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上唇长度、口角宽度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

2016-12-29 00:59王继逍王晓慧杨慧琪王晓雯石运芝
关键词:上唇口角宽度

王继逍 王晓慧 杨慧琪 王 晴 王 朔 王晓雯 石运芝

(泰山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山东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上唇长度、口角宽度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

王继逍 王晓慧 杨慧琪 王 晴 王 朔 王晓雯 石运芝

(泰山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人群上唇长度、口角宽度的性别特征与增龄性变化,为修复、正畸的治疗与评估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筛选山东地区志愿者852名,据年龄分3组,组1:18~36岁,组2:37~55岁,组3:56~74岁,各组内男女均为142名。使用数码相机拍摄颌面正位片,定点测量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间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内男女口角宽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内男女上唇长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唇长度、口角宽度与年龄为正相关关系,其平均值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结论 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均随年龄递增而增长、增宽,且相同年龄段内具有性别差异。

上唇长度;口角宽度;年龄;性别

上唇长度、口角宽度作为重要的颌面部解剖标志,不仅在口腔修复、正畸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可作为评价微笑唇齿关系与面部静态美观的重要依据。如在许多全口牙列缺失的患者中,对义齿的修复要求不仅是良好的固位性与较强的咀嚼能力,还更关注面型的修复[1],因此,对于治疗的结果与评价,我们更应该跳到整体角度去考量。本研究拟对山东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上唇长度、口角宽度进行精确测量,经统计学处理,作相关初步分析,探讨口唇部形态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口腔正畸、修复、正颌外科的临床动态检查、诊断以及预测评价治疗效果提供新的基础性的定量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标准

1.1.1 样本 于2015年暑假期间,由统一培训的山东本地区口腔专业大四学生对本地各年龄阶段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筛选出827名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组。组一为18~36岁,包括男性141名,女性141名;组二为37~55岁,包括男性121名,女性138名;组三为56~74岁,包括男性144名,女性142名。

1.1.2 标准 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无先天性颜面畸形、外伤及美容治疗史;颌面部正侧位貌外形正常;上下牙列完整,牙弓发育完全,无深覆牙合、深覆盖;磨牙中性牙合,牙合平面曲线正常。

1.2 研究方法

1.2.1 体位要求 受检者取端坐位,双眼平视正前方,眶耳平面与地平面相平行,口唇部放松达自然头位。

1.2.2 影像记录与测量 受检者端坐于相机前1.5 m处,其后背景置为亚白色,调整受检者头颈部肌肉,使口唇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受检者手持刻度尺(精确度:1 mm)平放于颏部,刻度尺用于后期数据处理的比例标准;调整相机镜头使其中心对准受检者口唇部,于自然光照下,连续拍摄3张口唇部形态照片。将照片转录至电脑中,并筛选出最自然的照片按分组要求编号储存,用于测量。将选定的照片导入PhotoShop CS5.0软件,利用标尺工具进行定点测量,按比例计算出精准数据(所有数据均测算3次,取平均值,并进行重复性检验)。

1.2.3 定点与测量项目

①上唇长度:鼻下点(鼻中隔与上唇皮肤接触点)到上唇下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②口角宽度:两侧口角之间的距离。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经正态分析及方差齐性检验后对不同年龄组间测量数据进行组间方差分析,同一年龄组内不同性别间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分析上唇长度、口角宽度与年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别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同一测量项目组间测量结果

2.1.1 测量指标为上唇长度时,对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一、组二、组三间上唇长度值具有统计学意义(F=286.146,P<0.01);进一步采用LSD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组一与组三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6) “压紧”轴承所受轴向力等于除本身内部轴向力以外的其他所有轴向负荷的代数和(即另一个轴承的内部轴向力与外负荷的代数和);

表1 各年龄段面部软组织特征测量结果;mm)

表2 各年龄段间两两比较结果

注:(*P<0.05)

