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领导、组织学习与战略柔性关系

2017-01-09 22:08张翔丁栋虹

张翔+丁栋虹

摘要:基于高阶理论、战略创业理论,探究影响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创业型领导和组织学习,并将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通过对197家中国新创企业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创业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的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创业型领导、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都对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在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业型领导;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战略柔性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6-0010-08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快速变化、难以预测的特点。[1]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新创企业因为自身的成长弱性,不仅面临着资源缺乏的窘境,还要面对富有经验对手的竞争与顾客对产品的怀疑,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加快企业的成长。[2]战略柔性正是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3],它不但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提高现有资源的适用范围、发现资源新用途等方式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且有助于企业灵活配置、组合与应用资源来支持其战略的迅速调整,从而帮助其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4]。有研究指出,战略柔性可以帮助企业为了把握有利商机提前做好准备以获得先动优势。[5]

研究表明,企业高层的领导风格对于战略柔性有重要影响[6],而组织学习则是推动战略柔性形成的重要因素[7-8]。创业型领导具有兼具创业者特征与成功领导者特征的新型领导的风格[9],学者们认为具有这种风格的领导者会充分利用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会及时抓住市场机遇[9]。创业型领导者为了带领企业获得优势、寻找机遇,可能采取战略柔性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目的,而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之间是否有紧密联系,鲜有学者予以关注。另外,现有研究虽然发现组织学习对于战略柔性的正向作用,但并未区分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对其的影响。[7-8]自从March提出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概念后,两类组织学习的划分已成为组织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10]其中,利用式学习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提炼、整合与利用,探索式学习强调对新知识的发现、开拓与创造。[11-12]两者对于战略柔性的影响机理是否一致,各自与战略柔性的关系能否成立,这是已有研究尚未回答的问题。此外,虽然高层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影响组织学习的重要因素[13-14],但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的作用[15-16]。组织学习作为驱动新创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17],新创企业负责人的领导风格是否有助于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是创业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依据高阶理论、战略创业理论,探究新创业企业负责人的创业型领导风格、组织学习与企业的战略柔性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依据March对组织学习的两类划分[18],将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研究的结果不仅填补创业型领导与组织学习研究的空白,还论证创业型领导对战略柔性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创业型领导对战略柔性的作用机制。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相关理论的回顾

战略创业理论强调企业通过整合创业行为(寻求机遇的行为)和战略行为(获得竞争优势的行为)来持续创造企业的财富。[19-20]Ireland等提出了战略创业的理论模型,认为创业型领导可以通过影响战略性资源管理来推动企业财富的创造,并认为创业型领导者是致力于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与把握市场机遇的领导者。[19]战略创业理论是创业型领导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21]Gupta等认为创业型领导具有“通过主动创造愿景,并与员工分享愿景,获得员工的认同,同时还动员、鼓励与引导员工致力于那些能够发现与创造组织战略价值”的领导风格。[9]Renko等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业型领导要重视对市场机遇的识别与把握,以及对关键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认为这也是创业型领导与其他领导主要的不同点。[21]高阶理论强调了高层管理者或高管团队的特征、战略选择等在组织管理中的关键作用[22],是探讨高层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对于战略柔性、组织学习影响的重要理论支撑[6,15]。

在组织学习的研究中,March认为利用式学习是以“精炼、筛选、效率”为特点的学习,相应的回报具有可预测性;探索式学习则体现出“探索、尝试、试验”的特点,其回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8]Su等通过比较两类组织中(机械式与有机式的组织)的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关系,发现这两类组织学习在有机式的组织结构中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它们是互补的关系;而在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中两者是相互排斥的。[23]新创企业尚未进入成熟期,其组织结构存在较易调整、灵活性强的特点,有助于合理安排两者的关系。[17]

(二)创业型领导与组织学习

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关系导向型领导与任务导向型领导对组织学习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4]同时,一些理论研究认为,领导者的领导作用可以通过支持性组织文化的营造与激励性人力资源政策的实施来影响组织学习。[25]创业型领导者会主动与员工分享、沟通愿景,并努力得到他们的认同,同时为了实现愿景,常常为员工设定明确且有挑战性的目标,从而使员工了解组织对其的期望[9],有助于员工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动力;还会积极营造相互信任、和谐的组织氛围[9],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鼓励员工打破思维定势、独立思考与挑战自我[9],支持他们从事创新活动,并主动承担下属或团队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21],这些都有益于员工学习经验的积累。此外,有研究表明,创业型领导有助于新创企业负责人获得员工对组织变革的支持[26],因而会提高员工为了转变思路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创业型领导有助于企业的组织学习。

