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2017-01-07 07:48王其政
关键词:治疗仪西药支气管

王其政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儿科,江苏 淮安 223300)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王其政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儿科,江苏 淮安 223300)

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记录和比较所有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临床咳嗽、气喘等症状状况、住院时间等。结果 通过对114例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临床咳嗽、气喘等症状状况、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临床价值大。

西药治疗;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患者体温一般在38~39℃,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1]。患儿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以及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2]。为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特进行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等器官损害患者,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0.4~6岁,平均年龄(3.25±0.49)岁,病程0.2~5 d,平均病程(2.76±0.82)d;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0.4~6岁,平均年龄(3.16±0.62)岁,病程0.2~5 d,平均病程(2.84±0.63)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状况给予常规的支气管解痉、敏感抗生素、止咳西药治疗,主要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类药物;观察组: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具体内容为:连接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的电极线,将苦杏仁、甘草、炙麻黄、石膏汤剂制备的药液涂于贴片上,将贴片防御患者的肩胛间或双侧肺腧穴处后开始治疗,1次/d(<半年的患者10 min/次,保留贴片1 h;>半年<1岁的患者15 min/次,保留贴片2 h,>1岁的患者20min/次,保留贴片4 h)。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①治愈:临床咳嗽、啰音等症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②显效:临床咳嗽、啰音等症状消失或减轻但病情复发;③有效:临床咳嗽、啰音等症状好转;④无效:均不符合上述①②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114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9%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比较

通过114例进行治疗过程中临床咳嗽、啰音等症状、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咳嗽、气喘等症状、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比较(±s,d)

类别 n 啰音消失 止咳时间 热退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57 6.56±1.72 5.17±1.54 3.13±0.48 7.84±1.64对照组 57 8.28±1.53 7.85±1.46 4.86±0.84 11.16±1.52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一方面中药在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后能够使患者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将治疗的药物有效地送达患者的病变处,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肠胃对药物的吸收破坏,提高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处时的浓度,有效地提高药物作用的时间。为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特进行本次研究。

本研究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临床咳嗽、气喘等症状状况、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范玉金等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辅佐治疗疗效观察的结果相一致[4]。刘彩虹等研究指出[5]通过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治疗疗程,减少患者痛苦,且安全有效,应用价值大。

综上所述,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大。

[1] 范玉金,荣明林.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3,10(26):368-369.

[2] 张春红,卢焯明.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3,12(2):97-98.

[3] 方 芳.电脑中频药物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机理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2,2(10):188-189.

[4] 范玉金.电脑中频药物导入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2):451-452.

[5] 刘彩虹,乔金梅,白海英,等.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6(22):701-703.

本文编辑:鲁守琴

R725.6

B

ISSN.2095-6681.2016.22.186.02

猜你喜欢
治疗仪西药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