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行

2016-12-26 16:54叶舒宪
丝绸之路 2016年21期
关键词:漳县渭河文化

叶舒宪

鸟鼠山之谜

凡是读《山海经》的人,都会对《西山经》结尾处的鸟鼠同穴山感到好奇。因为古书一般写在竹简上,叙事内容需要有选择性,不可能什么都记录。其对鸟鼠同穴山的记录是这样的: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鳣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紧接着鸟鼠同穴山,还有一条河在西边,叫滥水,西流注于汉水,其中出产一种魮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鱼尾,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可见古人心目中的鸟鼠山除了是渭河源头以外,还出产两种奇物:白虎和白玉。鸟鼠山西面的滥水中,出产奇特的魮鱼,它不仅形状特殊——鸟头鱼身,而且声音特殊——如磐石之声,还能生出珠玉。按照《山海经》的描述,渭水发源地鸟鼠山简直就是一座宝山。这和黄河的源头昆仑山出产著名的和田玉一样,大大增加了河流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白玉是各种颜色的玉料中最为贵重的。《山海经》记述的140座产玉之山中,仅有1/10多一点是白玉,其他都非白玉。其作者或记录者的这种选择性写法,体现的正是周代以来玉石信仰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即从广泛地崇拜各种颜色的玉石到集中崇拜和田玉中的白玉。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玉石宗教的一场新教革命”。随后就有《礼记·玉藻》中“天子佩白玉”的等级制规定。如今,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团来到鸟鼠山下的渭源县举行启动仪式,当地学者提供的回应是,渭河北岸多有出土玉器的地点,还有一处叫“王贡坪”的地方,多年前还是以出玉而闻名。这自然引起考察团很大的兴趣,需要一探究竟。

渭河与大小秦岭

渭河全长818公里,流经甘、陕两省。从陕西宝鸡到潼关汇入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周、秦、汉、唐等共13个朝代定都于此,举世闻名。八百里秦川的形成,原本就是拜渭河之赐:整个关中平原可以视为渭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正如黄河下游的三门峡到郑州、开封的中原大平地,可以视为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一样。汉初文豪贾谊的《过秦论》与司马迁的《史记》,都对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过画龙点睛般的描述。历代骚人墨客踵事增华,更是将其渲染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相比而言,渭水在甘肃段的800里,从知名度上看,就远逊于八百里秦川了。

追溯秦川的得名,离不开在这里发迹并最后统一中国的秦人,也离不开将中国地理分割为南、北方的天然屏障秦岭。说到秦岭就像是陕西关中的代名词一般。来到甘肃渭源县,方才真切感受到西秦岭的存在。进一步明白一个书本中学不到的道理:是滚滚东流、日夜不息的渭水,将西秦岭和秦岭紧紧联系为一个整体的!现代人生活在省、市的空间界限里,跨省的认知自然受到本地视野的局限。古人从石器时代起就生活在山河之间,没有户口和籍贯的羁绊,更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山脉和河流。所谓“饮水思源”,顺着河流的方向游动和迁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7月19日上午,考察团从渭源县城出发第一站是隐藏在西秦岭崇山峻岭之间的五竹寺。雨过天晴,万里无云,视野极为开阔,远处的鸟鼠山、露骨山、三危山大体上呈现为一字排开之势。满眼苍翠,居然看不到一点黄土的颜色。五竹寺背后的山岭,全部覆盖着原始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这就是秦岭作为天然屏障,分割生态景观与气候的关键作用吧。考察团内有年长的专家,陕西考古研究所张天恩研究员感慨地说,作为西秦岭的主峰,露骨山海拔3900米,要比秦岭主峰太白山还高出200米,谁才堪称为大秦岭呢?我想,单称的秦岭,都是指位于陕西的秦岭,如今从渭水的全程看,只是小秦岭。只有把陕西的秦岭和甘肃的西秦岭连起来看,才是真正的大秦岭吧。

