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军训军事课特点研究

2017-01-01 08:36娄桂庭于喜斌
国防 2017年8期
关键词:军训国防军事

娄桂庭 于喜斌

学生军训军事课特点研究

娄桂庭 于喜斌

学生军训军事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特定教学要求,深刻理解其特定内涵,对探索创新军事课教学模式、促进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军事课的课程属性、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军事课的特殊性作了深入研究和比较全面的解析。

国防教育 学生军训 军事课教学

学生军训军事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地方高校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军事课教学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殊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特定教学要求,深刻理解其特定内涵,对探索创新军事课教学模式、促进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军事课课程属性特点

军事课课程属性兼有政治性和军事性。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军事课为国防服务说明军事课首先就是一项政治任务。军事课是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培养造就国防后备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文件的规定集中体现了军事课课程的政治性。军事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就在于它的“军味”很浓,军事性的特点明显。军事课的课目、内容来自于军队的教育训练,与军队教育训练任务相衔接。军事课的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管理方式处处体现着军事化特征,贯穿着爱军习武的国防精神。军事课的目的是服务、服从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满足国防后备人才产生的基本要求。

军事课课程属性兼有强制性和义务性。新时期学生军训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以《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为基础的法规体系,这些法规体系对军事课的组织领导、教学实施和相关保障都有强制性规定,是开展军事课教学的法理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事课课程具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同时,学生军训也是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一种体现,具有一定的义务性。《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接受军事课教育具有来自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思想道德上的约束。这种无偿的、不计报酬的参与和付出正是义务性的具体表现。

军事课课程属性兼有教育性和社会性。军事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旨在通过系统的、正规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达到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目的,其内涵和外延集普通教育、国防教育、军事教育、素质教育模式之优长。因此,军事课课程具有明显的教育属性。军事课的组织实施涉及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和部队,涉及众多社会领域,且受军事战略、国防政策和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制约,同时它又对国防建设、社会发展起作用,这说明军事课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二、军事课教学任务特点

一方面,军事课教学任务兼有宏观性和个体性。军事课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满足国防建设需求,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具有很强的宏观性。军事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两种本领,即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两种意识,即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加强两种自律养成,即组织性、纪律性;弘扬三种精神,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三种作风,即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作风;树立三种观念,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说,这样一门课程既是一种教学活动,又是个体养成的必要过程,具有较强的个体性。

另一方面,军事课教学任务兼有基础性和应用性。军事课教学应着重关注打牢学生技(战)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与民族精神,使学生具备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相应素质,包括坚定的思想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强壮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显然,军事课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军事课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素质要求,还应关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国防的需求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熟练掌握并利用专业知识为国防建设服务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专业知识丰厚、军事知识宽泛、认知水平超前、实践能力优秀的国防后备人才。

三、军事课教学内容特点

一方面,军事课教学内容兼有系统性和专业性。法规要求,军事课要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军事课与其他相关课程构成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整个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课内容由国防常识、军事知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四大部分组成,采取专题教学的形式实施。这些内容本身构成了完整的又是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必须经过系统的教学过程才能完成。军事课内容尽管与其他学科、其他课程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本身又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从学科分类看,军事课是从属于军事学学科体系的一门课程。军事课姓“军”,军事课内容无一不打上“军事”的烙印,具有极强的军事专业性。

另一方面,军事课教学内容兼有知识性和思想性。军事课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不断积累、视野不断开拓、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好教学内容“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点”,是指军事常识、基本概念、生疏词句和关键数据等;所谓“线”,是指专题教学中起支撑作用的理论观点和思想脉络;所谓“面”,是指整个军事课内容架构体系。教学过程的任务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启发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把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军事课教学又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性教育,具有明显的育人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立场、观点和个性特征,影响学生参与军事课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因此,要求教师始终把握好思想教育这个前提,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传授军事知识。军事课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而开设的,而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首先应该是政治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牵引,以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指导,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成为知识型的人才,而且成为思想型的人才。

四、军事课教学方法特点

军事课教学方法应兼顾逻辑性和趣味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源于知识的逻辑关联和积累。因此,军事教师在教学当中,无论是设疑、解疑,阐述、举例,还是归纳、引申,都应遵循知识构成的逻辑性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逻辑性规律。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兴趣点,通过生动、富有情趣的讲授,有意识地把知识点链接到学生感兴趣、愿意听的话题。派遣军官担任军事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军事、熟悉部队的优长,在授课过程中多穿插介绍一些常识性的军事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军事课教学方法应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军事教师在授课当中,应处理好权威观点和个人认识的关系。军事课面向的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军事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还应当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规范精准,特别是涉及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国防政策等方面的敏感问题时,必须使用公开发布的或权威机构认定的理论观点,防止出现误导现象。同时,教学中也应采取一些灵活方法,鼓励教师和学生秉持开放教学理念,打破思想壁垒,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独立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对国防建设和学习生活中一些现实问题做出独立分析判断,提升军事课教学的综合效益。

军事课教学方法应兼顾灌输性和启发性。由于军事课教学内容博大精深,知识浩繁庞杂,教学对象个体差异较大,规定的教学课时有限,要想让全部学生达到最低标准的教学目标,进行灌输性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当然,军事课教学中也要注重启发性教学,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对于必须讲解的内容应该精讲,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内容要进行深入剖析;对于一般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学了解掌握;对于相关知识可采取讲座形式,即结合教学进程开设相应的专题讲座,以弥补教学内容多而课时不够的矛盾;对于教学难点问题可组织课堂研讨,达到师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1]学生军事训练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2]学校国防教育文献汇编[M].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

[3]王学军.高校学生素质养成研究[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E25

A

1002-4484(2017)08-0073-03

作者:娄桂庭,北部战区大连综合训练基地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参谋,中校;于喜斌,北部战区大连综合训练基地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上校

孙永钰)

猜你喜欢
军训国防军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训这件事
“妈,我军训完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军训的人也太惨了吧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