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12-28 23:07莘乃毓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效果

莘乃毓

【摘要】 目的 观察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 各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干预治疗, 常规组采取阿司匹林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痊愈20例、显著改善9例、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常规组痊愈15例、显著改善6例、无效1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8, 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的药物干预, 能够明显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后遗症的情况,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丹七软胶囊;阿司匹林;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21

本次研究针对脑血管病患者出现的后遗症病症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 希望通过使用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的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患者病症的干预和治疗, 记录临床治疗信息为后期研究比对提供依据, 观察临床治疗干预效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7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 其中男40例, 女30例, 患者年龄42~81岁, 平均年龄(49.21±10.64)岁, 患病时间2~50 d, 平均患病时间(11.85±12.74)d。患者的病症得到医疗卫生组织的专业诊断信息确认, 其病症符合本次研究需要, 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提供。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 各35例。实验组男19例、女16例, 患者年龄42~80岁, 平均年龄(49.86±10.21)岁, 患病时间2~49 d, 平均患病时间(12.16±11.74)d。常规组男21例、女14例, 患者年龄43~81岁, 平均年龄(48.56±11.01)岁, 患病时间2~50 d, 平均患病时间(11.54±12.08)d。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根据研究设计进行相关操作, 在临床干预的过程中进行两组患者的不同方式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的药物干预, 1次/d, 100 mg/次。实验组患者进行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的药物干预, 阿司匹林1次/d, 100 mg/次, 丹七软胶囊3次/d, 4颗/次进行中药干预。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30 d, 30 d为1个疗程。实验组患者采取的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的方式需要进行药物的间隔时间控制, 确保患者服食药物的安全性。

1. 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我国中医药治疗准则中规定的相关内容, 以及我国开展的脑血管疾病治疗学术会议进行细致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和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缺损的评价[1], 从实际的临床治疗工作过程中进行患者病症的观察,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100%;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89%;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49%;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9%。无变化和恶化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改善)/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痊愈20例、显著改善9例、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常规组痊愈15例、显著改善6例、无效1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8, P<0.05)。

3 讨论

丹七软胶囊中含有丹参素、丹参酮、三七皂苷等, 可以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 改善神经功能, 改善血液流变学,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活血化瘀,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通脉的干预方式打开患者堵塞的血管或者是淤血的病症位置[2-8]。结合阿司匹林主要是为了配合丹七软胶囊进行患者病症干预,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区分患者脑血管疾病的种类, 确保使用阿司匹林药物的危险性得到准确的认知[9-12]。

本文选取7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 各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干预治疗, 常规组采取阿司匹林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 实验组痊愈20例、显著改善9例、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常规组痊愈15例、显著改善6例、无效1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8, P<0.05)。说明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干预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疗效显著。

总之, 通过使用丹七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的药物干预, 能够明显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后遗症的情况,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淑胜, 方勇, 高素丽.丹七软胶囊防治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2):94-97.

[2] 董宏然, 程琪庆, 段丽颖, 等.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研究及组分鉴别.中成药, 2016, 38(1):117-122.

[3] 孙艳凤, 黄丙良.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5):135-137.

[4] 张中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临床研究.天津中医药, 2010, 27(4):348-350.

[5] 杜圆圆. BCL-2家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抗凋亡作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5):219-222.

[6] 毛海军. 丹七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河北中医, 2016, 38(7):1070-1074.

[7] 徐敏, 冯仰柏. 蚓激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首都医药, 2010, 17(4):39-40.

[8] 代容. 丹灯通脑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10):13.

[9] 陈超.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5):89-90.

[10] 高娇娇, 李永秋. 阿托伐他汀或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0):50-51.

[11] 杨发浩.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26):36.

[12] 王婧, 何志义.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9):21-22.

[收稿日期:2016-10-13]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临床效果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使用阿司匹林的8大注意事项,不可不知!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