大秦岭西接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余脉,东连俯瞰中原的熊耳山,是把中国西部与中原紧密连接的山脉。难怪《尚书·禹贡》记录西部之山,只有八个字就概括了大秦岭的全部:“终南惇物,至于鸟鼠。”这是说从终南山到太白山,再到鸟鼠山。我想古人不知有露骨山之名,鸟鼠山应该包括渭水发源地的整个山脉,当然也包括青藏高原以东的最高峰露骨山在内吧。

戴手镯的仰韶人——漳县晋家坪遗址印象

自玉帛之路考察活动以来,围绕距今4000年前后的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已经踏查过数十个县。从相关文物普查资料提供的情况看,著录齐家文化遗址最多的两个县是庄浪县和漳县。这次渭河道考察的计划路线中原本没有漳县,看到陇西距离漳县仅有几十公里,便建议增加自陇西到漳县的一站,希望能够对该县的齐家文化遗存情况有个初步印象。

7月21日晨,考察团从陇西出发,直奔漳县。汽车穿越两个隧道后便进入漳县地界,只见被小山和黄土塬环抱的一方封闭世界。抵达县城后,先在当地干部的引导下考察县城旁边的两个史前文化遗址。随后又驱车30多公里,到新寺镇走访晋家坪遗址。不料恰逢新寺镇赶集,街道上摆满各种商品,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到服装鞋帽等日用品,应有尽有,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我们的商务车费了好大功夫才穿过新寺镇,来到一处非常开阔的河边台地,这里靠近漳县两大河流(龙川河、榜沙河)的汇流处,自然环境优越,是史前先民首选的栖息地。只见一座碑上写着“晋家坪遗址”五个大字,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午时分,大家急忙奔入地里,低头寻找陶片之类的古代遗物。和昨日在陇西县文峰镇的暖泉山遗址所看到的情况类似,这里的文化堆积层较为丰厚。从地表上散落的陶片看,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到石岭下类型,再到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汉代文化,大体上从距今6000年左右断断续续地延展到距今2000年左右。不过半小时的观察采样,时间短而仓促,我们没有看到寺洼文化、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的陶片,商周时期文物和秦国文物也没有见到。最先发现的是一件黑色石凿,约为马家窑文化或齐家文化遗物。随后在河边的土崖下看到一个灰陶纺轮。考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玉璧起源于纺轮,即象征性的玉礼器来源于实用性的纺织工具。从圆片形加中孔的相似外形上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快要离开时,在田间看到一只黑陶环的残件,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制手镯,也可视为玉镯子的原型。不一会儿,张天恩兄也在另一块地里看到一件陶环残件。大家一阵感慨,似乎6000年前的漳县先民喜欢装饰,能够有闲暇和雅兴批量地生产这种陶质的饰品。当然,那时的手镯虽然十分古朴,却很可能寄托着驱邪消灾、防御鬼怪魍魉的辟邪功能。15人中,唯有来自渭源县的作家寇倏茜兄采集到一片玉镯的残片,推测为齐家文化遗物。

返回漳县县城时,为回避新寺镇集市上的拥挤人群,我们改道走河对岸的武山县马力镇。以马力为名的这个乡镇,第一次进入我的个人记忆。谁知道下午赶到武山县博物馆参观,几件一级文物的出处都是马力镇。如最著名的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鲵鱼纹彩陶瓶。还有一件长22厘米的齐家文化白色大玉铲,属国家二级文物,也出自马力镇。可惜的是,漳县博物馆因为内部搬迁而不开放,没能看到来自晋家坪遗址的完整文物。这或许是天意让我们再来漳县。

这个如今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四五千年以前显然并不贫穷。试想:仰韶人或齐家人若是食不果腹,会去批量地生产和佩戴陶镯子或玉镯子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黄土山包围下的漳县,何以能承载那样厚重的大传统文化系列?午后1点回到县城,陪同的县武装部干部一语道破天机:“渭河流域因为干旱少雨,常有河水断流的情况发生。我们漳县的几条河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断流!”

