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2017-01-07 07:47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组间

韩 鑫

(临朐县蒋峪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613)

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韩 鑫

(临朐县蒋峪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613)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与对照组的正常相比,组间指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对于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应的治疗预后情况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急性脑血管;心肌酶谱;临床意义;价值

急性脑血管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循环障碍疾病,具有发病较急、致残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准确地诊断与及时地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1]。鉴此情况,为了分析研究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6例进行了临床试验分析,笔者现将详细情况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6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CT确诊为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7.23±1.62)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9例,脑梗死16例,意识障碍11例。此外,选择同时间段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46例(对照组)作为空白对象,所有入选体检者均不存在心、肝、肾等器脏疾病。其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6.89±1.73)岁。

1.2 研究方案

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采血处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样本的心肌酶谱测定。此外,给予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应的临床治疗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将其分为好转与恶化两种预后情况,并对其再次进行心肌酶谱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即AST(血清谷草转氨酶,正常范围:0~40 U/L)、LDH(乳酸脱氢酶,正常范围:109~245 U/L)、CK(磷酸肌酸激酶,正常范围24~170 U/L)、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范围:0~25 U/L)。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与对照组的正常相比,组间指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比较

观察组中病情好转患者34例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均优于病情恶化患者12例,组间指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比较(±s,U/L)

表1 两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比较(±s,U/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AST LDH CK CK-MB观察组 43.54±6.43*230.71±55.69*210.54±40.38*45.65±8.56*对照组 17.25±9.14 128.65±20.27 43.96±11.22 14.01±5.48 t 7.60 3.62 8.15 7.45 P <0.05 <0.05 <0.05 <0.05

表2 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比较(±s,U/L)

表2 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比较(±s,U/L)

注:与病情恶化患者比较,■P<0.05

预后情况 AST LDH CK CK-MB好转 36.18±4.64■192.55±27.48■140.36±14.52■37.61±5.20■恶化 50.29±8.13 254.97±42.63 266.24±41.87 54.01±8.14 t 7.35 5.82 15.35 8.0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这是由于脑血管病变现象会影响患者心脏供血情况所造成。此时,患者机体内的内茶酚胺与肾上腺素水平会急速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心肌缺血、受损的情况[2]。另外,患者心肌受损时,AST、LDH、CK以及CK-MB等物质浓度将被大量释放,并流入患者血清,此时,患者血液中的酶活性就会显著升高,这也是采用心肌酶谱法测定患者急性脑血管疾病情况的重要作用机制[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与对照组的正常相比,组间指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34例病情好转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均优于其余12例病情恶化的患者,组间指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疾病情况与机体的心肌酶谱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关系,对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于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应的治疗预后情况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赵 薇,崔焕波.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5,16(08):94-95.

[2] 秦劲松.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2):45-47.

[3] 高晓燕.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相关性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9(35):74-7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743.3

B

ISSN.2095-6681.2016.22.068.01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