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传奇疯子

2017-01-12 07:06李华
莫愁 2016年35期
关键词:建筑

□李华

建筑大师传奇疯子

□李华

野蛮的成长

安藤忠雄高中毕业后,想考入大学继续读书,但家庭经济状况成了不可逾越的拦路虎,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另辟蹊径,以打工的方式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自学。

对建筑颇感兴趣的安藤先是潜入无法就读的大学,偷偷旁听建筑系的课程。那一两个小时的课程肯定无法解答安藤的各种疑问,于是他到处收集大学建筑系用的教科书,用业余时间全部读完。

安藤忠雄

那几年里安藤将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上了:不吃午饭,午休时间边啃面包边读书;晚上也舍不得睡觉,彻夜学习。当他对建筑学有了粗略的了解时,人生的光亮再次闪来——他遇见了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集。

这是在大阪的一家旧书店里,勒·柯布西耶的名字屡次出现在安藤阅读过的那些现代建筑书籍中,一时好奇的安藤不经意地拿起来随便翻阅,瞬间他就呆了:“就是它了!”照片、草图、设计图、法文的内容与书的版型相互呼应,极富美感地排列着……

柯布西耶是20世纪建筑江湖的传说,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的作品集对安藤产生了致命的冲击,然而拮据的安藤无法当场将这本书买下来,无奈之下他只好偷偷将书藏在一个不明显的角落。此后,每次经过那家旧书店,安藤都会因担心它被卖掉而前去察看,然后再把那本书塞到书堆底下。直到节衣缩食一个月后,安藤才最终将它收入囊中。

柯布西耶让安藤知道了什么是建筑,也让他明白真正的建筑师需要行走世界。为了攒够游学的费用,安藤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拿到了职业拳击赛的执照,然后进入赛场。

拳击场上胜利的光荣和失败的悲伤,对安藤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于他而言,只要能多坚持一分钟挨打,就可以获得5万日元,就离偶像柯布西耶更近一些。

再然后,安藤不断地打各种短工。做拳击手,当货车司机,在建筑设计事务所做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整整坚持了三年之后,他带着辛苦存下的60万日元,终于踏上了赴欧游学的旅程。

这是一场非常艰辛而刻苦的旅行,历时七年,横跨美、欧、亚、非四洲。完全没受过正式建筑学教育的安藤由此完成了自学,回到日本开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这一年,安藤已经28岁。

挑战的疯子

日本是一个讲究学历与专业传承的国家,野蛮生长的安藤受到了周围所有人的质疑:“你没受过正规的教育,怎么可能成为建筑师?”安藤坚毅地回击:“日本有句谚语:只要有一,就会有十。”

但这个“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安藤将自己最初那段生涯总结为四个字:连战连败。他到处找人游说,到处提提案,比如“地下美术馆”,比如在一栋百年老建筑里放一个巨大的简洁现代的蛋形结构,可是对方冷冰冰地一口回绝:“我们不需要!”甚至因为“骚扰”大阪政府的次数实在太多,接待员直接提出了警告:“如果你再啰嗦,我就报警抓你!”

接不到大工程,安藤就从小房子的改造开始,于是他完成了“住吉的长屋”,在又长又窄的土地上盖起一座长盒子。房子像一个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外部几乎没有窗,进不了光和风,所有自然的要素都需从中庭的天井进入建筑内部;要是下雨,从屋子这头走到那头还必须打伞。这座四季变化感受明显、居住非常不方便的房子让安藤饱受质疑,差评如潮,同行讥笑他来自远古、外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没有人相信他能盖好一座房子。

同行的嘲笑并没有让安藤放弃自己的设计理念,就算接不到活,安藤也只认为是自己太年轻,主动出击力不够。他始终相信,只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时间的检验下,终究有人可以看到他的出类拔萃。所以,没活的时候安藤总喜欢盯着办公室的天花板,琢磨盖房子的所有细节。

这股执著劲让安藤的事务所艰难地活了下来,直到八年后他一战成名。这年,他设计出了自己最著名的住宅作品——六甲山集合住宅。

这是一个坡度60度的山坡,上面要建一个10层楼的公寓。在这么陡的地基上盖这么密集的住宅,几乎没有人敢尝试,但安藤一看到这块地基就想到了柯布西耶的房子,他主动找到业主,申请做这个项目,正为没建筑师敢接手而发愁的业主一口应承。

由于施工条件太恶劣,安藤一度找不到愿意承包工程的施工方,因为这样的陡坡如果处理不善很容易发生泥石流,最后一家迫于生计的小公司接下了这个项目。因为是小公司,人手很紧张,安藤不得不经常下工地帮忙。又因为大斜坡的陡峭程度实在超乎想象,整个施工过程中安藤一直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直到竣工的那一天,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一期完工后,安藤又做完了二期,但当他找到第三期的业主提出帮其改造时,却被业主拒绝。安藤说,我可以等。

戏剧性的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把很多建筑给震坏了,而六甲山集合住宅却安然无恙。很快,安藤就接到了三期业主的电话。于是,他又做了六甲山集合住宅三期。就在这一年,安藤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安藤说自己近五十年的从业生涯中做过很多稀奇古怪的项目,这些项目几乎都经历过以质疑开始以惊叹结束的历程,无论遭遇怎样的攻击或谩骂,安藤从未妥协过,这个曾经的拳击手一直把建筑当成战斗:“建筑的过程立足在无止境的战斗上,完成后的建筑也不过是战斗的结果。”

极致的鬼才

安藤的建筑天分让他最终获得了“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近五十年的建筑成就也让他荣登世界建筑大师的宝座,但作为大师也许总是有些怪癖,熟悉安藤的人都有一个共识:他的成功来自极致的苛刻与克制。

在安藤的建筑工作室,安藤的座位居中庭的底层,所有员工进出工作室,都需从他身边经过。安藤禁止在工作室内使用手机、邮件甚至传真,唯一与外界联络的渠道就是五台公用电话,而这五台电话也都在安藤的视线范围内。

工作室是一个全开放的多层空间,安藤只要爬上楼梯,就能将员工在桌前工作的身影一览无遗,随时掌控工作室里发生的一切。

而工作上的严谨更达到极致。安藤不允许哪怕一点点的瑕疵,员工对他精神的领悟稍有偏差就会被骂。他的工作室里有很多东京大学毕业的建筑高材生,而这些高材生被他骂哭是常态。

除此之外,安藤对自己的管理也从不放松。建筑师需要好的身体,锻炼便成了安藤的例行功课。安藤曾在他的著作《都市彷徨》中写道:“我的体重从18岁时开始便没有什么改变,为了能够保持当时的身体与精神状态,以便在不安与紧张中继续摸索创造,我打算到死为止都保持63公斤的体重。如果有一天我已无法维持下去的话,我想那肯定已经不是我自己了。”

安藤一直将“战斗”二字视为座佑铭。几年前他身患癌症,先后切除了胆囊、十二指肠、胰腺和脾脏,依靠药物延续生命,但却依然坚持工作。

安藤说,直到现在,他还是能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游学,在印度恒河岸边苦苦内省自己二十一年生命的情形。“恒河里有许多人在沐浴,旁边有牛在游泳,岸边还有死者在被火葬。异常的恶臭,强烈的阳光,漫无边际的大地,这样混沌的景象将人生存的意义全部显露了出来。我独自一人坐在岸边,不停地问自己,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也许就是这样频于自省,安藤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建筑梦想和建筑精神。他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编辑 钟健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建筑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学园(3)
建筑学园(2)
建筑学园(1)
建筑速写系列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