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2017-01-07 07:47赵红艳
关键词:情志内科研究组

赵红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蒙医综合医院内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100)

中医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赵红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蒙医综合医院内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100)

目的 分析在内科疾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在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恢复情况(从症状控制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及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内科疾病护理中加强对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而且还能提升护理满意程度,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医护理;内科疾病;应用

当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已在各科室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以患者为中心提倡的是个性化治疗,这种理念和我国中医诊疗中的“辨证施治”基本一致,而且中医“辨证施治”的应用还能弥补传统护理中的很多缺陷[1],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中医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应用效果显著,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研究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14±6.27)岁,平均病程(4.12±1.37)d。参照组男3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48±6.36)岁,平均病程(4.24±1.25)d。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疾病类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包括:患者入院后进行入院指导,按照医生的嘱咐为其提供基本护理服务,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是:(1)情志护理。在中医学领域认为人类的情志对疾病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情志护理,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或者视频等方式让患者了解和疾病相关的内容,重点为患者讲述成功的案例,以此提升其治疗信心,中医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和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聆听患者的心声,要鼓励患者及时表达内心的苦衷和情感,以此减轻心理负担,必要时还应该从生活、锻炼等方面给予护理,以此促使患者能随时保持乐观的治疗状态[2]。(2)整体护理。中医研究认为人体和外界的事物存在很大的联系,而且还处在动态平衡中,所以,中医内科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疾病出现的“内因”与“外因”,同时按照“治未病”的理念,在护理中强化对“内因”与“外因”的预控和治疗,以免造成疾病的进一步发展。(3)饮食护理。中医领域对疾病的饮食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在中医内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同时结合气候、地域及患者实际情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还要控制饮食数量及口味等[3]。

1.3 评价指标

评价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其中疾病恢复情况主要结合症状控制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主要分成三种,满意:护理综合评分>80分,且没有出现护理纠纷和投诉事件;基本满意:护理综合评分在60~80分,偶尔出现轻度纠纷,但是没有投诉事件;不满意;护理综合评分<60分,出现了明显纠纷和投诉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疾病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体现在症状控制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都比参照组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对比(±s,d)

组别 n 症状控制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研究组 55 1.56±0.31 3.82±1.25参照组 55 2.37±0.45 5.97±1.42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中医认为,人体生存的环境会影响机体的功能,主要是影响机体的气血运行。如果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气血运行就会受到阻碍,脏腑功能发生失调,同时阴阳也会失衡,进而造成疾病从的出现,因此,在中医护理中应该实施整体护理,以此达到对人体气血和脏腑调节的效果,进而实现“阴阳平衡”的目的。中医诊疗的核心是“辨证施治”,现代医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医护理理论,也就是结合人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此提升护理效果,而且在中医护理中还要重视情志和饮食的影响,故而本研究提出了从情志、整体以及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通过研究结果可知,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都得到明显的体现,这也说明通过中医护理能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并减少治疗周期,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1] 徐妙娣,袁菊明.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06:1335-1336.

[2] 刘静茹,毛智慧,刘晨冰.中医“七情”在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5,06:1331-1332.

[3] 于红霞,侯 静,张 镜.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在痰热郁肺型喘证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河北中医,2016,06:949-951.

本文编辑:鲁守琴

The application of TCM nursing in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ZHAO Hong-yan
(Department of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ity Ordos Mongolia Etuoke Ulan town,Nei Monggol Erdos 016100,China)

R248.1

B

ISSN.2095-6681.2016.22.095.02

猜你喜欢
情志内科研究组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内转科型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