5500年前开发西北的人——石岭下类型之谜

7月22日早上,因为一夜大雨,道路泥泞,不便考察位于武山城关的石岭下遗址,考察团离开武山县之前,在文化局干部王辉的带领下参观渭河边的石岭下彩陶博物馆。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是武山籍画家王琦荣先生为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而创立的,2015年12月23日开馆,至今刚满七个月。学界一般认为,石岭下类型距今5500~5200年,先于马家窑文化兴起在渭河上游地区。石岭下类型彩陶是仰韶文化彩陶在关中地区衰落后,独立在天水武山的渭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其源头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谢端琚先生1981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论证该类型文化作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介的性质。

我问考察团的张天恩兄,陕西地区有没有发现石岭下类型的文物,他回答说在他主持发掘的宝鸡福临堡仰韶晚期遗址中有零星的石岭下类型陶片存在,福临堡类型之后,关中地区的彩陶就基本上消失不见了,而此后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却在陇中大地勃然兴起。我们推测,是5500年前之际的一批仰韶先民沿着渭水西进,抵达武山后在渭河岸边定居,他们是谁?他们来渭水上游做什么?距离石岭下遗址不远就是鸳鸯镇,那里是仰韶文化时期就开始采用的鸳鸯玉的主产地。仰韶文化晚期,鸳鸯玉制品逐渐增多,原来就是在这一批最早“开发大西北”的先民作用下,鸳鸯玉得以东进中原。果真如此,石岭下遗址应该就是仰韶文化晚期的“玉门关”吧?

玉石是青铜时代到来之前、新石器时代后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从玉文化资源调配的意义上,才能充分理解自齐家文化以来持续4000年的西玉东输现象。西部的玉石原料,至少可视为5000年前西部大开发之原型物质。

梦断关桃园:西部玉器和彩陶起源之谜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从甘肃省渭源县启动,沿着渭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走来,第六天来到甘、陕交界的天水市麦积区与宝鸡市陈仓区。7月23日,从天水市出发,在麦积区博物馆馆长裴志超等人的带领下,先考察渭河边的史前遗址柴家坪遗址,如今是天水特产花牛苹果的种植基地。在岸边田地里看到仰韶文化陶片。天气酷热,大家吃过两个当地产的西瓜,随后告别裴馆长等人,沿着渭河南岸的公路一路东进,走走停停,拍摄渭河边的沿河公路之险象。

约两小时后,来到陕西宝鸡陈仓区(原宝鸡县)拓石镇,越过渭河,来到北岸的一处风水宝地,只见四面环山,如同进入到环形影院一般。环形山岭的中央处是一块伸向渭河的黄土台地,陇海铁路的老单线在台地南侧穿越而过,21世纪新修的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复线从北侧穿越。就是因为要修筑这条复线铁路,施工前需要进行文物清理,考察团的张天恩兄在2002年带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来到这里进行清理发掘工作。14年后故地重游,张兄自有无限感慨。他在2016年7月24日凌晨4点起床,挥笔写下《重回关桃园》一文,以为永久的回忆加纪念。

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关桃园遗址就发现有史前文物遗迹。新铁路的桥梁已经架起,他带着10个队员来到这里,只有1万元经费,起初是打算试着发掘一下的,没料到探方打下去,就出土了前仰韶文化的陶片,引起业界的重视。于是增加经费,一直发掘了一年时间。出土了前仰韶文化一期、二期、三期的完整系列陶器或陶片,举世罕见(甘肃秦安大地湾彩陶只有前仰韶文化一期文物,缺二期和三期的文物)。此外还有仰韶早期和晚期的遗物(缺仰韶文化中期)、客省庄文化(相当于陕西龙山文化)以及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的文物。2003年,关桃园考古成果申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审汇报时因为有一件出自前仰韶文化灰坑的小小白玉环,受到评审专家质疑,认为7000多年前不可能有玉器,以三票之差而落选(18票即可当选,得15票)。

