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7-01-10 23:42王瑞英
关键词:性功能研究进展心率

高 红,王瑞英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高 红,王瑞英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为了探讨分析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在对治疗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死亡的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对其实施治疗,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研究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并对其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冠心病;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者是出现了阻塞,造成了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最终导致发生心脏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冠心病[1]。这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而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定要积极、有效,预防为主。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比较多样,常见的有:选择性冠脉造影、核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等,在实际应用当中,这些方法都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较高昂的检查费用,这也使得其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大多数还是采用平板运动试验ST改变来对其冠心病进行诊断的。有研究结果显示[2],平板运动试验S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77%、68%,这一数值并不是很高,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死亡预测中采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对其进行诊断,临床价值比较显著。

1 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概念

人体在开展运动的过程中,伴随着机体代谢过程的变化,心率会随之出现一定的变化,通常情况下代谢越旺盛,心率增加幅度越大,若是人体的心率不能依据机体的实际代谢需求增加,或者是难以满足机体的是代谢需求,这就称之为心脏变时功能不良。

2 对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检测以及标准

现阶段,心脏变时功能不良主要是采用平板运动试验对其进行检测,这种试验可以不断的重复、控制性好,无创伤等优点,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心脏的潜在能力,而且还可以定性定量的分析运动各级的变时功能[4]。临床上对于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判定标准比较多样,而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代谢储备、变时性指数、心率储备等,其中代谢储备的计算方式为:(运动后代谢值-1)/(极量运动的代谢值-1);心率储备值与变时性指数值相等,其计算方式为:(运动后的心率-静息心率)/(预测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要求运动后的最大心率值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间的比值应小于85%。

正常情况下变时性指数值处于0.8~1.3之间,当其值大于1.3时可以判定为心脏变时性功能过度,当其值小于0.8时就可以判定为心脏变时功能不良。为了能够对患者心脏的变时功能有一个准确、全面的了解,在对其变时性指数开展计算时应对峰值心率、静息心率、身体状况、年龄等各方面的因素予以综合的考虑。

在测定运动结束后的心率下降值时,主要测定的是运动试验时的最高心率值与运动结束之后恢复期第一分钟内心率的差值。有缓慢减速的阶段使用小于12 bpm的标准来进行判断,没有缓慢减速阶段而是突然停止,则用小于18 bpm来判断,如果都符合上述的两个标准就是心脏变时功能不良。

3 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机制与相关因素

目前,医学界对于心脏变性功能不良的发生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自主神经活动是心脏变时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在循环的过程中,导致右心房扩张时出现Bainbridge反射的主要因素是茶酚胺水平,这会导致静脉回流的增加,骨骼肌的运动是心率调节的重要方式,具体的调节幅度的大小取决于左心室负荷的变化,影响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有:心肌缺血、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悸损害、年龄等,此外抗心律市场药物负性变时作用、窦房结功能障碍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Hayano等[5]研究认为,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和心肌缺血的程度以及迷走神经损伤的程度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且迷走神经活性的降低和冠脉病变的范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患者出现了多支冠脉病变,迷走神经受损的同时也会损伤交感神经。

4 讨 论

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对于诊断冠心病,是一个独立的阳性指标,并且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将其与ST压低等指标联合起来应用,将其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复性高、安全、经济、简便等特点。

因此,冠心病采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对其进行诊断以及预后的评估,在临床上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 程 建,许祥林.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05(10):529-531.

[2] 郑 泉,夏恩惠,蒋廷波,王育林.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31(01):4472-4473.

[3] 程 健,李克强,许祥林,彭格红,王 静,郭 玲,李智东.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在诊断冠心病上的临床价值探讨[J].贵州医药,2010,07(12):634-635.

[4] 郑 泉,蒋廷波.平板运动试验中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不良[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中华医学会,2006,02(10):2-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esearch progress of cardiac chronotropic dysfun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AO Hong,WANG Rui-ying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Taiyuan 030001,China)

R541.4

A

ISSN.2095-6681.2017.15.4.02

猜你喜欢
性功能研究进展心率
锰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