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2016-12-26 15:53魏静
考试周刊 2016年97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魏静

摘 要: 对于线索较明显的课文,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引领学生沿着文本线索,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段,培养学生的感悟、欣赏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感悟能力 表达方式

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阅读的一个目的和结果。感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感悟这一行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教师要将感悟能力的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以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从研究题目入手,引发学生阅读期待

眼睛如同一扇窗口,透过人的眼睛可以窥测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而题目则好比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深入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精神品质。好的题目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让读者产生迫切阅读的心理。阅读课上的导入环节,就可以从研究题目入手,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迈开阅读活动的第一步。

比如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笔者就是先从研究题目开始完成导入任务的。笔者要求学生反复读题目,并突出其中的“最后”一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个题目之后,你头脑中产生怎样的问题?于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提出了如下问题:课文是写谁最后的姿势?“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作者描写“最后的姿势”目的是什么?“最后的姿势”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很简单,读了课文就会知道,像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而有的问题则有一定难度,需要用心研读课文才能找到答案,像后面两个问题就是这样。面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教师要进行梳理、归类,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只要用心阅读、感悟,就会找到。至此,学生心中迸发了阅读热情,产生了探究问题答案的动力。总之,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要“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积极探究,然后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达成共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沿着文本线索,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段

线索好比是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在文本之中,有了线索文章才有条理,主题才更集中、突出。对于线索较明显的课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沿着文本线索,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段,培养学生感悟、欣赏能力。

比如《最后的姿势》一文,谭千秋的姿势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精彩内容。课文一共三次描写谭千秋最后的姿势,它好比电影中一个精彩的“特写镜头”,通过反复呈现、定格,才能给观众(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瞄准描写姿势的语句,来大做文章,作好文章,借此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笔者执教《最后的姿势》第2课时,就围绕文章的线索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语言:“课文紧扣题目,三次描写了谭千秋的姿势,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认真读一读,想一相,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描写这一姿势的?其用意是什么?”通过潜心阅读,学生在第6、8、11三个自然段中找到关于姿势描写的句子。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每一次描写姿势的用意,尔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汇报,达成共识:第一次是正面描写谭千秋保护学生时的动作,体现谭千秋在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第二次是借救援人员的口讲述谭千秋遇难时令人震撼的样子,意在突出他死得悲壮,死得伟大,让人永生难忘;第三次描写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充满对英雄的赞美,这一句点明了文题,与题目相互照应。这三处关于姿势的描写贯穿全文,理解这三句话的不同含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线索设计核心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本重点内容。

三、探究构思与写法之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阅读一篇文章既要关注内容与思想,又要关注表达形式,二者不可偏废。“内容与思想”即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主旨?“表达形式”包括文章的构思、各种写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关注表达形式,就是要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等问题。弄清了构思与写法之妙,并借鉴运用到习作中,表达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比如《最后的姿势》一文在表达形式上就体现以下一些方法:一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二是运用伏笔作好铺垫;三是画龙点睛的写法。该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立体地再现了英雄人物的品质,使得谭千秋这个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并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课堂上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尤其是抓住课文第6、7、8三个自然段中所引用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话语,引导学生阅读、感悟,读出自己眼中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的内涵。教学该文最后一段则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语段,是对上文的总结,更巧妙的是借用谭千秋这个英雄人物姓名中的“千秋”二字,作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高度概括,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这就是作者写法上的高明之处。

关于伏笔,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该文第3自然段时,就将如下一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有人说这一自然段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达成了共识:这一段写的是谭千秋老师的“言传”,展现谭老师崇高的思想境界,为他在灾难降临的时刻毅然作出死的选择埋下了伏笔,作好了铺垫,让人觉得谭老师的英雄壮举,不是偶然的,而是跟他的人生追求和为他人着想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自然就懂得伏笔与铺垫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随意将对文本的感悟和解读强加给学生,而要将自主阅读与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感悟与发表言论的热情,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图案的艺术表达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