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探析

2016-12-26 14:02王巧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美丽生态发展

王巧林

摘 要:

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中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美丽城市的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发展历程出发,思考城市的本质,结合相关城市发展理念,认为美丽城市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发展美、舒适性、生态美三方面。

关键词:

城市;美丽城市;内涵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0.012

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面临不同问题,许多发展理念相继出现。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十八大立足基本国情,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作为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缩影。建设美丽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

张雅静认为:美丽城市的本质是建设一个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的城市,美丽城市的亮点是美丽,主体是人,城市美丽主要体现在环境美、和谐美和人之美三个方面。包景玲认为美丽城市是生态环境健康宜人、人居功能完善便捷、生态产业蓬勃高效、城市文明先进开放、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现代城市典范。任致远认为美丽城市强调整体美、和谐美,协调各方面的城市要素,处理好人、自然、建筑、城市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Martin认为无论哪一种城市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当前对美丽城市的内涵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城市发展历程出发,思考城市的本质,进而分析美丽城市的内涵。

1 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1.1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封建关系烙印的郡县制的实行,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中心城市及其网络得以形成和发展。

秦汉时期,中国封建制度得以成型和确立。由于建立了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文字,促进了全国经济、商品贸易的发展,一批具有行政、商业职能为主的城市得以兴起。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封建制度逐渐走向鼎盛。期间,商品性农业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以手工业为城市的中心城市。如陶瓷中心的景德镇。中唐之后,不仅商业兴盛,商品流通也更频繁,从而推动了以商品流动为主的河港城市和以对外贸易为主的海港城市的发展。

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又一重要时期。宋代,农村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渐加强,许多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逐渐向经济、政治职能并重的城市演变。宋代海外贸易十分发达,东南沿海的海港城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明清期间,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停滞。尽管如此,中国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仍不断发展,城市呈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则,随着宋代以后的新兴市镇逐渐萌芽,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已然蓬勃兴起,出现了最早的城镇化过程。二则,得益于临近长江和大运河的区位优势,沿河城市进一步兴盛。三则,随着国土资源的开发,以及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行政中心城市体系趋于完善,城镇等级结构相对均衡。

1.2 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近代,国家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发展体现为三方面。一则,商埠开放,促使半殖民半封建性质的贸易口岸城市带的形成。空间上,以上海为中心,南北沿海,东西沿长江的两条贸易港口城市带。与封建时期比,这类城市的本质上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服务。二则,铁路、公路的建设带来了交通枢纽城市的兴起,如株洲。三则,工矿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工矿城市的出现,如唐山。

1.3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

现代,新中国的城市性质、等级体系、空间分布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向都市圈、城市群的方向演变。逐渐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津京唐经济圈、成渝经济圈为代表的都市群。

2 城市的本质

理解美丽城市的内涵,首先应该思考城市的本质。学者主要从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将城市视为一个地域两个角度来理解其内涵。如芒福德认为,城市是地理网状物、经济组织体、制度的过程物、社会战斗的舞台,以及一个集合统一体的美学象征物。宋俊岭认为城市的本质,乃是人类本质的一个延伸和物化。城市是人类自身内在品格外化而成的物质环境构造体系。城市是文明人类的存在形式,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后者如奥沙利文在《城市经济学》指出:城市经济学家把城市地区定义为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韦伯认为,城市是个“市场聚落”,它拥有一个市场,构成聚落的经济中心。

从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城市首先表现为人的集聚,人的集聚从而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流动,要素的流动从而财富得以产生,城市经济发展不息,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道德、语言、文字等衍生物也得以产生和流传。因此,芒福德将城市理解为一种容器和磁体,它能将各种要素吸收并融入其中,并以文化、道德、语言等符号加以流传。所以,城市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容器和磁体,用来贮存和流传人类文明,提供人类更好的生活和居住空间,最终促进人们自觉地参与宇宙和历史的进程。

3 美丽城市的内涵

3.1 美丽城市之“美”

“美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释义:一是光彩焕发,二是美好艳丽、好看,三是特指美女。从哲学视角出发,美被认为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可见,“美”包含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过程三个方面。朱光潜强调美丽是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哲学范畴。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认为,美是一种永恒的东西,任何事物美的事物,不是因为事物本身的美,而是因为这些事物分有了美本身,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和谐是美之所在。

