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水景设计研究

2016-12-26 13:02林静
文艺争鸣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水枯水水景

林静

一、研究背景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一切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形式皆为水景,包括各种形式的水池、溪流、喷泉、叠水和瀑布等。水是人类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她带来静的和平,动的喧嚣;她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栖息之地;她无固定的形态,极具可塑性。中国造园理水历史悠久,周文王的“灵沼”开创了人工观赏水景的先河,到秦代的“一池三山”,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理水方法和艺术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传统山水园林、日本的枯山水庭园和西方的风景园各有千秋,作为园林要素之一的水景经过了从古朴到完美,从单一装饰到重视亲水性设计的过程。

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地处江南水乡,自古拥有大型自然水域——西湖,又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系促进了城市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六和听涛等都因水而名。唐末五代词人韦庄在《菩萨蛮》写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赞美了江南的旖旎风光,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

在杭州现代景观环境建设中,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水景的营建,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城市水系建设步伐,实施了西湖、西溪、运河和市区河道等一系列水体综合保护工程,完善和优化城市水系,修复湿地生态系统,营造彰显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水景。

二、中日传统园林理水艺术

(一)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水艺术

水是园林造景的要素之一,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水体多以湖泊、溪涧、瀑布、曲水流觞等自然形式呈现。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理水与筑山相辅相成,水是流动、不定型的,与山的稳重、固定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般水体在园林中的形态是由山石、驳岸等来限定的,依据不同的水型,配合园林建筑、山石和花木来组景。西湖大型自然水体是我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的杰作,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景点,山水相依,相映成景。

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山水画对园林有着深刻、直接的影响,唐代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同步发展,后者借鉴于前者,前者渗透于后者。到宋代中国园林的范山摹水,除了通过直观的方式,还借助于意境的联想来表现大自然的山水风景。小中见大的审美概念与文人画的创作方法促使了晚期“咫尺山林”写意山水园林的大发展,园景更趋于精致的“近观以取其质”的效果。时值明清时节,园林理水方法向多元化发展,江南水乡的私家园林水源丰富,结合山石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水态与水景。例如杭州名园郭庄,位于西山路卧龙桥畔,依西湖而建,堪称江南名园“借景”于自然山水的典范。西湖湖山绝美,环湖胜景难收。郭庄园子谐美精妙,小桥流水,曲岸清波,兼具灵气、趣味。背靠青山,怀抱西湖,在园内临风而立,隔湖相望,远处城郭列岸,苏堤苍然如带,惬意闲适。

我国传统理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水景选址注重外围水环境和风水因素,讲究水的来龙去脉。水体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引水入园,藏源引流;水系无论大小,必曲折有致;水面宜有聚有分,小园的水面聚胜于分,大园的水面以分为主。岸线多以块石干砌,沿水岸配置小桥、水榭、亭台楼阁等,形成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效果,注重人们的游览体验。水景设计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于有限之地创无限意境的艺术原则。园中水体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水中荷花涟漪,碧波游鱼,园景生动活泼。

(二)日本传统园林的理水艺术

日本庭园源于中国的庭园文化,深受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极具自身文化特征的庭园形式和表现方式。在自然主义之上追加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融入设计者的信仰和情怀,是日本园林设计的根本理念。

隋唐时期日本开始学习中国园林,在领略了苏州园林初期的精髓后着意于水体的设计,将“一池三山”的格局进一步发展,以池水象征海洋,以岛象征仙境,布置石头、植物等象征自然,再在湖畔绿荫下修筑庭阁、滨台。公元13世纪以后,禅宗和饮茶风气先后从中国传入日本,茶道和禅宗结合起来,出现了茶庭,以洗手钵、步石、石灯笼等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

日本园林注重静观,追求极致的美感,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使日本园林不断地突破与发展,出现了日本最具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枯山水,用白砂隐喻水面,用石组表现山脉,用帚目在白砂上耙出抽象的水纹,高度概括出无水似有水,无声胜有声的山水意境。枯山水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日本理水艺术注重的是水的形态,枯山水充分运用自然主义的象征表现手法,用帚目在白砂上耙出各式纹路:涟纹表现平静的水面,青海纹表现海洋巨浪,涡纹表现水的漩涡。还有形象生动的出水纹,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在表现自然山水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园林小品具有耐看、耐品的特质。日式园林水景设计的自然、精致、小巧,体现在诸多细节上。例如竹制景观小品逐鹿,搭配古朴的石钵,上置供人舀水的木勺,几片红枫飘落水中,充满天然野趣。逐鹿利用杠杆原理,当竹筒上部注满水后,会自然下垂倒空筒中的水,竹筒尾部敲击在撞石上发出清脆声响,而后再翘头回复原来的平衡。水流声和间隔的竹筒撞石声相映成趣,静观泉水一点一滴流入爬满青苔的石钵,感受到一种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

