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行内科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治疗的护理措施

2016-12-26 14:45张廷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

张廷娥

【摘要】 目的 分析局部麻醉(局麻)下内科胸腔镜手术中诊断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例行内科局麻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61%, 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治疗显效率43%, 治疗总有效率为73%, 并发症发生率15%。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均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麻状态下实施内科胸腔镜手术治疗时, 在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明显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手术;局部麻醉;诊断治疗;护理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56

胸腔镜手术是内科常见的手术类型, 在目前也得到了较好的使用。而为了提升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 需要在手术中实施较为完善的护理[1]。本次研究中, 分析了局麻下行内科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内科收治的需要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男110例、女90例, 年龄24~71岁, 平均年龄(49.63±6.4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48.89±5.96)岁。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 年龄25~71岁, 平均年龄(50.63±7.5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使用胸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围术期,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护理,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干预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实施全面性的术前准备, 在此时可以对患者的心肺和凝血功能进行常规检查, 了解患者症状情况[2]。同时需要在患者健侧下肢留置静脉留置针,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保持患者经脉通畅, 并需为患者做好备皮工作, 禁饮禁食至少4 h左右, 并对术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等进行进一步的准备, 保证到在手术过程中可较好的做好相关工作, 另外针对一些在术前出现了紧张和恐惧情绪的患者, 也需要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为患者讲解使用胸腔镜手术能够起到的效果以及在安全性上的优越性[3]。通过这种方法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进一步的提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依从性。

1. 2. 2 术中护理干预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为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电监护, 并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 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变化等相关信息。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了较大变化, 可以让手术医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处理, 保证到手术过程能够正常的进行。

1. 2. 3 术后护理干预 在手术完成后, 也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在此时可以帮助患者取得最为舒适的体位, 并让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护理, 提升临床护理效果。若患者没有特殊情况, 可以为患者提供普通食物, 并按照医嘱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同时对于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 可以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4]。在此时需要保证到引流畅通, 并需要注意到伤口敷料是否出现了渗液和渗血症状, 若出现了渗血和渗液的症状, 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处理, 避免伤口出现感染。另外可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皮下气肿等情况, 并需要对水肿波动情况和引流液的质和量进行观察, 将其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记录。每周也需要对水封瓶进行更换处理, 若患者出现积液症状, 每隔3 d即需要对水封瓶进行更换处理。另外需要对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 在手术完成后可以详细的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5]。一些患者会由于害怕疼痛, 不愿意咳嗽, 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咳嗽咳痰, 将呼吸道分泌物正常排出。而针对患者出现的严重疼痛症状, 则可以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手段缓解疼痛症状。若患者疼痛症状非常严重, 可以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进展治疗。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完全性消失, 同时影像学检查后显示患者已完全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有明显的好转, 并且影像学检查后患者有显著的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后显示均无任何的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61%, 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治疗显效率43%, 治疗总有效率为73%, 并发症发生率15%。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均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内科中, 胸腔镜手术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术类型, 对于气胸、胸腔积液等胸腔类疾病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由于胸腔镜手术的特点,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的安全性非常高, 对患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目前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6]。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局麻状态下的胸腔镜手术过程中, 护理方法会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显示, 在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 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61%, 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治疗显效率43%, 治疗总有效率为73%, 并发症发生率15%。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均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均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综上所述, 在对需要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内科进行围术期护理时, 护理干预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仪芝, 徐敏. 不同时间早期活动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10):875-877.

[2] 翁妙航, 钟馥嘉, 曾秋娥.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5(24):48-49.

[3] K Cusworth, E Dowd O, R Hubbard, et al. Variation in lung cancer resources and workload: results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lung cancer organisational audit. Thorax, 2015, 70(10):1001-1003.

[4] 林哲莹, 姚晓冬, 吴桂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8):580-582.

[5] Shen H, Li X, Meng L, et al. Confirmation of histology of PET positive lymph nodes recovered by hand-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surgery. Gene, 2012, 509(1):173-177.

[6] 周晓凤, 肖琳.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 2015(14):2197-2199.

[收稿日期:2016-06-30]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
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分析
尖锐湿疣激光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
探讨43例胸部创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