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的思考

2016-12-30 16:31王宇轩
对外经贸 2016年2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自由贸易区东北地区

王 毅 王宇轩

(1.绥芬河市委组织部专家局,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关于建设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的思考

王毅1王宇轩2

(1.绥芬河市委组织部专家局,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摘要: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拥有完整的铁路、公路、海运和通讯网络,现具有哈尔滨、大庆、大连、沈阳、长春五大经济区,根据弗里德曼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目前阶段建立统一大市场,消除市场壁垒,已经进入最佳时代节点。基于阐述建设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提出筹建相关组织机构,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运输通道网络建设;注重改革引领和创新驱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哈尔滨新区;四省联动

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东北地区<黑吉辽内>第2个国家级新区、中国第16个国家级新区),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旨在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形成更高水平开放格局,也为未来建设中俄黑龙江自由贸易区、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一体化发展奠定了重要承载基础。中国所处的大国战略和周边战略新阶段的特征,要求2016年新一轮东北振兴必须站在大国开放视角,按照自由贸易区要求,形成东北地区沿海、沿边、沿江与内陆,以及周边国家互动开放、互联互通、协同创新的全方位振兴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进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一体化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一、建设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东北三省一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哈尔滨新区作为黑龙江省首位城市核心枢纽节点,是东北三省一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最佳载体。哈欧班列成为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最具商业价值亚欧铁路运营线,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具体部署。哈欧班列的先段集货覆盖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华北、华东以及日本和韩国主要城市;欧洲段集货包括波兰、捷克、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在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提供“门对门”服务,相比于海运,其送达时间短、货物安全性高;相比于空运,其成本合理,产销各方可实现“按需排产”和“零库存”,降低了供需双方的生产和运营成本;运送时间控制精度更高,运输节拍实现以小时计算;对货物安全做到全程监控、数据化管理,其快速高效低成本是目前国内多条亚欧铁路运营线路中最具商业价值的线路。

(二)有利于东北三省一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市场深度融合、区域要素有序流动

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路带横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俄罗斯、欧洲,与国内东南沿海各港口城市相连,辐射范围广。目前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重点产业园区,与全球1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已经实现了跨省区、跨地域、跨行业的区域交通一体化,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在资本、技术等方面已具备走出去的实力。

(三)有利于东北三省一区优化运输方式和协调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综合运输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通过完善东北三省一区自由贸易区际交通网络,使跨省区、跨地域、跨行业的运输方式有效衔接高效运行,提升东北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与发育,为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基础保障。

(四)有利于东北地区深化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

黑龙江省同俄罗斯5个州区接壤,边境线长3045公里,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是中国对俄合作第一大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国家贸易的重要通道省份。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呈东西走向,起自黄渤海、东南亚沿海或俄罗斯远东港口,经大(连)哈(尔滨)佳(木斯)同(江)、绥满、哈黑、沿边铁路四条干线通达边境口岸,与俄罗斯横跨欧亚的西伯利亚、贝阿铁路相连,向西抵达欧洲,对外辐射俄罗斯、欧洲、东北亚国家、澳大利亚,重点是俄罗斯及欧盟;对内辐射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重点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省会哈尔滨为核心,可辐射带动黑河、绥芬河、抚远、同江等重点口岸城市,形成四点一线系统化的新格局,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开放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依托哈尔滨新区,构建现代综合运输走廊,将有助于消除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对外投资壁垒,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链的合理布局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中俄两国带来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利益,打破美国、日本等国边缘化俄罗斯、中国的目的。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的建立,可有效推动国家对东北亚地区开放战略具体化,促进边境地区乃至全国对俄进一步扩大开放,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核心区域。

二、建设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的可行性分析

(一)区位条件优越

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缘相亲,位于东北亚核心区域,濒临太平洋,与俄罗斯、蒙古、韩国、朝鲜、日本等国接壤,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国家一级经济单元,其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基础设施完善

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拥有完整的铁路、公路、海运、通讯网络,现具有哈尔滨、大庆、大连、沈阳、长春五大经济区,根据弗里德曼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目前阶段建立统一大市场,消除市场壁垒,已经进入最佳时代节点,这需要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对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行政区化进行调整,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三)合作意识超前

虽然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存在内部竞争,但是各省已经意识到区域合作比区域竞争更重要,只有通过对各城市之间合理分工,明确定位,共同开发市场,优化产业布局,才能发挥东北地区整体竞争优势。2015年12月11日,东北四省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联合签署了《东北四省(区)使用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目录合作备忘录》,并对外发布《东北四省(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目录(2016版)》(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根据国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的规定,对各省(区)企业信用信息项进行了统一规范。自2016年1月1日起,东北四省区主管部门将在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中使用统一目录,银行限制失信企业贷款,四省共享企业信用信息。

(四)资源配置效率较高

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各省区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通过以资产为纽带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横跨四省的产业链条,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实现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减少重复建设,避免资源资金双重浪费,变分割优势为整体优势。

三、建设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的政策建议

(一)筹建相关组织机构,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建立由四省区政府主要领导共同负责的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组织框架机制;二是以哈尔滨新区为核心,成立东北三省一区跨区域的东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东北矿产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省参股、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机制;三是设立东北地区跨省经济合作区专门研究小组,开展相关研究论证及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中要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的衔接,注重港口、机场、物流园区不同运输方式的规划衔接,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发展。

(二)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跨部门协调机制

通过提升东北三省一区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交流,实现行政监管互认,建立路网运行状态信息公开机制以及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口岸跨部门、跨区域的大通关协作机制。

(三)加强运输通道网络建设

建设互联互通的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形成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基础设施之间的体系连接,发展多式联运与规范对接。

(四)注重改革引领和创新驱动

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际联盟(黑吉辽内)将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探索完善哈尔滨新区建设机制,健全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机制,发展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等先进组织形式,使各式运输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佟宝全,陈才.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区域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

[2]索伶俐.对俄经贸合作对黑龙江发展贡献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4(1).

[3]黑龙江谋划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N].上海证券报,2014-04-15.

(责任编辑:董博雯)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2-0062-02

[作者简介]王毅(1975-),女,汉族,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对俄边境口岸城市宏观战略规划、中俄经贸合作等;王宇轩(1994-),男,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公共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自由贸易区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用课程标准审视教材、思考教学——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为例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