估值是合理的。如今,非保险业务就占了40%,加上银行的话,寿险占比只有三分之一。现在再用传统的估寿险公司的估值方法已经不合时宜。

互联网金融优势凸显????

或成价值增长新动力

为什么看好平安的内在价值呢?根本一点在于其盈利模式和在这种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强大的盈利水平。如美国富国银行,它的每位客户在其中平均买了15件金融产品,而平安现在也就4-5件,还有三倍的上升空间。过去十年,中国的亿万富翁数量增长了十倍,户均资产、老百姓的资产也在快速增加,每年M2以15%的速度增加。中国老百姓正在变富,整个零售银行业,全球的私人财富是1.6万亿美元,北美大概是5000多亿美元,亚太是4000多亿美元,中国现在超过600万元净资产的有200多万家庭,仅次于美国。

2016年,在核心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平安积极布局互联网业务,设立“1-2-2-N”的战略目标:1个目标是指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2个聚焦是指大金融资产、大医疗健康;2个模式是指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与非金融;N个支柱是指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以及金融服务、房产金融、医疗健康、汽车服务等多个生态圈。

平安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在全球来说都是相对领先的,这也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而形成的优势。一个是中国人口本就足够多,所以长尾效应足够强;另一个是金融市场化的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有很多牌照限制,这也决定了互联网能够使金融市场化的改革幅度足够大。

在过去几年,平安持续加大对客户和互联网用户的获取力度,这里有一个定义需要弄清楚,以前传统的金融行业都叫“客户”,言下之意就是购买了金融产品的才能叫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另外一个名词叫“用户”,用户就是使用了服务,但不一定真正花钱购买了产品,比如下载了APP,注册成为用户等。通过互联网的战略也可以在用户当中持续的获客。

“我们的金融客户已经达到了1.25亿,同时我们的互联网用户数3.37亿。”??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表示,“我们的重要战略就是通过用户和客户之间的线上线下相互迁徙,可以把更多的互联网用户转化成为平安金融的客户。”

截至三季度末的1.25亿客户数,表明2016年前9个月平安的客户数又增长了15%;而且,在2016年新增的2700万客户数当中,通过互联网转化而来的有823万,未来这些数字和转化率还会持续提升。

平安的互联网概念有不断的迭代版本。2016年年初,平安提出3.0时代。姚波介绍,3.0在平安内部称为“开放的平台+开放的市场”,这是除了原来销售产品之外,结合现有平安的技术,或者系统的核心能力向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输出。金融机构之间共同搭建一个生态圈,或者一个平台,让所有人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产生互惠互利和共赢的模式。

目前,平安的核心金融已有成熟的业务模式,整体盈利持续提升;同时互联网用户价值也正逐渐显现,随着平安互联网端交易规模和服务范围迅速扩大,平安互联网优势正成为平安价值增长的新动力。

猜你喜欢
寿险估值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这么多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新思考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互联网公司几百亿的估值是怎么来的?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