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是如水的江湖

2017-01-11 05:24杨光毅
今日重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巴国阳刚夜市

◇ 文|杨光毅 图|游 宇

夜市是如水的江湖

Night Market, The World of Softness

◇ 文|杨光毅 图|游 宇

我早已属于这座城市,虽然,从带着乡土情结的籍贯而言,我无法抹去祖辈带给我的故土烙印。爬坡上坎是重庆给我的最初印象,火车抵达菜园坝那一刻,我需要适当角度的仰望,面对入眼的一溜坡,我想,这就是我选择的那个城市了,重庆。

山城。从地理属性来界定重庆,似乎是可以这样说的。很多跟我一样最初带着外来身份闯进这里的人,也就这样给重庆下了一个有点个人化的定义。

也跟我一样,更多看到了重庆“山”的一面。轮廓与层次分明、极具线条感的城市,麻辣得嘴唇如打了麻药一般的火锅,或挑或背或扛着货物在颇有历史感的石板阶梯上行进、汗珠在脸上肆意滑落的力夫,话语如珠、风一样从身边飘过的男男女女,提醒我这真的是一个山城,与这里的人一样很是匹配,阳刚就是从骨子里种出来的。

我想,那是属于重庆这座城的城市气质。

我就这样在一座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阳刚的城市里穿行。甚至为了寻得这种阳刚更具历史感和传承感的佐证,专程去了巴蔓子墓,试图从《华阳国志》里复活这位阳刚的巴国将军:东周末期,巴国将军蔓子求楚国出兵平内乱,许诺以三座城池相谢。乱既平,巴蔓子不忍国家割让城池,“乃自刎以头授楚使”,请向楚王致歉。楚王感动,“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上卿礼葬其身”。

学业完结的那个初夏,我选择留在这个求学的城市,睡在我下铺的兄弟在毕业纪念册上留下的话语不知是真的担忧还是戏谑:重庆妹子泼辣,今后万一娶个重庆妹子当媳妇,你可当心了。我更愿把这些话语,当是对我的预祝。

直到有一个夜晚,有机会站在城外,细品躺在灯光与夜色中的城市,才发现在阳刚的躯体里,流淌着这座城市无所不在的柔和。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去感受重庆的另一面,同样也属于城市气质的柔和。

我那位未曾谋面的朋友,自北方来重庆求学,亦曾在这里短暂工作。作别重庆,她用“重庆血管里流着长江嘉陵江”这样细腻质感的文字,描述她曾经旅居的这座城市,说这是一座“自然尚未被水泥完全驯化”的城市。

她太喜欢这座城市阳刚下那份如水的柔和。她倒是未使用诸如刚柔并济之类熟词,仅白描黄桷树下在棋盘上绞杀的老者,在女人的指手画脚中下厨的男人,姣好面庞与火锅相遇的女人,等等,毫无违和感的阳刚与柔和,在同一座城市里水乳交融,分不清彼此。

终于有一天我想明白,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固执地把重庆的城市性格与气质,简单地归结于阳刚,所以,我才总与重庆的城市柔和相遇,却总与它擦肩而过。

入夜,也许是更适合城市柔情的舞台。夜色与灯光包裹下的城市,隐去了白天明朗的线条和清晰的轮廓,把阳刚的一面归隐,很绅士地将揉碎了光影的长江嘉陵江推到台前,包裹在光带里横卧江面上的一座座桥,就在柔柔的波光里闲适地晃来晃去。其实,山还在那里,只是站立成了我们的视觉感官之外的背景,城市的层次感未消减丝毫,线型却更加流畅。

重庆的柔和其实是被藏起来了,安静地藏在夜晚里,藏在一直被我们忽略的某个或者某些角落。于是,当那些夜市次第登台,城市的柔和微风一般,款款而来。

褪尽了日间的喧嚣和步履匆匆,整座城市在夜色与灯光的轻抚中沉入安静,从夜市里升腾起来的热闹,也被属于柔和的城市气质消融得毫无脾气。

我是不太喜欢去夜市的人,很多时候却很难抗拒夜市里无处不在的柔和。白天因琐事面红耳赤的兄弟伙,人手一瓶老山城,就在这样的夜市里笑泯恩仇,男人间彼此嘴里说出来的那句不好意思,看似随意,却是阳刚包裹下的柔和;落座对面的陌生人,主动端起杯子或是递过来一支香烟,开口说兄弟伙整起,那种柔得水一般的包容和接纳感,想刻意隐藏却暴露无遗。

在重庆,夜市是另一个江湖,如果不去考量这种商业业态的经济元素的话。但浸泡在柔和里的夜市,是城市活力的另一种呈现模式,柔和的城市气质,在这里与柔和的人柔和的事一起展开,像极一场彼此的预谋,但不是。

我却一直想不透的是,收藏了重庆和重庆人与事的柔和的夜市,如何做到随着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毫无痕迹地在阳刚与柔和里自由地转换。或许,重庆在夜市这个江湖里展开的气质和情节,早已与白天的城市气质水乳交融。

就像一个北方男子的粗犷与细腻。

猜你喜欢
巴国阳刚夜市
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
文化夜市“点亮”福州夜生活
一个人比往常更早醒来
古代夜市哪个朝代最流行
觉醒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诱人的共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