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与策略

2016-12-28 18:08陈彬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0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海绵城市发展策略

陈彬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持续革新拓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亦不断加快,特别是经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针下达之后,涉及以往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开始得到合理程度地重视和克制,而当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方案即海绵城市,如今其已经被视为城市水和生态等综合性问题解决的核心理念。由此,笔者决定针对海绵城市定义和特征,以及后期建设发展策略,进行系统化论证解析。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规划建设 发展策略 城市生态

海绵城市这类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中发挥了较大的支持能效,相对来讲,我国沿用该类理念时间不是很长,为了切实协调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真正打造出海绵城市的形象,就必须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透过根本层面上将根深蒂固的城市病消除,至此快速推动城市向生态化和持续化道路等方向过渡扭转,最终完成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改革指标。

1 海绵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所谓海绵城市,顾名思义,要求今后改革建设后的城市要像海绵一样,灵活适应各类环境变化,包括自然灾害在内,保证在下雨过程中吸纳、存储、渗入和净化水资源,特殊状况下将储存的水资源释放并进行妥善化开发应用。整个吸-收的行为流程,便为今后城市内部良性水循环系统构建和运作,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吸水系统的污染物质加以自动化吸收,最终保持城市水土。

2 海绵城市的特征

2.1 关注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性

在城市开展地下水、自来水收集存储和排放过程中,不会单纯地凭借地下管道,相对应地是配合城市自然环境综合系统,完成各类水资源包括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吸收、存储任务,进一步令既有的城市洪涝隐患得以克制。

2.2 确保城市能够针对各类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加以弹性适应

海绵城市构建的理念,不单单倾重于城市内部水系统的恢复与维持,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维护工作亦非常重视,即强调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可靠性。

2.3 革新转换了传统的排水防涝模式

海绵城市主张将以往快排式等排水方法予以摒弃,并且将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针贯穿于城市排涝工程始终。另外,就是竭尽全力地令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保持不变,加快城市内部良性水循环系统的构建进程。

3 现代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具体策略

海绵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就是令城市既有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地维护,包括水系、绿地和湿地等较为敏感的生态区域,同时合理化修复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保证整体开发建设活动维持在最低限制之余,彰显出较为强劲的控制开发实效。至于海绵城市的规划发展策略将具体细化为渗、滞、蓄、净、用、排水等模式。

3.1 渗水策略

主张透过源头上完成雨水收集的任务,如透过建筑、道路、绿地、铺装等施工项目入手,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屋顶绿化和可渗透铺装等。其中前者结构将细化为栽培基层、过滤层、排水系统、防跟透屏层、绝缘层、防水层等,可以保证在吸收合理数量的雨水基础上,改善气候条件并且美化城市景观。而在进行城市路面等区域规划改建环节中,要求改良设计传统硬质铺装方案,如沿用渗透性良好的硬质铺装方式,在所属区域环境绿化理念指导作用下,针对雨水予以科学性地吸纳,规避地下水回灌问题重复滋生,令雨水经过合理程度地渗透和滞留之后,发挥出更为理想的减洪、水质净化和地下水涵养的功能特性。

3.2 滞水策略

其核心理念在于令雨水汇集的速度得到特定范围内地减缓,常见控制模式包括凹式绿地、植草生态沟等。首先,在竖向设计环节中,要尽量令绿地、公园等区域将低于地面,并沿用下沉式的建设手法,保证将雨水进行全方位地滞留,为后续雨水溢流和周边自然区域引流等目标逐层贯彻,奠定基础。其次,植草生态沟即在植被覆盖范围中的集排水渠,对于暴雨径流疏散工作有着极为高效的指导价值,可以将各类污染物祛除并改善水质问题。和以往地下管布置方式相互对比校验,植草沟建设和养护第工序流程所消耗的成本,整体上要优越一些,同时还可以将乡土植被加以协调维护,顺势营造出高等级层次的景致空间、提升该类区域生物的多元性,最终为愈来愈多的生物开放他们急需的栖息空间。之余该类草沟的结构将细化为植被、种植土、过滤层,渗排水管和砾石层。

