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主体观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016-12-26 18:11毛潇逸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分析

毛潇逸

摘要:约翰·杜威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本文主要针对杜威教育主体观进行分析。

关键词:杜威教育;主体观;现代教育启示;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乃至全球伟大的哲学家与教育家,其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与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上个世纪上半叶,杜威的教育本体观经过他的学生胡适和陶行知以及郭秉文等人的传播与实践,成为了引领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教育改革思想。然而国内十年动乱时期,杜威的教育主体观遭遇到了空前的指责与非议,在这期间有不少人们对于杜威的教育主体观是有着部分曲解的,现在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重新对杜威的教育主体观进行了认识,因此本文笔者就杜威教育主体观及其启示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杜威的教育主体观与传统教育主体观的比较

在学术界中人们对于教育主体的讨论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声音,第一种是主张将教育主体定为学生;而另一种则是主张将教育主体定为教师;最后还有一种就是主张以教材(课程)为主体。关于这三种不同的声音都有不同的学者表示支持,而杜威所主张的教育主体则是学生,他的这一主张是在批判另外两种观点的前提下确立起来的。

传统的教育重心一般都在老师或者教材上,却唯一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学习本能与活动。然而杜威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就论述了一种新的教育主体,把传统以教师或教材为重心的教育主体观转移到了学生身上。他的这一场变革影响巨大,因为在这种教育下的学生将成为太阳一般的存在,而教育的各项措施与手段都将围绕着学生而展开。杜威认为学生的兴趣非常广泛,教育必须在尊重与利用它的前提下再对其实行引导与开发,而不是像传统教育一般让教师通过课堂来把某些固定的、现成的东西强行灌输进学生的大脑。另外杜威还认为学生的经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一种存在逐渐形成中且具有生命的东西,因此教育不应该扼杀它的成长,而是应该滋养与扶持它。像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各项练习与活动时,其真正的目的不是去限制学生的自由,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更加开放的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因此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期,教师不仅要教授他对于传统应该要有一个批判的态度,还应该要发展其对于当代政治与社会也应该有要有适当的判断能力,学校应该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增长社会经验的场所。

二、杜威的教育主体观的利弊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主体观是由学生来替代教师与教材,那么这样教材的作用相比之前就下降了,但是教材是由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经验的累积,如果将教材比做人类生活所踏出的第一步,那学生由日常生活所获取的经验就是那最后一步。同时他又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补充,他主张的隐退教材的作用但并不是一定要废除所有的教材,而只是将它的功能进行了改变。届时教师与教材都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导师,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眼睛、耳朵、手等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去感受与学习,这些部位都将成为知识的源泉,到时教师与教材都只能成为这些行动的发起者与检验者。此外,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杜威认为,学校生活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校生活必须与儿童生活相联系。一方面,忽视儿童的学校就容易迷失方向,丧失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学校就沦落为社会加工“产品”的“工厂”和“生产线”。

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杜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点受到了学术界与官方的双重批评。因为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的作用是隐含着贬抑的,因为边缘与中心往往都是相对的,如果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就意味着将要以教师与教材为边缘,因此边缘是不可能拗过中心的,那边就造成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弱化了教师与教材的作用,同样对于学生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与素质培养等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视。

三、启示

(一)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点,但不能将此观点现场绝对化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能给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一味的将学生做为教育主体,而忽视教师与教材的作用,反而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弊端,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尊重与肯定教师及教材作用的前提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二)从师生关系上实现教育主体范式的转换

从更深层次的理论看来,教育主体视角应该向教育主体间性视角来进行转换,也就是说从师生主体关系发展走向师生主体间关系。虽然说教师与学生在教授与学习过程中都是独立的主体,但是如果从整个教育活动的角度来看其二者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如果一味的强调教育主体为学生,而忽视师生之间的正常情感交流,那么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会差强人意,虽然杜威比较偏重于学生,但是他的弟子陶行知就提出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的教育环境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相互成长。

参考文献:

[1] 孔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文学理论教学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2(03) .

[2] 边立云.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03) .

[3] 陈桂香.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 .

[4] 曹晶晶.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3) .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