中午时分,烈日高照,考察团在关桃园遗址旁的拓石镇小饭馆用餐,15人一下子涌入小餐馆,坐得满满当当。12人选油泼面,3人选浆水面。店家忙得不可开交,一碗一碗的手工面费时多多,先吃完的队员就步行到遗址上观察。

随处有散落田地的史前陶片,特别是众多的碎陶片中筛选出两件前仰韶文化三期的陶片。其特征是:加沙陶,外表有交错绳纹,外红内黑。就在关桃园遗址石碑旁集体合影时,我一低头,看到一片较大的瓶颈处陶片,看起来属于前仰韶文化的二期,年代是距今7600~7500年。这是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迄今所见最早的文化遗迹。如果从关桃园遗址前仰韶文化灰坑出土的白玉环看,这里也是迄今所知中原和西部地区最早发现玉器的地方,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中原仰韶文化彩陶和西北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名闻天下,关于彩陶的起源地,目前还是未解之谜。需要获得前仰韶文化的完整系列及其地理分布资料,才能理出确实可靠的研究线索。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显示,自天水到宝鸡的渭河中游一带,是前仰韶文化发现最集中的地区。天水师赵村遗址只有前仰韶文化二期陶器,天水西山坪遗址只有前仰韶文化三期陶器,而宝鸡高家村有前仰韶文化一期,宝鸡北首岭遗址有前仰韶文化二期、三期。我们期待在后天要考察的秦安大地湾遗址看到更多的线索。

关山冬夏观马

7月24日,星期二,考察团一早7点半从下榻处赶到陇州宾馆用早餐,因为这里的羊肉泡馍别具特色,远近闻名。餐后驱车到汽车站,送别张天恩、朱鸿、李永平三位“老陕”回西安。剩下的12人继续翻越关山的旅程,着重考察关陇古道必经的关山牧场,当晚赶到甘肃张家川县歇息。如今陕西陇县开发旅游,主打两个地方特色品牌——关山草原和秋菊庄园。前者的文化资源雄厚,源于2500年前秦人的牧马草场,后者则以当代电影——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为符号原型。

今年2月1日,第九次玉帛之路(关陇道)考察曾经来过关山,那时看到的是极寒天气下冰雪覆盖的银白色关山,与当下满眼苍翠的关山完全是两个世界,反差之强烈,非亲历其境者莫能体会。中午时分抵达关山南麓的驿站,张家川县恭门镇文化站原站长王成科等已经在长宁驿等候多时。一块大饼外加两块西瓜作为午餐,随后开始从南面攀登关山主峰老爷岭的徒步行程。

下午4时,登上老爷庙上方的老爷岭,极目四望,风光无限。南面群山之后,远远的山脉是秦岭;东面不远处有更高的山峰耸立,是小关山张棉驿的方向。北面望去,光线从阴云中穿过,一片亮色,山后就是张家川县——秦人与西戎展开持久的拉锯战之地,以新出土的马家塬西戎大墓精美金银器而知名当下。西面下方是小小的老爷庙,供奉关老爷作为山神。一排高压线铁架,经过山顶自南向北穿越而过。

这一天留在脑海的最深印象是关山草原的马匹。不论冬夏,居然一样徜徉在山间草地,其悠闲之状,很难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征战和硝烟。下山时遇到当地牧马人,询问到如今马匹的市场价格,和大个的牛一样,大约万元一匹。养马的用途只在经济收入。遥想2000多年前的关山牧场,马匹一定比现在多得多。

两个月前,笔者应《人文杂志》之邀,撰写论文《玉、马、佛、丝——丝路中国段文化传播多米诺效应》,基本观点是:从历史程序看,丝路中国段之所以成为“路”,是先有西玉和田玉东输中原国家的长期需求及实践活动,其运输活动最初的主体是活跃在新疆至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由于运送玉石的需要,拉动西域良马的向东输送,“玉路”同时成为“马路”,玉帛交换和绢马贸易持续时间均长达数千年,并且越走越宽广,奠定西佛东输的“佛路”。这是如今可以辨识到的丝路中国段所发生的文化传播多米诺效应。从其上下纵横4000年、东西互动数千公里的现实情况看,世界上能够与之相比的道路唯有中亚阿富汗至西亚和地中海的青金石之路。据考证,丝绸对于打开西域与中原国家的交通,并不是决定性的物质,它和布匹一样,是中原国家与西来的物质进行交换的等价物或筹码。

