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彩超检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

2017-01-07 07:47雷春霞
关键词:内径内皮多普勒

雷春霞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院功能科,甘肃 张掖 734000)

应用彩超检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

雷春霞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院功能科,甘肃 张掖 734000)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7例为观察组,并在同年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46例为对照组。对高血压组应用彩超检测,观察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结束后,高血压组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为(3.67±0.23),低于对照组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4.8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扩张值为(9.86±1.42),显著低于对照组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扩张值(12.95±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彩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能有效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并对高血压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彩超检测;高血压;内皮功能;临床意义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逐步完善,但关于血压的控制和疾病的延缓等方面的研究,依然是医学界学者积极探索的课题[1]。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得到很大的反响,其通过对肱动脉内径变化进行观察,能准确地检测动脉内皮功能,因而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本文将探讨彩超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39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1.4±4.2)岁。全部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均符合由国际高血压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提出的诊断标准。同年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59.2±4.3)岁,排除患有肝、肾、内分泌、心脑肾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肥胖等疾病的患者。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仪器采用日立EUB-7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线阵探头,调整探头频率为7~12.0 MHz,并对被检测者的心电图进行同步记录。患者身体平卧,略微后仰,右上肢向外摆15°~20°,裸露受检部位,予以10 min的放松时间,然后开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首先,扫查右臂肘关节以上的肱动脉,顺着纵切面,选择右上臂肘上2 cm处的肱动脉部位放置探头,将前后壁血管内膜清晰显示出来,并于血管中央放置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注意声束与血管交角不超过60°[3]。血管舒张末期,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测量。反应性充血试验方法:前臂绑缚血压计带,对血压计充气,加压读数到250 mmHg,保持状态4~6 min,然后迅速放松血压带,提高血压量,反应性充血完成[4]。放松后10 s内,对血流速度进行测量,并在60~90 s内对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进行记录。结束反应性充血试验后,先休息10~15 min,待肱动脉内径恢复到基础值后,含0.3 mg的硝酸甘油,持续5 min后,记录有关信息。根据反应性充血前肱动脉内径,计算充血后所造成的肱动脉内径百分比的变化。同时计算硝酸甘油引起的肱动脉内径百分比的变化[5]。前者代表内皮依赖性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后者代表非内皮依赖性肱动脉内径血管舒张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检测结束后,高血压组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百分率、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比较(±s)

注:D0为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l为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EDD为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百分率,EID为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

测定指标 高血压组 对照组 P D0(mm) 3.67±0.23 4.81±0.43 <0.05 D1(mm) 9.86±1.42 12.95±1.78 <0.05 EDD(%) 9.18±1.23 13.98±1.58 <0.05 EID(%) 21.07±3.01 19.85±3.43 <0.05

3 讨 论

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根据相关学者表明,血管内皮功能与高血压间存在很深的联系[6]。血管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提高氧化张力,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过多氧化,从而生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以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使其生成速度下降,并增加氧自由基,从而降低血管扩张力[7]。此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会释放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使血管发生强烈收缩,进一步降低动脉扩张能力,最后促使高血压恶化[8]。在本研究结果中,彩超检测的使用是在无创基础上,准确、安全的检测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控制血压、预防病情反复、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彩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能有效地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并对高血压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 王凌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2,21:170+172.

[2] 孙 兵,邓昭美,张 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644-3645.

[3] 易俊秀,华 兴,李 锐,郭燕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06:426-427.

[4] 吕 超,方向宇,汪炜健.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全麻期间动脉内皮功能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04:618-620.

[5] 夏玉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3,34:4181-4183.

[6] 茅义秋.应用高频彩超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1,06:381-383.

[7] 叶春媚,周小英,相广财.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J].西部医学,2016,04:552-555.

[8] 杨 靖,夏 阳,杨小英.高频超声评价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临床研究[J].内科,2012,04:333-33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544.1

B

ISSN.2095-6681.2016.22.028.02

猜你喜欢
内径内皮多普勒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