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6-12-26 08:17杨艳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

杨艳玲

【摘要】 目的 分析宫腔球囊压迫和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的疗效, 比较产后出血患者经这两种止血方法处理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58例产后出血患者, 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宫腔球囊压迫组(30例)和宫腔内纱布填塞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治疗24 h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止血率和子宫动脉结扎率。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结果 宫腔球囊压迫组的止血操作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宫腔内纱布填塞组, 治疗24 h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宫腔内纱布填塞组(P<0.05);宫腔球囊压迫组成功止血26例(86.7%), 子宫动脉结扎3例(10.0%);宫腔内纱布填塞组成功止血13例(46.4%), 子宫动脉结扎10例(35.7%);两组患者止血率和子宫动脉结扎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 宫腔球囊压迫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宫腔内纱布填塞组(P<0.05)。结论 与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相比, 宫腔球囊压迫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且将造成感染的可能性降低。

【关键词】 宫腔球囊压迫;宫腔内纱布填塞;产后出血;止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67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为常见的原因, 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可避免很多孕产妇不必要的死亡。宫腔球囊压迫和宫腔内纱布填塞是治疗产后止血的重要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8例, 根据所采用的止血方法分为宫腔球囊压迫组和宫腔内纱布填塞组, 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8例, 均为使用药物治疗和子宫按摩后止血无效, 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或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根据所采用的止血方法分为宫腔球囊压迫组(30例)和宫腔内纱布填塞组(28例)。宫腔球囊压迫组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28.2±3.6)岁;孕周34~41周, 平均孕周(39.2±2.3)周;产次1~4次, 平均产次(2.0±0.6)次;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15例(50.0%)、胎盘前置10例(33.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例(10.0%)、胎盘植入2例(6.7%)。宫腔内纱布填塞组平均年龄(27.9±3.5)岁;孕周35~41周, 平均孕周(39.5±2.4)周;产次1~3次, 平均产次(1.9±0.4)次;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14例(50.0%)、胎盘前置9例(32.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例(10.7%)、胎盘植入2例(7.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宫腔球囊压迫组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当患者发生出血症状时, 将球囊从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或阴道置入, 同时注入0.9%氯化钠溶液200~300 ml, 轻拉球囊柄, 将球囊柄固定在患者的腿部, 并接引流袋, 体内留置球囊的时间要<24 h。根据球囊柄处的情况对出血状况进行评估。需注意的是, 注入生理盐水的量应根据阴道出血情况和子宫收缩情况进行权衡, 患者如果出血量很大或者出现填塞时的再次出血, 可以再次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加压止血。若数分钟后无活动性出血则常规缝合子宫切口。

1. 2. 2 宫腔内纱布填塞组患者采取宫腔内纱布填塞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无菌纱布条浸于0.5%甲硝唑溶液中, 浸透以后挤干, 用卵圆钳夹住纱布的一端从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或阴道置入宫底, 填塞子宫时采取来回折叠的方式, 快到宫颈处时估计还需要使用的纱布长度, 剪断纱布。换钳将余下的纱布条塞进子宫下段, 若数分钟后无活动性出血则常规缝合子宫切口。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以及治疗24 h后的血红蛋白水平, 计算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和子宫动脉结扎情况。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收集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止血成功定义为出血停止或血流减慢且无活动性出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止血情况 宫腔球囊压迫组的止血操作时间为(15.5±2.1)min, 总治疗时间为(20.1±1.6)min, 治疗24 h后的血红蛋白为(104.3±11.6)g/L;宫腔内纱布填塞组分别为(27.2±6.1)min、(35.4±5.6)min、(84.7±9.6)g/L;两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治疗24 h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 2 预后和随访情况 宫腔球囊压迫组成功止血26例(86.7%), 子宫动脉结扎3例(10.0%);宫腔内纱布填塞组成功止血13例(46.4%), 子宫动脉结扎10例(35.7%);两组患者的止血率和子宫动脉结扎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个月, 宫腔球囊压迫组患者的子宫恢复良好, 无一例患者发生盆腔静脉炎或产褥期出血;宫腔内纱布填塞组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良好, 4例(14.3%)患者发生盆腔静脉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 一旦发生, 应该迅速进行有效处理, 否则可能导致患者需要切除子宫, 对产妇今后的生活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宫缩乏力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采用卡孕栓、欣母沛、缩宫素等药物治疗方法和子宫按摩的方法, 但若是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无效, 则需要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或宫腔内纱布填塞进行压迫止血。本研究入选的患者均为使用药物治疗和子宫按摩后止血无效, 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或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结果显示, 宫腔球囊压迫组患者的止血操作时间短, 治疗24 h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高, 且患者的成功止血率高, 子宫恢复好, 无盆腔静脉炎或产褥期出血等不良并发症, 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

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具有操作简单、方便, 对技术和设备要求不高, 见效快、操作时间短等优点[2]。与纱布填塞治疗相比, 球囊有弹性且囊内压力均匀,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于子宫收缩的影响, 且在产妇子宫内停留的时间也更短, 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且造成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周建红. 浅谈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当代医药论丛, 2014(8):34-35.

[2] 孔碧华, 薛玉珍, 郭碧霞. 宫腔球囊填塞与B-I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6):51-52.

[收稿日期:2016-04-19]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凶险型前置胎盘22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体会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