2.1.2 测量指标为口角宽度时,对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一、组二、组三间口角宽度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03.386,P<0.001);进一步采用LSD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组一与组二、组一与组三及组二与组三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2.2 同一测量项目组内测量结果

2.3 相关性分析结果

2.3.1 年龄与上唇长度、口角宽度间的相关关系 由表1可知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的平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据表4,年龄与上唇长度间相关系数r=0.553(P<0.05)为正相关,但无显著性;年龄与口角宽度间相关系数r=0.551(P<0.05)为正相关,但无显著性。据表5,男性中上唇长度与年龄间相关系数r=0.544(P<0.05),口角宽度与年龄间相关系数r=0.538(P<0.05);女性中上唇长度与年龄间相关系数r=0.568(P<0.05),口角宽度与年龄间相关系数r=0.600(P<0.05)。

2.3.2 口角宽度与上唇长度间的相关关系 据表4,口角宽度与上唇长度间相关系数r=0.393(P<0.05)为正相关,但无显著性。据表5,男性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间相关系数r=0.138(P<0.05)为正相关性,但线性关系较弱;女性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间相关系数r=0.604(P<0.05)为正相关,但无显著性。

测量指标组别女男tP上唇长度G1G2G319.03±2.3121.56±1.1421.99±0.9819.59±1.9522.22±1.4122.27±0.94-2.22-4.32-2.500.027*0.000*0.013*口角宽度G1G2G346.82±0.9848.46±1.4449.13±1.1347.85±1.1149.24±1.2649.91±1.49-8.31-4.97-5.000.000*0.000*0.000*

注:(*P<0.05)

表4 相关测量项目相关性分析

表5 不同性别间相关测量项目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上唇长度、口角宽度作为口腔颌面部重要的解剖标识,很大程度上反应了面部整体的形态特征,对面部平衡性与协调性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Morris等[2]提出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错牙合的治疗目的之一即是达到软组织平衡,增进面部美观,使牙颌面正常发育。另外,它们的动态变化值也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客观评价指标,在临床治疗中,客观、准确和标准地评价口唇部形态是面部畸形及整形美容治疗的基础[3]。通过对山东各地区不同年龄阶段852名志愿者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与统计,对上唇长度、口角宽度的变化规律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唇的形态和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对不同年龄组间分析比较,各组间上唇长度值与口角宽度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上唇长度值与口角宽度值均出现递增性变化,各年龄组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男性平均值均大于女性,提示上唇长度与口角宽度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上唇长度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随年龄增长,肌肉萎缩,肌肉活性和功能减弱,肌肉提升上唇的能力减弱[4],而口角宽度的变化也可能与增龄性口周肌群张力下降,软组织弹性下降有关[5]。这种增龄性的变化必然造成不同年龄阶段人群面部特征、治疗方案及美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且各年龄阶段的增长程度并不均匀,提示对于不同年龄段中需正畸及修复等的人群,应结合患者年龄情况及口周软组织情况,正确恢复患者形态,用有区别的方式方法治疗评价病人。

3.2 性别特征对上唇长度、口角宽度的影响

对各年龄组内不同性别进行分析,不同性别间上唇长度值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第二年龄段中男女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间口角宽度值存在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中男性上唇长度值与口角宽度值均大于女性。周芳等[6]认为女性由于皮肤特性等原因,比男性更早出现衰老面容,导致了老年人微笑时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故本研究中性别间差异也可能是男女不同皮肤特征引起。另外,上唇长度值与口角宽度值与新疆等[7]地区有略微差异,但并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

3.3 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852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分析,各项间均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无显著性。而牛泽江等[8]指出年龄与上唇长度、口角宽度间均为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结果的不同可能是所取年龄范围、样本及地区差异所造成的。