1.创业型领导与利用式学习

依据战略创业理论,创业型领导者有能力带领企业既发挥当前的竞争优势,又抓住潜在的市场机遇。[19]而新创企业追求当前竞争优势的行为是有策略的,其重点是采取有效的行动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27]这类行为体现于深度开发现有市场的行动,表现为改善现有的产品、改进当前的技术或者引入与产品有关联的新产品,以此应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从而获得当前的竞争优势。[9,27]利用式学习强调企业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有助于企业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充分利用来实现组织策略与行为的调整。该行动所获得的收益是可以预期的,其有助于降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12]已有的研究表明,利用式学习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综合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8-29]就新创企业而言,在其持续进行的利用式学习过程中,企业的内部能够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新创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时做出适当的反应,有利于新创企业保持竞争优势。[17]因此,追求当前竞争优势的行为可以激发利用式学习。[30]创业型领导者为了带领新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会通过分享与沟通愿景、建立支持学习的组织文化、实施鼓励创新与奖励学习的政策等,来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利用式学习。此外,有研究表明,新创企业的创业导向对于其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1],而创业型领导对于企业建立创业导向有促进作用[32]。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的利用式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创业型领导与探索式学习

探索式学习可以通过新知识与重要信息的获取,帮助企业在动荡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先动优势。[33]因为新创企业的成立时间不长,还处于艰难摸索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知识或经验的积累不足,对于外部知识有大量需求,探索式学习可以通过对新知识的搜寻、获取提高新创企业的知识存量,并通过对这些新知识的开发与应用,帮助企业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开发创业机会、完善组织管理[17]。相关研究证实,探索式学习对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新产品绩效与突破性创新等均有积极作用[28,34-35],新产品与新技术是开拓市场、抓住机遇的重要手段。已有的研究表明,探索机遇的行为与创业及创新活动紧密相关[36],例如探索机遇的行为可以使企业在尚未开发的潜在市场中迅速行动成为先动者[37],使它们积极研发全新的产品或技术从而创造新的市场[2]。创业型领导者是积极带领企业探寻机遇的领导者[21],会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相关的创业及创新活动。对于新创企业而言,探索式学习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先动优势,还对企业把握创业机会、研发新产品等有积极作用,所以创业型领导者为了抓住机遇,会积极推动探索式学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创业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的探索式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

创业型领导强调企业领导者既要重视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要关注对市场机遇的识别和开发。[19]战略柔性是企业应对环境动荡变化的有效手段,是企业为适应变化而快速反应的重要能力,其不仅强调企业要提高资源的适用范围、降低同种资源用于不同途径的转换时间与成本、最大程度地开发现有资源的价值,还强调企业要灵活配置与应用资源来支持其战略的调整。[4]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其往往面临资源缺乏的窘境,因而战略柔性能够帮助创业型领导者带领企业实现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企业为了把握稍纵即逝的有利商机,需要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战略柔性正是为企业的这种迅速反应提供了有效保障。战略柔性有助于企业及时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等,从而先于竞争对手进入新市场或新领域。[38]依据战略创业理论,创业型领导者能够带领企业通过战略性资源管理来实现财富的创造。[19]能力学派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战略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并认为其是一种具体的动态能力[39],是战略性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40]。由此,创业型领导对战略柔性会有积极作用。还有研究指出,企业想要发展、具有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需要创造与以往不一样的新思维来打破组织惯性,而这些新思维会让员工感觉到不适应,引发他们对战略柔性的抵制[41]。创业型领导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能促使员工打破思维定势、独立思考与挑战自我;创业型领导还会积极支持员工从事创新活动并主动承担相应的风险[9],他们的这些行为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新思维,转变其对战略柔性的态度。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创业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组织学习与战略柔性

1.利用式学习与战略柔性

战略柔性不仅强调企业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资源从现有用途转换到其他用途,还强调其调整资源配置、业务流程与组织系统的灵活性[42]。对于新创企业而言,由于其成长弱性造成了生存压力大、资源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充分利用资源是其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利用式学习强调对现有知识的开发与整合,能帮助企业通过对现有知识、流程的调整来适应市场与技术的变化。[12]这种调整方式的成本是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控制的。另外,利用式学习是一种以“筛选、生产、效率”为特点的组织学习[18],不但有利于新创企业结合已有的经验去改进资源转换用途、降低转换的成本、提高转换的效率,而且有助于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形成,而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更灵活地配置与整合资源,更迅速地调整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43],从而支持战略的快速调整。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利用式学习对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探索式学习与战略柔性