3.3 蓄水策略

其主张全面性保护并修复城市内部既有的水系统,保证将城市自身一切实际状况考虑进去,快速构筑起完善样式的雨水收集、存储、调蓄设施体系,透过雨水时空分布灵活化调节等途径,保证雨水资源的科学性回收和重复性开发使用。

针对城市既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区域实施防护,随后制定实施健全样式且以城市内部河道整治、岸线保护等为主题的有关法规条例,令已然遭受冲击的水生态环境得到适当地修复,并且借助通淤截污、人工湿地构建、生态岸线等途径,加以逐层地调试。之后,借助地下空间或是蓄水池等模式,完成雨水调蓄设施的设置使命,保证针对雨水加以妥善化地存储和调节应用,进一步迎合现代我国城市雨水可持续开发应用的理念。

3.4 净水策略

所谓精神策略,即借助污水与河道治理、土壤和湿地净化等方式,进行雨水净化的工序流程。须知土壤渗滤净化和雨水收集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其间吸纳整合的雨水会透过穿孔管向净化池或是贮存的渗滤地排入,并且在其中顺利地完成渗滤净化任务,而其余雨水田则会因为地表流速过快或是土壤渗透达到饱和状态等状况,而难以借助土壤表层完成净化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额外配合地表的水生植物过滤手段加以处理,之后再向初级净化池排入。归结来讲,人工湿地在进行雨水净化管理环节中可以细化为两道工序,包括初级净化池和次级净化池,其中前者主要是针对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加以净化处理,而次级净化池则是将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或是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进行持续净化控制。经过上述工序流程处理的雨水,水质明显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施工人员完全可以考虑降其向下游排水池中加以排入,不然就是结合人工方式,如水泵等将二次净化的雨水吸纳到山地的贮水池之中,其间水泵还承担着一类重要使命,就是进行初级和次级净化池、次级净化池和清水池之间的循环净化控制。

3.5 用水策略

就是将收集过后的雨水进行重复性开发应用的过程,常见工程形式包括雨水花园或是水景观的建设。其中雨水花园的功能就是细致化地进行雨水收集、净化和应用,可以顺势细化为蓄水层、种植层、过滤层和排水层。这样,即便是遭受暴雨侵袭,也不会滋生出雨水管道超负荷的问题,一旦说水量超出预设流量时,便可以借助雨水管道将其就近地向周边河中予以排放。

3.6 排水策略

就是借助城市竖向设计、人工排水设施、天然排水模式等手段交叉沿用,完成雨水排放任务的过程。如今人们经常沿用自然排水方式,如常见的缝隙式线性排水系统等,其核心理念便是借助线性的缝隙衔接方式,衍生出一条隐性的缝隙排水线,该类排水线在地面铺装过程中的宽度将限定在20mm以内,同时还可依照排水量的大小进行其宽度调整。宏观角度上界定,缝隙式排水在保留妥善排水性能的基础上,其隐蔽性的设计模式更加不会对地面美观性造成限制。

就像是嘉兴海绵城市的构建,其主张针对居住区域和城市道路加以科学人性化的管制,透过绿地面积开垦和绿化建设项目增加等途径,令社会大众享受到海绵作用,并且每天都可以观赏到极富生态、人文魅力的景致。嘉兴海绵城市的构建,可以说是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中的标杆,如今已经得到全国各类城市的全面效仿。

4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的构建,是贯彻落实城市化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理念的必要路径,其令以往程式化建设发展中的诸多挑战困境得以消除。如今,不管城市规模大小,都需要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构建,一时间令我国创新型城镇建设进程得以有机加快,更在城市化发展期间贯彻了人本服务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姬秀玲.“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4(12):113-120.

[2]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33-151.

[3]崔维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J].现代园艺,2016(12):99-103.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海绵城市发展策略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