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影响政府治理能力?

2017-01-11 03:24小康麦婉华
小康 2016年35期
关键词:政府信息

《小康》记者 麦婉华

大数据如何影响政府治理能力?

《小康》记者 麦婉华

大数据是巨量数据的集合,这个陌生的名词出现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使用与发展,中央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政府通过大数据治理社会。大数据使决策层实时掌握地区态势,让及时的调控和协调管理成为可能。

大数据,对于普通人来讲这貌似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它其实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在人们网上购物时,平台储存各用户的购买数据,通过统计、计算得出某些规律,这是使用了大数据;在政府某部门工作中,他们通过对某一些产品的数据统计、比对,从而得出某一些结论,这也是使用了大数据。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将大数据定义为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在演讲中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就是Data Technology,中文意思是数据科技,显示大数据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举足轻重。这不但在商业领域受到重视,在政府层面同样受到关注。

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9月,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目前中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

《纲要》认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立足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10年逐步实现以下目标: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2015年10月举行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拓展互联网经济空间,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其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是大数据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决议,标志着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研究员何哲认为,大数据战略要政府表率推动。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是需要政府做出表率,在开放数据、开放政府建设方面做出表率。

“要积极构建政府体系的大数据,打通在部门、区域之间隔离的数据孤岛,为建立统一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而努力。其次是需要建立大数据发展的标准体系,为整个市场做好标准制定工作,从而指导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何哲说。

使决策层实时掌握地区态势

目前,大数据和政府社会治理的领域有几个新方向。云润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晋彤认为,一个是政府在大力推进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空间进行深化管理,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另一个是大数据技术开发和应用在蓬勃展开,行业里涌现了很多机构、企业、专家学者,也出现了各种帮助政府社会治理的解决方案。在可见的未来,利用技术和数据进行社会治理,将是大数据行业最能出现创新效益的方向之一。

广州市六榕街盘福社区的网格员都配备平板电脑,第一时间记录采集到的信息,配合大数据管理社区。

信息无处不在,那么具体到政府的职能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怎么进行?除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外,其他基本就是会议、沟通、文案、信息处理工作,也就是说,整个政府工作基本就是数据处理工作。晋彤说:“抓住政府治理的数据本质,自然会以数据治理作为政府工作发展的核心。”

政府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类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采集,这包括平安城市监控信息、人口调查、市民办事信息录入、土地测量、舆情监测等;第二,决策支持,这包括数据分析的结果,以会议(集中或远程)、报告、信息平台系统等形式给决策者以决策依据,之后形成决策进入信息流通环节;第三,信息流通,这包括会议、活动、政策法规公开信息发布、政府发言人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舆情管理等。

晋彤说,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的进步,对政府实行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大数据的运用使人们的各个数据集合成数据集,让决策层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做到“上达天听”,为国家的最高决策层所知悉,也使得决策层实时对整个国家、地区、行业、部门的态势进行掌握、调控和协调管理成为可能。

“这一变化对世界所有国家都具有挑战性。中国政府目前在利用互联网和数据能力进行决策支持和社会治理的决心、开放态度和重视程度走在世界前列。如果中国能在数据治理的科学性、严谨性方面如同航天事业那样下功夫,就有机会打造世界上最先进、最高效、最能服务民众的政府管理模式。”晋彤说。

大数据如何影响社区和公共交通

《小康》记者在了解大数据的社会治理案例中,发现多个部门都有进行。以广东为例,它们包括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惠州市委市政府、佛山市禅城区委区政府、广东省环境检测中心、深圳市坪山新区智慧社会服务中心等。

如今走在广东某些社区的路上,《小康》记者会发现每隔一段距离就看到一个标识牌,里面是负责本片区域的网格员姓名和头像,而且旁边有一个二维码。例如在深圳市坪山新区,基层围绕打造公共基础信息库,解决信息来源问题,建立了网络信息采集员(简称“网格员”)采集为基础,多种信息共同丰富基础资源库的“1+N”信息采集体系,确保信息的鲜活、真实、全面,为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本区共采集人口信息855813条,比网络化服务管理实施前的2013年增加31%,且采集率、注销率、准确均在97%以上。新区数字化城管和社会综治案件办理数量从2013年的77616件增加到2015年的112888件。

另外,公共交通系统也在使用大数据。以广东省委省政府督办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具体部署成立的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通”)为例,它的目标是建立全省统一的交通一卡通“类银联”系统,实现“一卡在手,岭南通行”。截止2016年3月,岭南通已基本开通省内21个地市,服务通达香港、澳门地区,累计发卡4920万张。

岭南通大数据云平台是面向公共交通服务的大数据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它根据自身掌握的数据优势,通过研究和分析公共交通一卡通大数据,将其应用于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公众出行领域、突发事件处理等,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和改善公众出行环境。

编辑/陈远鹏

猜你喜欢
政府信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完形填空三则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