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2016-12-28 11:55崔敏静
当代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扬州市扬州政府

崔敏静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127)

扬州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崔敏静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127)

作为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品的类型也日趋丰富,但是与上海、北京等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仍很落后,现有的产业发展规模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本文就扬州文化创意产品的构成和特点、扬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扬州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探索出文化创意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并给出建议。

文化创意;居民消费;可持续性发展

一、扬州居民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情况

近年来,扬州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趋于旺盛,居民文化消费的支出一直在保持上升的态势。从总体消费支出来看,2014年扬州市居民消费支出比2010年提高了54%。从文化消费的结构来看,教育支出在居民文化消费中的比重较大但是较为平稳,文化娱乐用品所占比重有下降趋势,而文化娱乐服务在文化消费中呈增长的趋势。

在扬州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前提下,大多数居民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和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受到市场规模不大、起步较晚等因素影响,扬州居民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热情不是很高,消费支出也不高,人们的消费支出也逐渐由传统的教育养老转而向旅游休闲方向发展。

二、扬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产业结构需要优化

近年来,扬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占GDP的比重稳定上升,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力不断提高,2013年度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9%,占GDP比重达4.03%。与此同时,扬州的文化企业数量也在稳步提升。截止到2015年,文化企业数合计为5296家,与上年相比净增加1295家,增幅32.37%。由于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缺乏科学性,出现投入分散、开发不足的局面,扬州当前的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而“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均不见涨,以“工作室”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也较小,产业结构需要优化。

2、产业集群规模出具,但缺乏特色优势

扬州市政府本着建设“文化扬州”战略,扬州市相继建立了中国扬州3D科技园,江苏(扬州)信息产业服务基地,扬州智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其中玩具制造、工艺美术业、乐器制造业等扬州市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形成并进入了成长阶段。然而政府主导的产业集聚区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由于是政府全面主导,政府并未对创意园区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引导,没有形成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的长远战略规划,盲目建造大规模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而集聚区的内容大同小异,缺乏鲜明的特色。

3、队伍壮大,但人才缺乏

近年来,扬州市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由于各高校、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有玉雕、媒体、出版、动漫等文化创意相关专业,还有一些企业定向培养项目,文化创意专业人才队伍的学历也在提升,其中还不乏高学历人才。虽然扬州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加工类人员较多,但是通晓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中高端创意、营销、策划、经纪等专业人才还是很稀缺的,人员结构比例中技术人员呈金字塔形结构排列。

三、促进扬州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对策和建议

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后天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思路,文化名城并没有彰显出其应有的活力和影响。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黄金时期,将发展要素整合起来,制定长远的、行之有效的规划,加快经济转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

(1)实现园区内创业要素集聚。一方面,政府应以文化创意园区为立足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并建立起全面的产业扶持政策,通过集聚效应促进创意产出,形成规模化的创意产能,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重点园区,并吸纳一批创意含量较高的企业进驻集聚区,引入竞争机制,制定规划整合方案,提升园区品质,合理确定园区产业战略定位。

(2)实现园区内产业集团化发展。目前,扬州已组建了扬州市扬子江投资发展集团、扬州工艺美术集团等一批横跨旅游、饮食、工艺美术、影视表演等行业,在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特色企业。

2、培养创意人才,构建一只高素质多层次的创意人才队伍

(1)全面引进创新型人才,增添城市创新活力。首先要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和优质的文化环境吸引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和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来扬州工作落户。提高他们的待遇,并提供适合他们专业能力需求的岗位。其次,要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丰富文化创意人才的结构层次,及时调整优化专业人才的结构比例。

(2)要建立新一代创意产业的人才培训教育机制。创意产业是一门新兴科学,新经济、新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创意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庞大、知识体系迅速更新、思维迅速转化、学习能力强等特点。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岗培委培招聘结合、编内编外结合,一般培养与选优提优相结合,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形成梯队,避免人才青黄不接。加强企业与学校合作,投入充足资金给学生们做创新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新的创意思路,并转化成文化创意产品,为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经济价值。

3、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1)加大招商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创意产业的发展,资金投入是重点,尤其是先期的资本投入。一方面,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不足,且以政府投入投资为主,投资主体单一。另一方面,扬州经济欠发达,政策、地域、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相比都有很明显的差距,吸引外资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政府要强化招商,积极宣传扬州的文化创意企业,同时要让扬州的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把优势产品、优势资产和优势项目推荐给外商,吸引外商来扬州投资,积极推进合资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并购、重组,这就促进了外国资本的引进。同时,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向上下游产品产业配套延伸,建立健全合资项目产业链的。民间资本也是创业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要充分调动本地创业者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民间手艺人创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民间资本力量集聚起来,推动全民创业。

(2)加强政府引导,提升服务水平。政府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的政策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铺设道路。首先,政府要整合全市创意资源,制定可行性的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要积极培育市场、扩大出口,可通过政府采购积极购买创意产业的产品,来拉动市场对创意产品的需求。第三,大力发展中小型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同时构建和完善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经营管理的经验,推动企业间的网络和联系,促进行业交流,使创意产业不断发展,第四,积极借鉴其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方案,强化开展与国际和国内其他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与上海、北京、广州等文化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扬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市场创新,培育消费者对于创意产品的需求

(1)改变政府主导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目前扬州市的几大创意集聚区都是政府规划、主导、管理、运营的,政府对创意园区制定系统的规划,并通过产业政策大力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其中的企业需按照政府规定的管理模式运营,企业缺乏自主权,没有自主管理企业的权利,创新活力不足,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同质化、雷同化的缺陷,集聚区内的企业两极分化明显,传统的工艺美术企业观念滞后,不思进取,主要依赖政府的大宗采购;而处在成长阶段的传媒企业、软件企业、动漫企业想要创新自身的经营模式、人才引进机制等,却遇到了阻碍。因此目前迫在眉睫的就是要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政府退居幕后,培育市场,利用市场竞争刺激企业创新,扩大消费者对于创业产业的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着眼于全球,放眼外向型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既为广大文化创意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基于,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化企业应努力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方面要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自己的客户。文化创意企业要积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了解、分析和引导、实现国外客户需求,努力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品推出国门,创立自己的品牌,努力提高自营产品、自身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拓展利润空间。争取外商投资,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提高扬州文化创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分享全球化的经济利益。

[1] 张妍,王敏洁,赵丹丹.扬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4(271):225-228.

[2] 冷德彤.关于扬州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3] 郭少娟.我国文化消费现状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4.

(责任编辑:梁蒙蒙)

2016年度扬州市社科研究课题暨《扬州蓝皮书研究课题》,扬州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040604。

猜你喜欢
扬州市扬州政府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扬州绒花”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