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途径

2016-12-26 11:15王秀荣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黑土地保护技术

摘要:因盲目过度开发导致的黑土退化,黑土资源呈现质退量减的趋势。如何保护好黑土地,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升黑土地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和生产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能落地”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模式势在必行,为更大范围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63

1 兴安盟黑土地现状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形由西北向东南构成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四大地貌类型;全盟辖6个旗(县、市),总人口165万人;现有耕地1640万亩,其中平地620万亩,坡耕地1020万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油料等作物,水田面积72万亩,水浇地480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每年粮食产量都在85亿斤以上,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2005年~2015年所采集土样化验分析,兴安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5.9克/公斤,有效磷含量为14.7克/公斤,速效钾含量为145毫克/公斤。

2 兴安盟黑土地退化表现

2.1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

由于耕作方法不当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容重增加、通透力变差、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影响了黑土产出能力。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兴安盟黑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58.2克/公斤,2012年下降到35.9克/公斤。

2.2 耕作层变浅变硬,土壤水肥气热协调能力下降

由于长期使用小马力机械耕作,耕翻深度只有8~15厘米,加之农机具碾压,导致犁底层上移、紧实,耕作层变浅,土壤板结硬化。造成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作物根系难以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和养分,土壤水、肥、气热协调能力降低。上世纪80年代,小四轮拖拉机翻地灭茬,耕作层由25~30厘米上升到12~15厘米。

2.3土壤养分失衡,酸化问题凸显

由于重用轻养、重化肥轻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质量不高,黑土原有稳定健康的微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土壤养分失衡和酸化问题凸显,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据兴安盟扎赉特旗耕地土壤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耕地土壤pH值下降,最大下降0.3。

2.4 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控制,黑土资源损失

黑土表层较薄、土质松散,抗蚀性弱。特别是黑土区传统耕作方式为顺坡种植,坡面较长,极易形成地表径流,加之春季干旱风大、夏季暴雨冲刷,土壤水蚀风蚀严重。局部地区出现丧失腐殖质层的破皮黄黑土。

3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途径

3.1以黑土地养育为主的平原区综合配套技术模式

针对兴安盟耕地土层变薄、耕作层变浅,土壤理化性状变劣、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养分失衡、耕层中鹅卵石较多等问题我们实施以黑土地养育为主的综合配套技术模式。

一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拣石、粮豆轮作等技术,创建深厚、肥沃的耕层土壤,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二是深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配方肥推广,做到大配方、小调整,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推广应用锌、钼等微量元素。三是充分利用兴安盟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

3.2以防止坡耕地水土流失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在水土流失、黑土退化较重的典型丘陵单元,结合兴安盟水土保持、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项目,通过丘陵顶部退耕还林还草、丘陵两侧侵蚀沟治理、丘陵坡面固土培肥、丘陵底部低洼易涝地综合治理等农业、农机、生物措施形成“草叶冠、生态沟、环耕地、高产田”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

一是针对丘陵顶部土壤土层薄、易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结合林业部门的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本着易林则林、易草则草的原则,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在丘陵顶部形成“草叶冠”。

二是丘陵周边及耕地区域内的侵蚀沟,结合兴安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的项目,在沟内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拦截降雨径流,通过植树造林防风固土,逐步建成有效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的“生态沟”。

三是丘陵坡面顺坡耕作的耕地,改环耕种植或横垄种植。土层深厚的区域,根据机械作业的幅宽和田面坡度,间隔一定距离修筑地埂,种植生物篱带,并配套田间作业道路。坡度大于6度、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的耕地通过增施有机肥、粮豆轮作等措施培肥土壤,土层深厚的耕地通过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措施培肥土壤,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步将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建成稳产的“环耕地”。

四是地处丘陵底部的丘间洼地,伴有“冷、粘、涝、旱”等制约因素,水、肥、气、热不协调,开展“田、林、路、沟”(排水沟)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粮豆轮作、深耕深松、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旱改水发展水稻种植,逐步建成高产基本农田,即“高产田”。

3.3以旱改水为主的综合治理黑土地技术模式

通过修排管水渠、安装输水管道、平整土地、修田间路、栽防风林、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使旱改水地块达到工程措施配套、栽培措施达到标准化。

4 以耕地质量监测预警机制为主的监测网络建设

根据兴安盟地貌类型、积温带、地力高低建设3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主要监测土壤墒情、地温、降雨量、空气湿度、耕地养分状况、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周围用围栏封闭,在监测点上配备自动化监测设备、远程无线传输和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掌握耕地质量现状和演变,并针对不同黑土耕地类型土壤剖面结构和功能监测。

5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技术研发与反思

针对黑土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2015年研发的基础上,将继续聘请科研团队开展区域性关键治理技术的研发集成与推广应用,主要研发内容包括:对不同秸秆还田量产生的效果进行评定;开展免耕试验;连作玉米时间与玉米病虫害发生关系;地膜残留量对耕地质量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深松深度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长效缓释肥的配方及施用效果。在生态建设和黑土地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开发高效适用的治理技术成果,为更大范围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简介:王秀荣,本科学历,内蒙古兴安盟土肥站,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黑土地保护技术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