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已乘黄鹤去 风范遗泽留人间
——追悼何国钧先生

2017-01-12 09:44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后辈成就奖中华医学会

肖和平

·缅怀寄思·

先生已乘黄鹤去风范遗泽留人间
——追悼何国钧先生

肖和平

2017年9月6日,阴有雨。

入夜,惊悉何国钧先生噩耗,悲痛之余,不能自已。仰望夜空,曾经相处的那些日子,亦师亦友,音容笑貌,不能忘怀!

先生1929年4月13日出生,1952年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同年11月来上海市立澄衷肺结核病防治院(即今日之上海市肺科医院)工作,师从著名肺科专家钱慕韩先生,从此一生与肺科临床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我国著名肺科专家,他从事结核病和呼吸内科临床工作长达50余年,对肺结核化疗、呼吸衰竭的抢救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具有丰富的经验。1958年在国内首先开展采用“体位引流抢救咯血窒息患者”获得成功;1965年底,采用国际上刚刚应用的扩血管药物成功抢救了1例因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源性休克,被外院宣判为死亡长达10多个小时的患者……,一生救死扶伤,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科研领域,先生亦是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他率领团队与有关药企协作,开展了对我国首创的一类抗结核利福类新药——利福喷丁的临床研究,于198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一类新药的评审,并于同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直至今日,此药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给成千上万的结核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先生遗泽,至今仍普惠众生。

医院系卫生部定点的全国肺内科进修教育基地。先生作为“全国肺内科进修班”负责人,除了为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授业解惑外,他参编《实用内科学》、《肺结核病的鉴别诊断》等著作及“全国结核病防治教材”、“肺内科进修班”等教材,力求把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悉数传授给学员!他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温文儒雅的学者风范,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今年3月,当先生出席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成立80周年庆典——上海分会场活动并领取“结核病学终身成就奖”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向这位颤颤巍巍走上主席台的长者致敬!无数如今在各自单位担任着学科带头人或领导岗位的同仁们在下面纷纷交流:“我参加过何老某年某日的培训班”、“我也参加过何老某年某日的培训班”……呵,我想,此刻,作为一位师长、作为一名结核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与自豪的呢?

还记得,1986年的那个秋天,应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的邀请,布达拉宫下的西藏自治区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迎来了第一位德高望重的上海老专家,那就是何国钧先生。高原反应让先生离不开医院,不时需要吸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您仍然坚持为来自西藏各地的藏汉族学员授课和对疑难患者会诊,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未曾忘,1999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学术研讨会,正是在先生手把手的指导下,我执笔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处理指南》(简称“《诊断与处理指南》”)。就在《诊断与处理指南》发表后不久,一位院士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采用《诊断与处理指南》中的方法与措施治好了一例难治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我颇受感动和鼓励。

无数次,在他家,一杯清茶,先生与我促膝长谈。从结核病短程化疗的心得到国家对结核病防治的规划,甚至国外对结核病诊治的新进展……有时是他滔滔不绝我侧耳倾听,有时是我长篇大论他颔首微笑。斗室之中,我们的思绪却是可以海阔天空、自由翱翔。先生虽则年迈,对奋斗一生的事业却始终痴情不改,对国内外医学的进展也是津津乐道,很愿意听我们一一述来。他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得非常出色了,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在暮年,壮心不已!他的努力、他的耕耘,启发了无数的后辈;后辈工作中的进步、成就,这都是他欢喜看到的和听到的,都使他高兴与欣慰。为此,我们也深受鼓舞,仿佛老人一个微笑、一个颔首,就是最好的赞许!我们常常把工作中的点滴都与他分享,听着老人发出孩童般快活的笑声,心生无限欢喜。

先生的一生,始终怀着无私奉献结核与呼吸卫生事业的真诚心愿,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朴实的品行和勤奋的工作,展现了一名医者的仁爱与仁术。正是由于在工作中敢为人先和率先垂范的表现,他分别获得“上海市高尚医德奖”、中国防痨协会优秀工作者、中华医学会优秀工作者、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防治终身成就奖”、“《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重大贡献奖”、上海市医学会肺科专业委员会“终身成就奖”、上海市医学会结核病专科分会“结核病学终身成就奖”、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对他最好的认可和赞许。

先生已乘黄鹤去,风范遗泽留人间。作为后辈与朋友,我们深深地怀念并感谢先生引导我们走过的岁月。您的音容笑貌、您对患者的无微不至、您对朋友的赤诚坦荡、您对学生后辈的大力扶持……,都将是我们永远追忆的似水年华!

何国钧先生,一路走好!

志谢何国钧先生的生平资料由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范黎萍秘书负责收集和整理。

(本文编辑:薛爱华)

10.3969/j.issn.1000-6621.2017.10.025

200433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

2017-09-12)

猜你喜欢
后辈成就奖中华医学会
本刊启示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观电视剧《毛岸英》感作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第三届全国毛发学术会议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