自2014年以来的十次玉帛之路考察活动,踏查西部七省区近百个县市,闯沙漠戈壁,穿越高山大河,总行程2万多公里,为的是摸清由华夏民族特有的玉石崇拜与玉石神话观念所驱动的西玉东输的数千年运动,以及由此持久的物质传播运动所催生的玉石之路,如何造成玉帛交换(华夏民族早在先秦时代就习惯“玉帛”并称,二者经常作为贵重物品交换的标的)、马帛交换(唐宋以下称为“绢马”贸易)的物质交会过程,使得丝路中国段的商品交换现象基本上以西域的玉石和马匹为原动力,以内地产的丝绸为交换筹码,以河西走廊及其周边的少数民族为运输中介,持久地展开互动,并波及金属、香料、玛瑙、琥珀、玻璃、苜蓿、葡萄等多种西来的物质运动。而产生于南亚的印度佛教则作为后来继起的文化传播对象,沿着玉石之路的原有路径,由非华夏的少数民族(如古代于阗、龟兹等地的居民)及少数民族政权(如北魏拓拔氏)所拉动。佛教的信仰因素,给原有的中国文化带来巨大的新神话性想象成分(如三千大千世界、天堂和地狱等),并与本土的玉石信仰和天马(龙马)神话相互融合,沿着玉石东来与丝绸西去之路径,造就出华夏文明有关“西天”与“西游”的想象世界。

如今,特定的神话观念对华夏文明形成的特殊作用问题,已经非常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两天前在天水麦积区文化馆举办的座谈会上,我再次重申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观念驱动问题,引起天水师范学院的苏海洋教授的认真回应。外国人在19世纪命名的“丝路”,如果回归到华夏本土视角去看,原来也是华夏特有的玉石神话观念驱动的结果。换言之,玉帛之路是丝绸之路的前身,离开对玉与帛、马与帛的交换现象的本土理解,丝路的由来问题无法得到阐明。这也就是神话学研究范式从文明起源研究转向丝路起源研究的内在学理逻辑吧。

有关从西玉东输到西马东输的多米诺效应,最好的参考读物还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大宛列传》。从中可以看到中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将西域良马神话化的生动证据——《天马歌》。要不是西汉统治者全面继承发扬秦人的军马制度,培育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庞大骑兵军团,哪里会有卫青、霍去病的西逐匈奴大业?没有全面掌控玉路和马路的河西四郡及玉门关,又何来今日中国的巨大版图?

由下山途中的攀谈得知,我和王成科都属马,他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资深会员。“两匹老马”在关山马场奇妙相遇,借用王兄的吉言来说,真是“三生有幸”。

鸳鸯玉矿探访

7月26日本是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团返程的日子。多数人要回兰州或从兰州乘飞机回家。但我没有预定返程票,原因是归期和返程路线都未定。之所以如此,是根据以往多次的考察经验,担心有重要的考察对象没有来得及调研,留下遗憾,需要在考察结束时选择继续追踪或深度探查的方向。24日再度翻越关山,站在老爷岭的巅峰之上向陇山西南眺望的瞬间,我才决定在秦安总结会后,让倍感疲惫和归家心切的团员们先返家,自己单独增加一两天做延伸考察。选定的目的地是武山,那里有两个目标让人魂牵梦绕:一个是紧扣考察主题的鸳鸯玉矿;另一个是“不看不知道”的重要文化遗址——石岭下文化。