有学者研究证明了探索式学习对大中型企业的两类战略柔性(响应柔性、先动柔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其成立时间不长,许多地方尚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知识的存量不高,迫切需要从外部获取大量知识来提高现有知识存量[17]。探索式学习可以帮助新创企业不断搜寻、获取新知识,提高知识存量,从而为构建战略柔性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新知识的持续增加,新创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对外部信息的处理能力随之提高,其为适应变化而调整战略与组织系统的决策效率也随之提升。[1]同时,探索式学习一方面使新创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开发与应用,更好地发现已有资源的新用途、资源组合的新方式,提高其资源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使企业通过对外部有用信息或知识的获取及分析,更好地感知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有效地调整战略,灵活地配置与应用资源去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等。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5:探索式学习对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五)两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创业型领导对两类组织学习、战略柔性均有积极作用,同时两类组织学习对战略柔性也有积极作用。所以,本研究认为创业型领导者为了实现新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抓住市场机遇的目的,可以通过两类组织学习的积极开展来促进战略柔性的形成。基于此,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图,并提出如下假设:

H6:利用式学习在创业型领导与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7:探索式学习在创业型领导与新创企业的战略柔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收集

本研究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获得数据。选择新创企业的标准有以下两点: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企业还没有公开上市。[44]为了方便调研,课题组只邀请每家新创企业的1位高层管理者(除CEO以外的副总经理或总监)来填写问卷,原因是高层管理者比较了解CEO的领导风格,且他们对于企业的整体情况也非常熟悉。在正式调研之前,课题组在本地的创业孵化基地进行了预调研,并依据该调研结果对原始问卷进行了修改。在正式调研前,课题组依据公开信息获得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省级以上创业园区的入驻企业名单,先筛选出365家符合标准的企业,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这些企业的CEO,并向他们说明本次调研的目的、意义与程序。他们同意参与调查之后,课题组通过去约定的地点进行现场调查或者以发送电子版问卷的形式,邀请这些CEO指定的高层管理者填写问卷,两种方式共发放了254份问卷。经过近2个月的调研,收回问卷219份,其中有效问卷197份。在有效问卷中,样本企业涉及传统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信息技术业、生物制药业等多个行业,公司成立的时间均不超过5年,公司雇员总数在500人以下的占80.2%,样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二)变量的测量

本研究采用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量表来进行变量的测量,并依据本研究的主题进行适当的修改,所有量表均采用7级李克特量表的计分方式。

关于创业型领导的测量,采用的是Renko等开发的创业型领导风格量表[21],该量表是在Gupta等的量表基础上设计的简洁量表[9],共有8个题项,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0。双元组织学习的量表则是采用Su等使用的量表[23],该量表是在国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修正后得到的。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各有5个题项,两者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7、0.89。关于战略柔性的测量,采用的是Zhou等开发的中国情境下的量表[39],该量表是应用Sanchez[4]的战略柔性理论框架设计的,强调战略柔性是一种具体的动态能力,符合本研究从能力学派的视角对战略柔性的界定。在本研究中,该部分有6个题项, Cronbachs α为0.91。

为了控制一些重要外生变量的潜在影响,参考以往研究的情况[6],本研究将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型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年龄指企业成立至今的时间,分成5个区间,而企业规模则以企业雇佣的全职员工数量作为指标,也分成5个区间,两个控制变量的区间划分如表1所示。关于行业类型,参考Huang等的做法[2],将样本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型划分为5个类别: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科技业、建筑/房地产业与其他,并将其设置为“哑变量”,即企业属于该行业则为1,不属于则为0。

四、统计结果的分析

(一)同源误差检验

本研究利用Harmon单因子方法来检验数据的同源误差,通过该方法共获得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解释了方差的69.74%,其中最大特征值的公因子只解释了方差的30.48%。该结果表明样本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同源误差问题。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通过SPSS的可靠性分析,得到4个变量的Cronbachs α均超过0.85,表明各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然后,对4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利用MPLUS软件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值均超过0.7,而它们的组合信度(CR)、平均变异萃取量(AVE)也分别超过了0.7、0.5的阀值。该结果表明4个变量均具有良好的组合信度与聚敛效度。

(三)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的描述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获得的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创业型领导与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战略柔性都是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系数的p值都小于0.01),同时创业型领导、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都与战略柔性是显著的正相关(系数的p值都小于0.01)。通过比较各变量AVE值的平方根与任意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前者总大于后者,表明4个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四)分层回归分析