三、现代城市水景设计形式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景观建设的需求,水景设计与时俱进,从传统的应用形式演变成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融入了更多的城市特征和现代元素,重视人与水的互动性,着重建设城市和谐的亲水环境。现代城市水景设计按水面状态可分为静态水景形式和动态水景形式。

(一)静态水景形式

静态水景形式可以分为:静水、枯水。

1.静水

静水是现代水景设计中最常见的形式,指景观设计中以片状汇聚的水面,水体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根据水池的平面变化,可以分为自然式静水和规则式静水。在现代城市中,常见的静水景观有水池、人工湖和游泳池等。大型水面平静开阔,有水汽弥漫之感;小型水面小巧清新,方寸之间见天地。清澈透明的水体有很好的镜面和光影效果,拓展了整个环境空间的层次。

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大剧院,巧妙地运用水面来产生空间的延伸感和距离感,池水映衬着周围的景色,与建筑物交相呼应,形成美轮美奂的风景。杭州大剧院犹如明珠出水,环形建筑群怀抱如镜的水面,露天剧场就镶嵌在广场水域中。入夜,一弯新月落在静静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水面使整个圆形歌剧院大厅熠熠生辉。

2.枯水

在目前水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环境景观需求不断提高的矛盾下,应提倡节水型和枯水型水景设计。枯水景观以强有力的石组、白砂地面上直线和曲线的砂纹、苔藓编织的绿色,使禅宗美学和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生态理水原则。枯水景观在现代备受欢迎,因为它对周边场地的要求不高,可存在于在空间较小、不太适宜建造水景的地方,白砂可以象征一条小河、一片湖水乃至浩瀚的大海,有效地解决了一般水景存在水资源浪费、水景空置、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人们大多内心浮躁,幽玄枯寂的枯水景观能为人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提供一处静思冥想的空间,追求内心的平和。

传统的日式枯山水庭园是供人们静观、冥想的场所,一般不能进入,故参与性较差。国人喜爱“身入”景观之中,所以现代的枯山水可以加入飞石、石桥、栈道等便于人们行走的设施,还可适当设置观景平台和休息区,提高景观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再如在枯溪的设计中日本人喜爱用细砂,我们可用卵石代替,溪流中遍布卵石,各色卵石在阳光照射下泛出特有的光泽,也可步入其中,在雨水时节枯溪积聚了雨水,又可变为活溪。

在杭州枯水景观常见于住宅区、酒店、民宿和餐厅等处。杭州昆仑公馆在设计中利用现代的材质和手法,重新整合东方建筑景观元素,巧借枯山水设计理念,营造别具一格的小区景观。住宅区的庭院采用东方洄游式的造景手法,以曲池为纽带,布置了枯山水、茶亭、木桥等景观。低矮的白瓦墙和篱笆围合了整个庭院,有多处枯水景观,其中有模拟海岛风光的石组,四组石头形态各异,青苔环绕,周围用青瓦侧铺表象大海,还有形象生动的出水纹,地面用黑色卵石收边,整个景观精致独特。小区树木繁盛,主要有香樟、鸡爪械、樱花等,结合枯水景观引进了日本的造型黑松和械树。此外枯水景观常见于杭州的禅文化主题酒店,设计师巧妙地将日式枯水景观融入充满禅意的酒店空间中,相得益彰。迂回曲折的走廊,木质结构的房屋,清幽雅静,室内装饰大多采用木质、竹藤、石瓦等古朴自然的材质,禅意的摆设让整间酒店透着禅香。酒店建筑围合出一个长方形的狭小的露天庭院,营建了日式枯水景观,石组放置在黑白相间的细砂中,旁边点缀了石臼、石灯笼和飞石。酒店每一间客房都有不一样的庭院风光,常见竹子和绿色植物,鲜有鲜艳的花卉,色调枯素淡雅,听着香积寺的钟声,仿佛置身于一处世外桃源中。