3.4 上唇长度、口角宽度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通过研究数据可知,18~36岁人群上唇长度值为19.31±2.11,口角宽度值为47.34±1.16,37~55岁人群上唇长度值为21.89±1.32,口角宽度值为48.84±1.41,56~74岁人群上唇长度值为22.31±0.97,口角宽度值为49.52±1.38。周洪等[9]认为要正确地评价正畸治疗前后唇形态的变化,首先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Gomes等[10]通过对81名巴西人标准数码照进行面部及口腔测量,在鼻翼宽度与上前牙宽度间建立了稳定数学模型。故依据这一变化数据也可探索建立山东本地区口周数据的增龄模式,但限于条件,本研究只对上唇长度、口角宽度作了统计分析,对于其他数据如上唇厚度等还应作拓展分析,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正确的评价唇形态在正畸及修复等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对临床医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鼻唇部的形态特点对唇裂患者,尤其是双侧唇裂患者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1]。对山东地区人群上唇长度、口角宽度指标的量化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但面部软组织的特征存在地区、种族差异,性别、体型亦为其影响因素[1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环境、自身情况等状态。

[1] 王玲,杨芳.面型比例分析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512-3513.

[2]MorrisDO,IllingHM,LeeRT.AprospectiveevaluationofBass,BionatorandTwinBlockappliances.PartⅡ——thesofttissues[J].EurJOrthod, 1998,20(6):663-684.

[3] 高兴.大陆汉族青年口唇形态及相关指标的测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8.

[4] 齐维婷,刘春艳,王雯,等.正常牙合人群口周软组织增龄性变化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5):470-474.

[5]PeckS.PeckL.KatajaM.Thegingivalsimileline[J].Angleorthod. 1992.62:91-100.

[6] 周芳,朱勇,李子夏,等.汉族老年人微笑特征的增龄性变化[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7):59-60.

[7] 顾立峰,许一起.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面部微笑美学的动态特征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0):1074-1077.

[8] 牛泽江,许银乐,刘志良,等.1000例正常人年龄、身高与上唇长度、上前牙长度的相关和回归研究[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5,1:29-33.

[9] 周洪,叶湘玉.正畸治疗中口唇形态变化的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00,9(2):89-90.

[10]GomesVL,GoncalvesLC,doPradoCJ,etal.Correlationbetweenfacialmeasurementsandthemesiodistalwidthofthemaxillaryanteriorteeth[J].JEsthetRestorDent, 2006,18(4):196-205.

[11] 夏春鹏,李克义,郭宁,等.鲁西地区学龄前儿童口唇形态学的测量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5):514-517.

[12] 范晓枫, 杨壮群, 文抑西. 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J].中国美容医学, 2004, 13(4):500-502.

Correlative research on change regulations of different age stages in Shandong

WANG Ji-xiao WANG Xiao-hui YANG Hui-qi WANG Qing WANG Shuo WANG Xiao-wen SHI Yun-zhi

(School of dentistry and oral health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taian 271016,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gender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with aging of the length of upper lips and the width of angulus oris in Shandong to provide effective basis for treating and prognosis of prosthodontics and orthodontics. Methods:852 subjec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from Shandong were selected randomly.They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ages(18~36 years old,37~55 years old,56~74 years old) and the number of male and female in each group was 142 .These subjects, face were recorded and the images were measured in order to analysis among the groups.Results:The length of upper lips and the width of angulous ori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groups(P<0.01);the width of angulous ori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in the same group(P<0.01);the length of upper lips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among the groups(P<0.05);the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between age and all measurement items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increased with age.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measurement items and ag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the length of upper lips and the width of angulous oris increased with age and there were gender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age.

the length of upper lips;the width of angulous oris;age;sex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B1503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0439134)。

王继逍,男,本科,山东聊城人,泰山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在读本科。通讯作者:王晓慧,女,硕士,山东泰安人,现任泰山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助教。

R780.1

A

1004-7115(2016)12-1323-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6.12.002

2016-10-19)

猜你喜欢
上唇口角宽度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上唇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改良旋转鼻唇沟皮瓣用于上唇缺损的亚单位修复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