利用分层回归分析来验证本研究的假设,构建的回归方程及其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为了检查各个回归方程的序列自相关问题以及各方程中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研究选择“统计量”中的杜宾-瓦特森检验(DW检验)和共线性诊断,得到的DW检验值均在2左右,而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值为1.078~2.148,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序列自相关及多重共线性问题。由表4的模型1、2可知,创业型领导对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分别为0.508、0.561,对应的p值都小于0.001),支持了假设H1、H2。从模型4、5、6可以看出:创业型领导、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都显著正向影响战略柔性(系数分别为0.587、0.462、0.479,相应p值均小于0.001),分别支持了假设H3、H4、H5。在模型8中,当创业型领导、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同时作为自变量时,三者的系数都是显著的(对应p值均小于0.01),表明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在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支持了假设H6、H7。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与意义

本文通过对197家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创业型领导对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创业型领导风格是新创企业领导者的一种有效的领导风格,创业型领导者能够带领新创企业积极开展二元式创新活动。[2]本研究证明了创业型领导除了对新创企业的两种组织创新有积极影响外,还对两类组织学习有正向作用。以往的理论研究强调创业型领导者带领企业积极获得竞争优势和寻找市场机遇的两种活动:一方面创业型领导者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去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积极寻找潜在的市场机遇。[19]本研究的结论佐证了创业型领导风格是一种在带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又带领企业抓住市场机遇的领导风格。同时,该结论也验证了企业CEO的领导风格是影响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的重要因素,支持了Dixon等关于高层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会影响组织学习的观点[14]。

第二,创业型领导对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战略创业理论表明,创业型领导可以通过影响战略性资源管理,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富创造,因此创业型领导者是一个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战略决策者。[19]依据能力学派的观点,战略柔性是企业培育与开发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战略资源、灵活配置与运用资源去支持战略快速调整的能力。[42]该学派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的一种具体的动态能力[39],是战略性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0]。本研究验证了创业型领导对战略柔性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战略创业理论的观点。

第三,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在创业型领导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均有部分中介作用。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组织学习会积极影响企业的战略柔性[7-8],而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作为新创企业两种重要的组织学习方式,在新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创企业领导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有效实施的组织活动。[17]无论是组织学习还是战略柔性都是帮助企业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1,3,12]该结论证明了创业型领导风格作为新创企业负责人的一种有效领导风格,会通过新创企业的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来间接影响战略柔性,支持了创业型领导具有主动带领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领导风格的观点,还解释了创业型领导者促进战略柔性的形成方式。

(二)管理启示

本研究为新创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创企业的领导者应该重视创业型领导的作用,积极成为创业型领导者。相比成熟企业而言,新创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如何有效带领企业快速适应动荡变化的外部环境,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组织学习、战略柔性都能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1],本研究证明创业型领导对于两类组织学习、战略柔性均有积极作用。因此,领导者们要积极参与创业型领导的相关培训,学会如何有效地实施创业型领导行为,积极构建美好的愿景,并与下属分享愿景,形成和谐信任的创业团队氛围,为员工创新提供支持,从而充分发挥创业型领导的作用。

第二,新创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组织学习对于建立战略柔性的重要性,合理开展两类组织学习活动。对新创企业而言,一方面应该积极通过探索式学习来获得原创性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发现新资源及灵活配置与应用资源的能力,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利用式学习对现有的企业知识、能力与技术进行精炼和扩展,努力提高现有资源的适用范围,最大程度地开发与利用现有资源,确保企业的发展。

(三)局限与未来方向

本文仍有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研究的重点是战略柔性的整体概念,没有具体讨论其维度或分类及特征,例如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4]、先动柔性与响应柔性[1]等,未来可以在此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二是本研究选择的样本数据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内的新创企业,因此得到的结论可能受地域以及企业类型的限制,本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成熟的大型企业或者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新创企业需要进一步论证,未来可以扩大样本的覆盖范围;三是本研究没有考虑新创企业外部环境的情境影响,例如环境变化对研究中变量关系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未来可以在此方向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 王永健, 谢卫红, 蓝海林. IT能力与战略柔性: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J]. 经济管理, 2012,34(11):64-73.

[2] Huang Shenglan, Ding Donghong, Chen Zhi.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New Venture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ynamism[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23(4):453-471.

[3] Hitt M A, Keats B W. Navigating in the New Competitive Landscape: Building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21st Centu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8,12(4):22-42.

[4] Sanchez R.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Product Competi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16(S1):135-159.

[5] Evans J S. Strategic Flexibility for High Technology Mane-uv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1,28(1):69-89.

[6] 王德才, 赵曙明. CEO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柔性与公司企业家精神关系——基于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35(6):144-153.