(二)动态水景形式

动态水景形式可以分为:流水、落水和喷水。

1.流水

流水是连续的带状动态水体,包括河流、溪涧以及各类人工修建的流动水景,它展示了水的自然天性。自然界中的溪流多是在瀑布或涌泉下游,上通水源,下达水体,正所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在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流水可设计于较平稳的斜坡或与瀑布等水景相连,虽局限于渠道之中,但潺潺的流水声和波光潋滟的水面体现了流水的动态美。中国流水景观的代表之一——曲水流觞,位于今浙江绍兴兰亭,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借山泉而涉清流,抚青石以拂白云”,中间有一块刻字的文化石,整个景观富有人文气息、古典韵味和装饰美感。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描绘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新湖滨景区以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其中东坡路为人行街道,一边是开阔的西湖大型水域,另一边是湖滨商业街区,设计者运用古典园林理水手法和现代滨水空间设计方法,巧妙地使西湖水自然地渗透到街区中来。设计的“水街”是由西湖引出一条溪流,经过街区在引入湖滨商业街内院,形成流水、水池和涌泉,增加了街区的情调,灵动了空间。流水造型多样,有的水槽是对称型的;有的水槽一边为直角形的,一边为曲线形的;还有的用植物花卉装饰水槽一侧的堤岸,成为庭院中连接水池和涌泉的纽带。水槽的深度一般为30厘米左右,用材丰富,有花岗岩、鹅卵石、黏土砖和文化石等。流水的设计较为平缓,小桥、汀步、浅滩、点石等散落其中,还精心布置了室外观景平台和休息座位,使整个区域在空间形态和视觉上与西湖相连。

2.落水

落水是利用自然水或人工水聚集一处,使水流从高处跌落而形成垂直水带景观,让人联想到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句。落水的水位有高低落差,落水面变化丰富,装饰效果强,常成为设计焦点。根据落水的形式与状态,可分为瀑布、叠水、管流和溢流等。形式多样的落水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中,与雕塑、装置艺术结合,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瀑布属自然山水的奇观,山泉跌宕,银珠飞溅,湍流落水,山谷和应。在杭州的中式庭园中经常采用人造假山与水体结合,营造自然式瀑布景观,其中岩石的摆放位置及尺寸大小,成为控制瀑布水形和流向的关键。位于三台山路浙江宾馆内有一处落水景观,让人印象深刻,整个水景以块石相叠,营造自然式的面型瀑布,几股小水流倾泻而下,石缝中也已长出绿植和青苔,周围树木繁茂,坐在休息区望去,仿佛一副自然的山水画。此外,日式的蹲踞是管流的一种,常见于杭州的茶馆和日式民宿,一般由一尊中空的石钵和两根竹制的水管组成,竹管的水流入石钵后溢流而出,汇入埋在地下的蓄水池中循环使用。现代水景设计对日式蹲踞、逐鹿的使用,可保留其元素和形式,在材料和设计上推陈出新。

3.喷水

喷水也称喷泉,是压力水以一定的速度、角度和方向喷出的动态水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喷水景观已经广泛应用于住宅区、城市广场、宾馆和办公楼等城市公共空间,结合雕塑、景观小品、音乐和灯光,形成新的朝气蓬勃的城市景观。喷水景观的主要分为:喷泉、涌泉和间歇泉。主题喷泉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有足够的喷水空间和观赏空间。

远近闻名的杭州西湖音乐喷泉位于湖滨三公园附近湖面上,喷泉长约126米,以西湖的湖光山色为背景,在白天和夜晚向人们展露迷人的风姿。当藏于湖底的喷泉设备在水压控制下慢慢升至临近水面,精心设计的喷泉喷嘴360度旋转,配上音乐,喷出多种形状的水柱、水雾、水球。音乐喷泉是在程序控制喷泉的基础上加入音乐控制系统,使喷泉及灯光的变化与音乐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喷泉水型、灯光及色彩的变化与音乐情绪的完美结合,使喷泉表演更生动,成为城市广场的焦点中心。

结语

水景设计是造园的要素之一,在合理的立意和布局下,结合叠山置石、建筑营建、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融会贯通,营造更有特色的现代城市水景空间,使水的特性和文化得到更好的体现。在我国城市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应该提倡建设现代节水和枯水景观,实现水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遵循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生态造园原则,传承并领悟传统理水艺术的精髓,为现代城市水景设计服务。

猜你喜欢
理水枯水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哲理漫画
丹棱县晚熟桔橙枯水现状及防控技术分析
天音水景
柑橘枯水研究进展
明代常州止园理水探原
《理水》中大禹前后期形象对比分析
解读《理水》“油滑”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