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针灸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7-01-07 07:47张明秀
关键词:偏瘫针灸优质

张明秀

(临朐县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2600)

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针灸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张明秀

(临朐县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260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针灸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以3个月为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四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独立性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运动功能及生活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FIM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有更明显的提高,表明功能康复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出现脑卒中偏瘫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这种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应用针灸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护理情况及效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为(72.4±9.5)岁;合并高血压35例,高脂血症27例,糖尿病29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72.1±9.2)岁;合并高血压38例,高脂血症26例,糖尿病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提供的针灸康复治疗,采用华佗牌针灸针,取百会、足三里、太冲穴、迎香穴等进行针刺,定位进针,得气不行针,每次留针30 min,1次/d,疗程为3个月。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配合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知识宣传、正常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等等,观察组患者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确保每个患者均有一位责任护士负责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根据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需求,同时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焦虑或抑郁的心理情绪后,与之进行耐心有效的沟通,强化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疏导消极情绪,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2)体位干预:要注意患者体位的变化,经常进行翻身训练,特别是针对肌肉能力明显下降的患者更要自行进行体位的转换。在仰卧位时,为患者的头部、侧臀大腿位置及肩膀位置垫好枕头,配合做肩关节和骨盆的屈伸练习;在患侧卧位时,要将枕头垫在后背,保持患侧关节的弯曲,四肢进行上下的垂直摆放。(3)康复训练:准确掌握患者肌力恢复的具体情况,并制定不同的训练要求与计划,督促患者做好康复训练。在其还没有恢复肌力以前,进行关节内收外展等被动活动,及时为患者进行按摩,坚持30 min训练后用热毛巾外敷,或是投进温水中浸泡,随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进行坐、站、行等训练,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2]。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及护理三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和FIM对其运动功能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测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运动功能及生活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FIM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有更明显的提高,表明功能康复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FIM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FIM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时段 FMA FIM观察组 60 护理前 33.2±7.8 70.6±6.3护理后 88.2±10.6 115.4±9.8对照组 60 护理前 34.1±8.1 71.2±6.7护理后 73.7±11.1 102.7±9.0

3 讨 论

脑卒中疾病是由于患者多种因素诱发而来,出现脑部动脉狭窄甚至破裂而影响血液循环的疾病,当前的致残致死率非常高。我国的针灸治疗是传统的医疗方法,长期以来其临床疗效得到了肯定。应用的优质护理干预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更能细化康复治疗与护理的细节,保障治疗效果[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三个月后的FMA评分为(88.2±10.6)分,FIM评分为(115.4±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11.1)分与(102.7±9.0)分,表明康复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阶段的有效护理手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 彭开利.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2(05):77.

[2] 刘晓荣.优质护理干预对针灸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2(04):55-56.

[3] 刘宏玲.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100-101.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

B

ISSN.2095-6681.2016.22.139.01

猜你喜欢
偏瘫针灸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