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背景下的高校资产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2016-12-27 12:06杨亚栩李世保蔡中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公司治理

杨亚栩++李世保++蔡中华

[摘 要] 创新驱动要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高校资产公司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治理结构存在着部分问题,阻碍其发挥孵化科技、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作用。因此,通过进行适当的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有利于高校资产公司承担起新的时代角色。

[关键词] 创新驱动;校办企业;公司治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15

[中图分类号] G475;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034- 03

0 引 言

高校资产公司起源于校办企业,一般承担着学校的经营资产和对外投资的股权的经营和管理职责。通过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培育、转化,高校资产公司利用高校天然具有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效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促进了校办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开放和进一步发展,高校资产公司在投资规模、投资层次、投资多样性上不断扩大,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尤其是在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资产公司原有的治理结构无法满足其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碍高校资产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1 高校资产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产权不清晰,企业权、责、利不明确

高校资产公司作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平台,当前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产权不清晰现象。以往来看,高校资产公司和校办企业的所有资产、权益都是归学校所有,企业资产与国有资产没办法做到明确的区分。企业在不断发展扩大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净资产的加入,如果不能明晰这些新增加的净资产的权属,就会出现学校和企业之间产权不能明确的问题。由于部分高校设立的资产公司为学校的下级单位,像只要其资产公司完成了学校下达的教学实习的要求,各项费用合理上交,是否盈利没人再管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另外,即使高校资产公司没有盈利而出现亏损,但资产公司的工资照发,导致两者间的责、权、利不能明确。

1.2 运行体制不规范,无法做到事企分开

高校资产公司传承校办产业的传统,从创办初期开始就使用计划经济管理方式。有相当多的高校资产公司不能自主经营,难以实现自负盈亏,进而不能形成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它们无法适应产业更新、升级的要求。在企业有重大投资机会时,学校主管的校办产业人员大多数人都不够熟悉产业工作,进而在投资风险预测上无从下手,也无法评估权衡投资效益,容易错失好的投资机遇。这样的企事不分的管理机制羁绊着企业经营者的脚步,也限制了公司的前进步伐。

1.3 人事管理制度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完善

高校办资产公司普遍存在人事制度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其实际上带有明显的事业单位的性质特征。目前许多高校资产公司在人力、劳资、财务等方面都无法按企业经营的方式运作,仍然在实行事业管理。高校资产公司的管理者产生机制是大多是学校委派或任命,他们兼具校、企两重身份,即便是上市公司,核心的管理层一般也兼具高校教师的身份。他们向企业的董事会汇报负责的时候,需要同时向学校的党委及行政汇报负责,员工大多是在高校内的在编人员,在人事档案关系、工资薪酬以及生活福利等各方面与具有事业单位属性的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创新驱动对高校资产公司提出的时代要求

创新驱动强调了创新对于引领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发展的第一动力引擎就是创新。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的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以上多层面的创新相结合,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由要素投入发展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创新发展方式转变。而高校资产公司作为高校知识、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创新驱动背景下需要承担提供种子基金、孵化创新企业和进行技术推广等多重角色。

2.1 承担“产学研”角色,提供种子基金

新时期,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新的引领经济实现增长的动力呈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资产公司在“产学研”结合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负有新的使命,作为知识、技术的集成者,高校资产公司已经成为新兴的产业和创业企业的种子基金的重要来源,能有效促进高校的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2.2 承担“孵化器”角色,孵化新兴企业

在创新创业时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科技转化为技术、产品,在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一定资源、能力进行研发、生产、设计,高校资产公司可以努力的承担起孵化器的角色,为新兴企业提供资金,促进知识向产品的转化。

2.3 承担成熟技术的推广联盟角色,进行技术推广

高校是知识的聚集地,高校资产公司作为高校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与高校技术的自然延伸,可以承担起技术推广联盟的角色,进行技术推广,以使高校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向市场,得到大众的认可。

3 高校资产公司治理结构改进建议

3.1 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

高校人事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事业单位特征以及高校与高校之间错综的关系,使得高校资产公司按照企业经营运作方式发展的途径难以推进。另外,现有的高校资产公司的管理者大多来自学校委派或直接任命,故而兼具学校和企业两重身份,所以建议两权分离: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同时引入董事会、监事会等,任命专业的人员担任董事长,对高校资产公司的运营绩效负责。

3.2 合理确定薪酬结构和水平

学校要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来规范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管理层人员职务待遇和业务性支出;对资产经营公司和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职务待遇、业务性支出进行监督和指导;对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职务待遇、业务性支出年度预算进行归档备案,并将资产经营公司管理人员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职务待遇、业务性支出情况列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对本企业和各级子企业负责人的职务待遇和业务性支出要加强管理。

3.3 对企业负责人设定考评和薪酬管理机制

学校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精神,要对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绩效管理做进一步加强。建立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对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核与评价,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对于考核指标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在合理的考核目标下,实施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做补充的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考核步骤,加强考核监管。要按照规定制定下属各级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绩效管理制度,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备案;立足于加强对下属各级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按考核的结果来确定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和激励收入。

3.4 引进独立董事进行监督

高校资产公司的管理层中兼有校、企双重身份的领导普遍存在,在一些企业中,具体运作的实际控制权仍然在高校员工手中。他们不仅需要同时向董事会、学校党委等负责,因此根据这一具体情况,建议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以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高校资产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督。

主要参考文献

[1]荣泳霖. 高校资产公司建立的作用与意义(上、下)——清华科技产业的实践和体会[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3):63-68.

[2]李新军, 王少华, 靳万民. 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 2006(z1):171-173.

[3]韦立平.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J]. 当代经济, 2009(21):118-119.

[4]龙春江. 高校资产公司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弊端及其完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10):89-91.

[5]李旭萍. 高校资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问题探讨[J]. 教育财会研究,2011(5):40-44.

[6]徐艳丽. 探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性质 明晰法人治理结构[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8(6):66-67.

[7]王晓. 国内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1):70-74.

[8]张建平, 薛三勋. 改革创新 稳步推进 构建新型产业管理体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办产业改制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10):34-36.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公司治理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