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让世界更美好
——访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

2016-12-28 05:55王镜榕
中国商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银行金融

本刊记者 王镜榕

金融让世界更美好
——访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

本刊记者 王镜榕

采访董希淼被破天荒地安排在黎明时分。因为他上午还有个重要会议。天蒙蒙亮,记者就如约来到他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办公室。等我们的采访基本结束时,他的同事们也陆续来到。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会客室,恰好帮助记者和董希淼合影留念。

毫无疑问,董希淼是一个惜时如金的勤奋工作者。作为畅销书《有趣的金融》一书作者,他的这些文字大多写于繁忙工作之余的夜间。

作者笔触所及,既有涉及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等宏观思辨,又有成品油消费税、“e租宝”等民生情怀。而贯穿其中的创作旨趣,则是如何将看似枯燥乏味的金融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门外汉和老百姓都能够看得明白、想得清楚、用得方便。

消亡与新生:历史深处的倒影

全球化时代,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牵动整个世界的神经。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作为一个金融业的从业者和研究者,以及财经专栏作家,董希淼对金融世界的变迁始终保持着足够的敏感,而这种敏感源于历史感。

“从历史角度来看,金融的兴衰与城市的崛起紧密相联。”董希淼说,从公元前八世纪开始,古希腊城邦就出现了货币兑换的商铺,当时有抵押的借贷,利率大概在10%~12%;没有抵押的商业借贷利率为16%~18%;而涉及海外贸易的借贷,利率高达30%。从中可以一窥金融与城邦经济的紧密依存。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公元十五世纪前后,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了最早的银行,董希淼说,“银行”的英文Bank,最初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a,原意是长条凳。“当年在威尼斯,为了货币兑换方便,一些商人就在岸边摆起了长条的凳子办业务,这就是银行最早的起源。”

透过历史的倒影可见,世界贸易的发展与城市的崛起以及金融业的兴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今,几百年过去了,银行业从小到大,由表及里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么,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业是否会像舆论所担心的那样很快消亡呢?

董希淼认为,那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大多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面对挑战,银行业无动于衷,坐以待毙。“事实上,银行业早已经不是沉睡的巨人。”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互联网浪潮兴起,产生了一批互联网银行。当时美国媒体纷纷报道说,传统的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互联网银行会完全替代它们。然而到今天,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但美国多数银行生存下来了,我国的情况可能也不会太例外,银行并不会消亡。

不过,变革是必然的。董希淼说,如果一定要说银行消亡,那么消亡的将是那些不适应变化的旧银行,或者是不适应时代的旧模式。银行也不会只是一个信用中介,而将更多地向信息中介转变,成为金融服务的综合提供商。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战略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金融业无疑是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关键纽带。

谈到中国金融界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支点城市的发展契机,董希淼认为,中国金融机构应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存在的较大的金融需求,加大网点布局,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他说,这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如设计相应的汇率避险产品,提供法律、会计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等。他说,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单靠企业或者金融机构自身难以抵御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亟待沿线相关国家在政府层面加强金融合作的顶层设计,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常态化的双边会晤和多边协商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打造更加良好的金融发展和合作的生态环境。

董希淼说,贸易畅通是实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关键。推动贸易畅通的关键在于找准支点城市,并发挥支点城市的重要作用。三类支点城市如何把握战略机遇,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突出重点,分类施策。

“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伴随阿里巴巴等中国电子商务巨头的崛起,互联网金融和新金融发展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备受各界关注与赞誉,然而,董希淼却始终保持着辩证的理性态度。

“这两年整个互联网金融、新金融发展存在某种程度的过热。”他说,“我们是一边倒地在发展。前两年,我们几乎所有媒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报道很难见到一丝反思,都是一路赞歌,包括我们一些权威的媒体,不客气地说,登了一些广告。”

他说,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无原则地为一些行业和个别企业站台,恰恰这些企业并不具备金融发展的能力,“从制度上我们可能还缺乏一些保障,缺乏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约束,监管的规范也有待加强。金融消费者自身的意识跟能力也有待加强。”

董希淼说,事情也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整个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正在开展。去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系列监管细则也随之出台,社会舆论正在变得更加理性,下一步我觉得还要更加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和权益保护的一些渠道,让大家遇到问题有地方可以申诉,可以得到解决。

“我觉得整个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也好,整个新金融发展也好,都要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作为最终的落脚点。”他说,包括投资及投资者门槛的设立等制度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谈到科技对金融发展带来的震荡与冲击,董希淼认为,金融科技不是金融与科技的简单物理相加,而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互联网金融可以看成金融科技的1.0版本,Fintech,Fintech是互联网金融的2.0版本。在这个过程中,最基础的底层技术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技术内核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其中,大数据与云计算又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技术保障。”

董希淼说,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观察,整个IT技术革命,有一个类似“S形曲线”的过程。李克强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它形象地反应了一项技术从缓慢起步到快速发展,到成熟期后再度步伐缓慢的曲线发展过程。

行走在喀什路上

“商业银行对IT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样如此。”他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和IT复杂程度的提升,我们越来越受限于IT响应速度、计算资源能力。“云计算的时代正呼啸而来。”董希淼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变革的拐点,也就是两个“S曲线”交叉的地方。下一步应该是要步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新曲线,需要更进一步具备“软件定义”的能力来支持更强的自动化和优化能力,需要更强的技术集成能力对动态架构进行快速整合以及交付。对当今银行而言,数据中心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存放硬件资源的场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已经突破其物理边界,使数据中心成为一个混合式IT环境载体。

深化金融改革要“两条腿”走路

适应转型中国经济新常态,董希淼认为,金融创新应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紧密结合,立足于实体经济与消费者需求,坚持直接融资创新和间接融资创新“两手抓”。

他认为,目前金融供给端存在如下问题: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有效供给数量不足;服务模式不完善,金融有效供给质量不高;业务渠道不健全,金融有效供给效率偏低。在直接融资领域,要立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导向。他说,要积极推进主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及股权众筹市场建设,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债券和期货等分层有序、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

“在间接融资领域,要着重抓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继续发挥银行的生力军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

董希淼认为,传统银行机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持续深化推进改革:

一是创新科技金融,有效促进创新经济发展。他认为,要积极设立从事为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或分(支)行,并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加快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建立健全以投贷联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银行、担保、租赁、保险、信托等机构的合作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化融资解决方案;商业银行可以与投资子公司或境外子公司协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或与PE/ VC等投资机构合作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二是发展互联网金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董希淼认为,传统银行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和工具,提高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能力。加快资产业务、负债产品、交易业务等金融创新;加快流程银行建设,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等开展全面再造,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恒丰银行已有可资借鉴的较为成熟的实践。2016年7月,恒丰银行顺利完成包括核心银行系统在内的130多个主要应用系统向金融云数据中心的迁移,实现了主要应用系统的云化升级。

三是把握绿色金融发展大势。他说:“商业银行应调整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逐步退出‘两高一剩’的传统行业及产能过剩产业领域,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建立绿色评价机制和信贷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市场,将节能环保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和核心指标,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注重绿色环保,引导金融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

四是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金融。董希淼说,有条件的银行可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跨境金融业务团队建设,与国内外同业和多边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由区域经营、国内经营向构建全球金融服务体系转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覆盖境内外、进出口、上下游、本外币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五是开展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三农”经济、小微企业和城镇低收入、贫困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恒丰银行目前已与创业者在线融资服务平台Tronker合作,推出了“创客卡”,打造出普惠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共同构建了“金融+互联网+N”的生态圈,旨在提高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便捷服务的能力,使金融创新达到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银行金融
现代金融征稿启事
江西银行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记忆银行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