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传染条件及综合防制措施

2017-01-12 03:38魏爱兰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畜家畜传染

魏爱兰

(皋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0299)

1 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条件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品质随之提高,也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人们更加喜爱食用一些野味,也经常性的养动物,有了与动物经常接触的环境,因此,导致疾病的传染几率增加。另外,由于我国医学的进步,用药的频繁和用药量加大,使传染性病毒的抗体增强,也给人畜患病的治疗造成困难。

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着某种流行性的病变的联系,人和动物的共同病原体是人畜共患病的主要传染条件。根据资料统计,全世界范围内,人畜共患病仅寄生性疾病就有250多种,人畜共患病大概有90种,而在我国最常见的有54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有34种。在这些种类中,导致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有病毒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等,这些病至今还威胁着人类健康。由于我国人员众多,而且人畜共患病大部分都发生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病毒的传染性更快。因此,我国人畜共患病的几率也就更大。主要的传染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无节制的使用,不仅导致生态环境圈平衡遭受破坏,还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威胁。因此,野生动物在迁徙过程中,把本身带有的传染性病毒带到不同的人群生活的环境中,导致病毒的扩散。

2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和现状

患病的主要来源是由病毒、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或者异变,而人畜共患病是指牲畜、微生物和人类之间的传染性疾病。动物得传染病大概有200多种,而大部分都可以传染给人类,在传染的疾病中,由寄生虫带来的疾病有超过100种可以传染给人类。据大量数据显示,由于人类医学发展的技术有限,还有许多传染性的寄生虫和疾病尚未被人类发现和了解。在流感多发季节,如果出现各种不明原因的发烧或是肠胃的不适,极有可能是由人畜共患病的原因引起的,要及时就医。而我国近些年最新发现的疾病,有大约80%是人畜共患病。

近年来,一些新型人畜共患病正已各种形式出现在人群中。虽然现在我国的医学技术和科技比以往增强了不少,但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还是不堪一击。在禽流感高发的时期,疯牛病、口蹄疫等高频传染病一而再的袭击着人类健康。比如,在2005年猪链球菌袭击了我国四川省内,夺走了多位村民的性命。在全球范围内的病毒传播特点是,疫情爆发性较强,病毒异变速度迅速,病毒传播体极易扩大。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中,流感也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频繁发生。主要是由于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许多动物经常与人体接触,导致动物体内的病毒变异,从动物体内直接传染到人类中。

3 人畜共患病存在的主要因素

3.1 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范围越来越广,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十分快速,人口的流动导致了病毒的传播,以至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畜共患病的几率在近几年不断增加。尤其是我国近些年来不断的进行林地开发,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破坏,以至于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不断侵入动物的生活圈。

3.2 我国饲养量加大

由于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较快,我国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家畜的价格呈直线上涨。因此,家畜的饲养量增大,由于饲养量的持续加大,导致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再加上疫苗不是免费的,这就使家畜群更容易被感染。根据资料统计,我国养犬量十年内增加到大概50%,分布在农村的养犬量增加得更快,并且农村养犬多以放养为主,经常忽视狂犬疫苗的注射,以至于农村出现狂犬病的频率更高。

3.3 各方面的认识不足,管理存在缺陷

全球范围内的禽流感的爆发引起了群众的恐慌,但是大部分群众对疫情并不了解,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畜共患病的危险。我国的相关管理部门出现问题相互推脱,缺乏合作精神,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缺乏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造成出现疫情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再加上检疫部门不严谨,甚至为造成某些人为了私利倒卖病死牲畜事件的发生,导致病毒的传播面积和速度不受控制。

4 人畜共患病的控制措施

4.1 对人畜共患病的威胁进行大力宣传

我国传统的家畜养殖模式由于投入的资金不足,对家畜的养殖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至于管理家畜的设施落后,还有一部分养殖场的养殖模式是人畜混住,并且大部分养殖人员对此危害不了解,控制和防护意识都相对薄弱。因此,要加大此方面的投资力度,以便于建设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对专业养殖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养殖知识,大力开展人畜共患病的危险性宣传,使群众能够正确深入地了解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4.2 加大对动物的防疫工作

加大对所有动物的防疫工作,尤其是对人畜共患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将现有的动物免疫规章制度进行改善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广泛推行疫苗接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动物和人类安全得以保障。比如,在禽流感高发的时期,使相关部门按照流程进行科学的免疫工作,并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如发现家畜抗体水平降低要进行及时补充,以便于免疫工作真实有效的开展。坚持动物医学的研究和探讨,在出现新疫情的时候能及时使疫情得以控制。

4.3 对动物要进行科学接触

和动物的亲近要保持合理的距离,因为大部分动物是细菌携带者,如果和动物接触过密,在非常时期,各种病毒和细菌会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人体,人类的流动性比较广泛,则会出现大面积的病毒传染。所以,要避免和动物太过密切的接触,在科学的范围内和动物进行接触,并且要对动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清洁。时刻对此进行消毒,要保持动物生活环境的干净卫生。还要将乱捕野生动物食用的现象进行彻底杜绝,不仅是因为野生动物携带病毒使患病的可能性增大,更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

4.4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快技术创新,

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技术人员所学的知识进行定期的考察。使他们能够对养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使原来的饲养模式得到改变,减少污染。并且普遍推广兽医的从业范围,使动物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根据我国现有的防控状态,要对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在我国,要加强人畜患病的技术检测上,加快相关药物的研制;在免疫技术方面,提高病毒的诊断技术,开发新疫苗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几率。

5 结束语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始终存在着,无数的生命在这种疾病中死去,这种疾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毒瘤,始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甚至是生命。大部分人都认为,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创新,人类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这种疾病会在将来对人类的健康不存在威胁。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大量事实证明,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科学和医学的在不断进步的时代中,虽然这些疾病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一直出现一些新的人畜共患病的病情,提醒着要使人类和自然和平相处,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才有利于人畜共患病的情况得到彻底改善。

[1]赵元基.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5):10.

[2]韩小虎,姜峰,韩杰等. 当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形势与相关课程改革方向的探讨[J].农学学报,2016(2):113-116.

[3]李翠莲,雷风.宠物饲养与人畜共患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5):19.

[4]余康健,余清顺,兰英花,等. 人畜共患病传染条件及综合防制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5):341,343.

[5]陈滨江.畜牧业生产中的人畜共患病[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22):61-63.

[6]朱科伦,朱郇悯,曾文铤,等.人兽共患病对传染病学的新挑战[J].广州医药,2010(3):1-2.

[7]李玉霞,刘宏远,赵晓国,等.浅谈人畜共患病与宠物饲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6(6):50-51.

[8]侯云德.我国重要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策略[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P.R.Chin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 协 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P.R.China):2006:11.

[9]杨拥军.几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10-09(005).

[10]金宁一.猪传染病流行的出现与思考、关注猪源人畜共患病毒病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2005:10.

[11]董军,常建宇,张秀环.饲养宠物要预防人畜共患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3(11):40-41.

猜你喜欢
人畜家畜传染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危害、流行特点及预防策略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传染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