3.2 美丽城市的内涵分析

美丽城市的概念来源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协会发布的中国美丽城市排行榜。基于前文分析,美丽城市的美与三个方面有关,即主体、客体和审美过程。主体是指生活在城市的人,美丽城市之美首先要求人的审美的能力、综合素质、修养到达一定的境界,与芒福德以人性的尺度来定义城市异曲同工。其次,客体即城市本身,从该层面而言,城市之美则更多地体现在城市的外观上以及基本的安全保障上,即城市的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布局能够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最后,审美过程是指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即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包括城市的经济实力、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构成和布局等。所以,美丽城市的美是主体、客体、审美过程的统一,最终到达一种和谐的状态。因此,从审美三要素出发,结合城市的本质,可将美丽城市的美归纳为经济发展美、舒适性、生态美。即,美丽城市的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美丽城市是指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美、生态美、舒适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民生活富足、人居生活环境良好的美好城市。

3.2.1 经济发展美

经济发展是城市进步的基础。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运用到城市研究中,得到城市价值链理论。根据此理论,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首先要求城市的经济实力到达一定水平,即经济的规模、产业结构、政府实力、消费能力实现既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可见,从城市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以商业活力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3.2.2 舒适性

舒适美是指“美丽城市”强调居民的生活体验。具体包括居民生活质量、文化氛围、人文素质等方面。美丽城市不仅仅在于自然环境之美,也包括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便捷的公共设施(快捷的交通设施、绿地、医疗服务),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以及公平发展的机会(劳动就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城市生活的居民生活条件和质量得到改善,美丽城市才拥有鲜活的城市魅力和不竭的城市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即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美丽城市的舒适美正基于此,需要建设基础设施人性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城市风貌特殊化、城市服务优质化。以城市生活质量为基础,释放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的舒适性。

3.2.3 生态美

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思想的核心,美丽城市的生态美也是美丽城市内涵的核心。生态文明包括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程度两个基本内涵。从我国国情看,资源总量充足,然而人均占有量处于贫瘠水平,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时间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份额占比大,城市的外延式增长未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如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出现淡水资源紧张等一系列矛盾,制约美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并且,随着工业化的和城市化的进程的推进,生产、生活、消费的不同环节产生的废气物和污染物与日俱增,导致了生态环境日益退化。随着城市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冲击也在加大,尤其是依靠追加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工业发展方式,造成了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生活垃圾超出了生活垃圾厂的处理能力,造成垃圾围城,需要城市环境来消化和分解。

3.3 美丽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念辨析

3.3.1 美丽城市与山水城市

从联系来看,山水城市是外观层次的美丽城市,是将“田园城市”中国化的产物,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区别来看,山水城市强调城市美的形,对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属性论述较少,而美丽城市注重城市美的神,包括自然美、经济美、社会和谐美。

3.3.2 美丽城市与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美丽城市的建设的核心思想。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强调城市的生态健全。而美丽城市要求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可见,美丽城市要求比生态城市更高,更全面。

3.3.3 美丽城市与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是美丽城市的必然要求。从美丽城市内涵可知,要求城市的发展方式必需是低碳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是从低碳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经济发展和人的行为低碳,还须满足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3.3.4 美丽城市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较晚,因此其内涵也较全面。智慧城市和美丽城市都要求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发展。智慧城市以通讯技术为基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发展。美丽城市则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生态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建设中。

4 结论与展望

在21世纪新阶段,美丽城市的建设符合历史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演变规律。概括而言,美丽城市,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美、舒适美、生态美、最终实现人民生活富足,人居环境良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张雅静.“美丽宁波”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933.

[2]包景玲,张涛,孙贻超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186190.

[3]任致远.从建设美丽中国想到城市发展转型的几个问题[J].城市,2013,(4):813.

[4]Martin de Jong,Simon Joss,Daan Schraven,Changjie zhan,Margot Weijnen.Sustainablesmartresilientlow carbonecoknowledge cities;making sense of a multitude of concepts promoting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

[5]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周京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马克斯·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学出版社,2005.

[8]朱光潜.谈美[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美丽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