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白鹿原头信马行

2017-01-05 12:12李希翎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灞河青玉案茅盾文学奖

李希翎

“2016年4月29日,一颗为文学跃动了74年的心脏在黄土高原上安息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一部《白鹿原》,写出了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历史,让我们看到一个宗族背后民族的起落兴衰。完成《白鹿原》后,陈忠实曾填过一首《青玉案·滋水》,其中写道:“倒着走便倒着走,独开水道也风流。自古青山遮不住。过了灞桥,昂然掉头,东去一拂袖。”小说中的滋水,就是现实中的灞河。陈忠实把一切都投进了《白鹿原》之中,而今,斯人已逝,但那个站在白鹿原上远眺的孤独倔强的背影,似乎从不曾离我们远去。

(编 者)

作家档案

陈忠实,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短篇小说集《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1997年,《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自出版以来,一直长销不衰,并被改编成秦腔、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广泛流传。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正是通过描写陕西关中地区白、鹿两家祖孙三代的纷争,向人们展示了当地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将其苦难和斗争写了出来,并囊括了从清末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历史变迁、政治运动等,无愧于一部让人能时刻保持心灵警醒的家族史、关中风俗史,更是一部视野广阔雄浑的民族命运史诗。

“我的脚下是祖宗们反复踩踏过的土地。我现在又站在这方小小的留着许多代人脚印的小院里。”为人宽厚质朴、生活简单随意的陈忠实,大半生都是在老家这一片土地上度过的,他以艺术的方式、精神的形式,实现了生命价值的不朽。

猜你喜欢
灞河青玉案茅盾文学奖
灞河
青玉案·元夕
浐河和灞河西安段水样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
灞河
——美丽的家园
滻灞河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创作观念
锦诗:青玉案·元夕
茅盾文学奖评委高海涛盛赞《岭南创作文丛》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主旨新解
5部作品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