[7] 王铁男, 陈涛, 贾榕霞. 组织学习、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0,13(7):42-59.

[8] Santos-Vijande M L, López-Snchez J A, Trespalacios J A. How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ffects a Firms Flexibility,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2,65(8):1079-1089.

[9] Gupta V, Macmillan I C, Surie G.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Developing and Measuring a Cross-Sectional Construct[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19(2):241-260.

[10] Gupta A K, Shalley C E.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49(4):693-706.

[11] Levinthal D A, March J G. The Myopia of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S2):95-112.

[12] Kane G C, Alavi 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 Investig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Process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18(5):796-812.

[13] Amitay M, Popper M, Lipshitz R. Leadership Styles and or 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Community Clinics[J]. The Learning Organizati, 2005,12(1):57-70.

[14] Dixon S E A, Meyer K E, Day M.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 Cross-case Analysis of the Russian Oil Industry[J]. Human Relations, 2007,60(10):1493-1523.

[15] 王飞绒, 陈文兵. 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J]. 科学学研究, 2012,30(6):943-949.

[16] Vera D, Crossan M.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Learn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29(29):222-240.

[17] 朱秀梅, 孔祥茜, 鲍明旭. 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双元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26(2):9-16.

[18]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2(1):71-87.

[19] Ireland R D, Hitt M A, Sirmon D G. A Model of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The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29(6):963-989.

[20] Hitt M A, Ireland R D, Camp S M, et al.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479-491.

[21] Renko M, Tarabishy A E, Carsrud A L, et al.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Style[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5,53(1):54-74.

[22] Waldman D A, Javidan M, Varella P.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t the Strategic Level: A New Application of Upper Echelons Theory[J].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4,15(3):355-380.

[23] Su Zhongfeng, Li Jingyu, Yang Zhiping, et al. Exploratory Learning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28(4):697-714.

[24] 陈国权, 周为. 领导行为、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09,30(5):148-154.

[25] Berson Y, Nemanich L A, Waldman D A.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ultiple Levels Perspective[J].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6,17(6): 577-594.

[26] 杨静, 王重鸣. 女性创业型领导:多维度结构与多水平影响效应[J]. 管理世界, 2013,29(9):102-117.

[27] Wang C L, Tee D D, Ahmed P K.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Context in Chinese Firms: A Tale of Two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J].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12,18(4): 1-26.

[28] 蒋春燕,赵曙明.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江苏与广东新兴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22(10):90-99.

[29] 邱伟年,王斌,曾楚宏.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J].经济管理,2011,33(1):146-154.

[30] Schindehutte M, Morris M H. Advancing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The Role of Complexity Science in Shifting the Paradigm[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08,33(1):241-276.

[31] 林琳, 陈万明. 创业导向、双元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6,37(2):63-70.

[32] Tarabishy A, Solomon G, Fernald L W, et al. The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in Dynamic Markets[J].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 2005,8(4):20-29.

[33] 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34] Atuahene-Gima K. The Effects of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on Product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lity:How Does Problem Solving Matte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46(3):359-373.

[35] Atuahene-Gima K. Resolving the Capability: 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69(4):61-83.

[36] Eckhardt J T, Shane S A.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29(3):333-349.

[37] Ranch A, Wiklund J, Lumpkin G T,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n Assessment of Past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Entrepreneu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33(3):761-787.

[38] Fan Z, Wu D, Wu X. Proactive and Reactive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Coping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Innovation[J].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3,21(2):187-201.

[39] Zhou K Z, Wu 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Product Innov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31(5):547-561.

[40] Combe I A, Rudd J M, Leeflang P S H, et al. Antecede-nts to Strategic Flexibility: Management Cognition, Firm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Op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2,46(10):1320-1339.

[41] Shimizu K, Hitt M A. Strategic Flexibility: Organizational Preparedness to Reverse Ineffective Strategic Decis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4,18(4):44-59.

[42] Li Yuan, Liu Yi, Duan Yi,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Strategic Flexibilities and Indigenous Firm Innov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41(1):223-246.

[43] 许晖, 李文. 高科技企业组织学习与双元创新关系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 2013,26(4):35-45.

[44] Chandler G N, Honig B, Wiklund J. Antecedents, Moder-ators,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Membership Change in New Venture Team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20(5):705-725.

责任编辑:张岩林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wo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ategic flexibility: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based on the upper echelons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and adds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as mediator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ample data from 197 new ventures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the exploratory learning of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strategic flexibility;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are both partial mediator variab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exploitative learning; exploratory learning; strategic flex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