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乡土美术教材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2016-12-29 10:15孙国荣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孙国荣

【摘 要】新的时代在教育教学中有新的要求,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结合美术新课标的精神,利用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乡土美术这一优势,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探索自然、了解人文历史中了解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为此我们要重视并加大力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实践于教学中。

【关键词】乡土美术;鲁土司衙门;土司文化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是美术课程应该关注人文性,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重要强调的。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结合美术新课标的精神,利用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乡土美术这一优势,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探索自然、了解人文历史中了解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因此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为此我关注并研究了本地连城镇的鲁土司衙门建筑艺术特色,由此了解到土司文化不仅是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它更是更大范畴的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小的缩影。

而我们北方的民间剪纸更是家喻户晓学生熟悉的美术形式,剪纸中的吉祥图案它所映射的传统文化哲学观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和学习的。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儒、佛、道为主框架的稳定模式,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素质、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儒释道三者的融合,再加上神话传说,极大地丰富了吉祥图案的内涵与题材也影响丰富了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与内涵。

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

这在民间传统美术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同样有突出的表露。

因此开发乡土教材,让学生在美术课上了解当地的建筑艺术特色以及民间艺术,不仅让学生从建筑审美的角度认识建筑艺术,民间美术的内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更近一步的了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更为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

可见开发乡土教材利用乡土美术资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乡土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如组织学生游览连城固镇,欣赏家乡的鲁土司衙门建筑艺术,了解鲁土司的历史,认识衙门建筑不仅是土司权力的象征,更是甘青地区汉藏回蒙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见证,也是河湟文化的一个缩影。至于我们北方剪纸中的吉祥图案表现手法则有:吉祥文字的直接应用 如“福”、“禄”、“寿”、“喜”图案; 汉语言谐音的运用如:喜上眉梢(喜鹊梅花)年年有余(莲花鲤鱼)等等; 对动物生态属性的借助如狗为忠,羊是孝,鹿作仁,马为义。这样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

这些以吉祥为主题的剪纸图案,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密不可分的方式,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并在艺术设计的美学领域中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应当爱惜、保存,进而发扬光大。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饱满源头,不论长幼老少,不论各行各业,都可从中得到丰沛的智慧来源,启发我们去热爱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也引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和认同。了解家乡的建筑特色与文化背景,了解民间美术的表达方式懂得珍惜与尊重传统的地方文化,发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于建筑艺术民间美术的影响,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独立创造的精神。

其次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文物,民间美术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浓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珍惜和保护文物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例如让学生游览鲁土司了解其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魄,有“小故宫”之称的,建筑规模布局,可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有好多建筑及精美的壁画雕塑都已经不存在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与遗憾,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民间美术也在逐渐消失遗忘,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反思,知道历史文化遗产失去了就不可能再生,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学生参观鲁土司名胜古迹以及收集民间剪纸其他民间美术等,通过观察、感受、欣赏这些乡土美术资源,听取有关历史、传说、故事,利用摄影摄像、写生收集创作题材,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将建筑装饰艺术,民间美术摄成录像、拍摄成照片或者将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教学。运用音乐、幻灯、摄影仪、录像等多媒体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迈入艺术的殿堂。

第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游览后,在校园内举办“风景写生展”、“乡土美术资料展”等活动,让他们有一种参与保护、建设乡土美术文化的意识。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另外开发乡土教材能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创新型教师。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仅仅利用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教学的教书匠,而是要成长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成果、研究自身学识优势与劣势的研究者、探索者,成为帮助学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的能力”。在这一前提下,只有培养一大批“探索型”、“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让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开发当地资源,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课程,使课程呈现开放性、包容性与扩展性。深入寻求美术教育与人文活动、地方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有计划地实施教学,而且可以达到培养一批研究型和实践型教师群体的目的,直接为当前的美术课程改革服务。

因此忽视乡土美术教学,就不可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也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要重视并加大力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实践于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新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

[3]《永登历史与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