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教育是件良心事儿

2016-12-28 05:55高柳旭
中国商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益培训教育

本刊记者 高柳旭

陈昊:教育是件良心事儿

本刊记者 高柳旭

优胜教育创始人、董事长 陈昊

优胜教育董事长陈昊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传平是中国著名数学家,师从华罗庚,母亲唐芳琼为中科院研究员。外界猜想,如果幼时的陈昊犯了错,父母一定是心平气和、通情达理地慢慢引导,然后和谐地解决问题。陈昊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和大众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知识分子与懂教育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几乎所有父母都根据成绩排名决定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即使是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家长,也不过单一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并不具备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在上学时,由于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哥哥,而且比较叛逆,没少挨知识分子父亲的巴掌。在教训孩子方面,知识分子和普通父母没有区别。”陈昊认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当时几代人的悲哀。陈昊父亲作为新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接受了系统性的西方教育,可在家庭教育方面却与常人无异。当时中国只重视学习西方科技,却对西方的教育方式毫不关心,这是一个重大失误。陈昊回忆,由于在父亲巴掌下“饱受摧残”,自己在小学时就暗暗告诫自己,以后有了孩子一定不打不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成长。早已为人父的陈昊笑着说:“我做到了。”

个性化教育造就综合性人才

基于幼年的遭遇,陈昊立志创新教育方法,让所有孩子都能遵循自己的个性,痛快提问,快乐学习。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缺失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更希望全国的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求知,在实践中乐学。谈到当初由于什么样的契机成立优胜教育集团时,陈昊回忆:“我上学的时候就观察到社会教育力量的缺失,那时候课外辅导就等同于大学生辅导,授课质量普遍比较低,师范院校输送到社会上的教育力量也十分有限。虽然各类辅导班已经很火,但普遍缺少优秀教师,优胜教育便顺势而起,应运而生。”

1999年,优胜教育个性化教育项目立项。随着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的实施,陈昊从事教育行业的信心更加坚定。从优胜教育创立至今,陈昊主持制订了包括专职教师制度、教学规范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在内的多个规范化行业标准,推动行业迈入品质竞争、品牌竞争的新阶段。目前,优胜教育成为K12领域教育企业的佼佼者,已经形成线上网校在线、离线兼容式教学和线下班课、一对一教学共存的立体教学模式。

从事教育行业这么多年,陈昊坦言:“今天的教育方式与我上学的时候并无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只要求掌握考试大纲的知识点,而知识的应用只在应试层面上,不是生活中的发明创造。对道德、素养层面则不兼顾;教育方法上,提倡题海战术,海量做题,追求标准答案。优胜教育除了基础应试培训课程以外,还注重文体教育,开发了多种课程。未来人才精英不仅是考试精英,而且还是集民主观念、科学意识、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素养修为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

教育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一个新兴产业,优胜教育培养着人才,却也面临着激烈的人才竞争。由于教育人才培训周期比较长,业内普遍存在高薪挖墙脚行为,以降低员工培训费用,优胜教育也曾深受其害。陈昊聊起一桩业内旧事:“新东方由于屡次高薪挖走优胜教育的优秀人才,我曾经两次致信俞敏洪。第一次致信后俞敏洪很快回信,在信中真诚道歉。但好景不长,挖墙脚行为再次发生,我的第二封谴责信发出后再没回音。面对优质人才向上市公司或行业佼佼者逐渐倾斜的现状,优胜教育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在薪资方面向新东方看齐,给员工提供高于行业平均值的福利待遇,完善员工业余生活配套设施和机制,并建立起员工培训与孵化系统——师资培训、教研与教学业务比赛、企业大学、管理培训生、精英班等,既防止了人才外流,又确保了优秀从业人员源源不断。”

优胜教育在行业内最早成立了专职教师队伍,创立了专职教师标准化管理体系。为了能够持续提供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做好专职教师的培训进阶,陈昊在教育行业开辟先河,集结多位海归博士建立了教育研究院。在优胜教育,每位一线授课教师都要通过月考,成绩合格才能继续上岗。否则,就要到专门为老师开设的培训部“回炉”。陈昊透露,优胜总部研究院大部分人都是中高考专家、资深教研员,在考核老师方面标准严苛。虽然教学老师大多来自知名中小学的一线,但是由于优胜总部教研院在出题时毫不手软,因此,偶尔还真的会有老师被“回炉”。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省去了很多“麻烦”,优胜教育每年培训如此多的学生,却少见因为师资问题而要求退费退学的。

公益活动彰显教育初心

在谈及在线教育的发展时,陈昊介绍:“互联网为教育整个行业提供了优势技术——直播技术、VR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简化了学习方式,并提高了学习效率。优胜教育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几乎都是未成年人,缺乏甚至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完全实行线上授课效果很差。未来教育将会是混合教育——网上预习+教师授课,这也是优胜教育目前的授课方式,既保证了学习质量,又锻炼了独立学习能力。”目前,优胜网校已经上线,与其他在线教育机构“免费体验+付费上课”不同,优胜网校的标志性意义在于率先实现全线免费学习。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教育时,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可是骨感的现实却是,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年人均公用教育经费仅为28元,年人均公用经费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甚至有些中小学校正常教学工作都难以运转,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困境。优胜网校率先实现小初同步课程全线免费学习,真正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揭开了民办教育机构运用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全国乃至全世界家庭和学子的新篇章。优质的教育资源正从一二线经济发达地区向师资良莠不齐的三四线城市过渡。优胜教育还将架设“云课堂”所需的软硬件支持体系,深入师资匮乏的偏远地区。陈昊说:“这是科技的魅力,让学习更高效,更便捷。我们将最大化应用互联网科技,实现公益教育,改变目前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让全国适龄学童享受到优质的师资,是我们的初衷。在未来,孩子受教育程度不应受到地域、阶层和环境的限制。”

优胜教育还将开展公益活动作为公司发展的内容之一。2010年至今,连续6年贫困地区的支教服务;2015年在全国发起1.2亿绿色助学补贴,同步开展百场大型感恩励志主题公益讲座;2015年圣诞节,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益’起过圣诞”暖冬公益行动,历时40天,走过100多个城市,覆盖全国800余所学校,有1000多名圣诞老人参与,派发数十万份圣诞礼品,资助十万余名贫困儿童;2016年,正值里约奥运会期间,联合民间“亿天使”公益组织,发起“奥运中国 优胜学问5公里”强身健体公益跑行动。这些仅仅是优胜教育公益事业的一部分。陈昊说:“教育行业比较特殊,不能仅仅以赚钱为目的。目前,一些上市的教育机构在财务方面的压力下,为实现盈利最大化,不断在教育模式、客户数量、费用标准、收费方式之间寻找利益最大化的临界点。这其实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很多孩子成了试验品,这也是优胜教育至今没有上市的主要原因。教育是一件良心事,优胜教育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做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培养了员工的公益心,在日常授课时也会饱含热情、积极主动地教育学生。”

最后,陈昊语重心长地说:“教育行业没有什么窍门,就是凭良心搞好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由员工决定的。人才与技术,是优胜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和竞争力。研究教育方法、拥抱大数据、开启教育公益大时代是优胜教育日后核心经营的三个主阵地,也是教育初心和情怀的外化体现。”

猜你喜欢
公益培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培训通知
公益
公益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公益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