在年初(2月2日)的冰天雪地中举办的第九次玉帛之路考察于天水结束时,我就叮嘱返回兰州的团员们路经武山时到鸳鸯玉矿调研采样,但是临近春节,无心恋战,采样的计划未能兑现。第十次考察专门计划在武山有一站停留,结果因为夜间大雨,踏查玉矿之山的目标还是未能如愿。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留遗憾。25日,从张家川县经张棉驿(张棉村)和川王乡、龙山镇抵达大地湾遗址和秦安县城的路上,一直盘算着怎样返回武山去看玉矿和采样。临时打算搭乘县际间的班车,独自从秦安去武山。并在下午的考察团总结会上说明,只有采样鸳鸯玉的代表性标本,才能和出土文物进行实际比对,去初步验证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的出土玉器中,哪些可能是用渭河玉石制作的,从而对玉石之路渭河道先于黄河道的新假说提供实物证明的线索。

科学研究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不能光靠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必须有采样取证的自觉意识和执行力。秦安县委宣传部的徐部长热情洋溢地介绍本地情况,还关注考察的每一天进展。听说我要再去武山,就马上安排次日的车辆送行。于是,27日上午,考察团在酒店后院里握手话别,兵分两路,大队人马取道通渭和定西,再访众甫博物馆之后,返回兰州;我和李迎新、寇倏茜二位搭乘秦安电视台小李司机的专车,直奔武山。

不料车行至连霍高速甘谷段的隧道时,又遇到大堵车。好在处处留心皆学问,一路攀谈,得知小李是回族,祖籍山西,清代时祖上迁居西安和宝鸡,再翻越关山(陇山)定居秦安。太爷爷习武出身,是清朝时的武举人,远近闻名。如今家传三宝:清代名人手抄经文一部,清代玉雕子冈牌一件,清代牌匾一块。小李说得兴起,从手机照片中调出一张:原来是大清朝御赐的“武魁”牌匾。近日有西安来的古董商贩看过,出价3万要买牌匾,出价1万要买玉牌子,都没有出让。我又问有没有家谱,他说有,被三叔拿去了。如果找到家谱,一个大家族的近代西北移民史写作题材就好展开。

午后抵达武山,会合从陇西教育局赶来的热心粉丝薛先生,由石岭下彩陶博物馆王琦荣馆长和鸳鸯玉厂退休老工人作向导,驱车到渭河两岸的峡谷中寻访史前遗址和鸳鸯玉矿。下午5点多,来到距离渭河几公里的马河谷地一处玉矿,听说已经被封矿。只见路边零散地堆放着大块玉料,采来后还没有运走。山谷左侧的黄土层下,露出墨绿色的玉石。似乎整座山峰都是玉质的,崩落下来的玉石经过河水冲击,滚入渭河,在武山到甘谷的渭河河床中,沉积为鸳鸯玉的籽料或山流水料,其玉质的颜色和密度都要优于山料。面对玉山,来访的六个人一阵激动,争先恐后地采集鸳鸯玉标本。玉料颜色或偏黑墨之色,或偏深绿色,各有千秋。夕阳西下时分,大家在玉矿山留影后,驱车下山。

我已经赶不上去西安的火车,便以君子随遇而安的心态留宿武山县城。皎月当空,这里的夜晚分外凉爽。听着渭水东流的水声,抚摸着鸳鸯玉籽料光滑润泽的表面,心想着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至此总算功德圆满。玉出渭河源的古老传说,原来和周穆王西游昆仑传说一样,都不是纯文学的虚构!一部华夏文明的神话历史就此展开。西玉东输的历史或可上推2000年——从齐家文化时期的距今4000年,上推到仰韶文化时期的距今6000年。假如在有生之年能建起一座“中国玉石之路博物馆”,让子孙万代永远记住这一条早于丝绸西去的华夏命脉之路,那么,渭河道的鸳鸯玉东输,应该是陈列的第一景观吧。

猜你喜欢
漳县渭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浅谈漳县草原现状及发展对策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甘肃漳县墩坪遗址东周墓地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
ENSO事件与渭河径流变异的响应关系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