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思考

2017-01-12 12:13者跃达
中国茶叶 2017年7期
关键词:景东茶苗茶树

者跃达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生物科技服务中心,676299)

景东县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思考

者跃达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生物科技服务中心,676299)

一、景东县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关键阶段

1.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试验成功阶段

1987年7月,经云南景东县茶试站领导同意,技术员者跃达、欧明兰、邹应福三人在茶试站苗圃开展了茶树短穗扦插试验。1987年8月4日进行8.77平方米小面积扦插,共扦插3114穗,到1988年7月14日,共出圃茶苗2797株,成活率达89.82%;1987年11月20~28日,进行了53.3平方米冬季扦插,共扦插13476穗,1988年7月5~14日出圃,共出圃茶苗12335株,成活率达91.5%。二次扦插的平均成活率达91.2%。茶树短穗扦插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景东县茶树短穗扦插的空白,也为后来全县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茶树良种引进大胆创新阶段

1988年7月16日,景东县首次从云南普洱茶树良种场引进云抗10号1250袋,云抗14号280袋,云抗43号800袋,矮丰180袋,长叶白毫1372袋,短节白毫12袋,云选九号36袋,共计3930袋。当时每袋价格为0.15元,运费0.10元。到1989年7月调查仅成活813株,成活率为20.7%。总结经验后采取了两点措施:一是建立自己的母本园,二是引袋苗改为引进枝条,当地育苗当地移栽。

1990年8月17日,景东县首次从云南普洱茶树良种场引进茶树良种枝条344公斤,共10个品种。该枝条共剪穗68227穗,出圃茶苗61376株,出圃率90.0%。以后将这些茶苗在景东县茶试站种植,陆续在景东县茶试站和景东县文井镇开南建母本园2个,面积14.4公顷,品种达17个,满足了本县和临近县的需要。

3.大量推广“遮阳网下使用小拱棚育苗技术”阶段

在2000年以前,无性系良种繁育采用的是竹帘遮荫的办法。2000年以后,大量推广遮阳网遮荫,同时采用“小拱棚+塑料薄膜”的办法,既保温又保湿,15~20天才浇水一次,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成活率及茶苗的质量。此法比老式育苗方法成活率提高17.6%,茶苗高度比老式育苗提高9.2厘米。

4.由育地苗改为育袋苗阶段

景东县每年的2~5月特别干旱,这一时期茶苗死亡率非常高。为了提高茶苗成活率,2000年指导全体育苗户改育地苗为袋苗,当地育苗当地移栽,成活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缩短了投产年限。

5.推广地膜覆盖技术阶段

地膜覆盖既保温又保湿,特别对春旱严重的景东县来说,效果非常显著,当年7月移栽盖膜,翌年雨季来临前揭膜,减少了杂草的危害,茶苗长势旺盛,成活率非常高,又缩短了投产年限。推广面积达3.6万亩,平均成活率达92.8%。

6.全县种茶积极性高涨阶段

2007~2008年茶叶价格猛涨,全县种茶积极性高涨,两年无性系茶树良种种植面积净增2000公顷。

二、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重要性与必要性

1.从无性系茶树良种特性分析

无性系茶树良种能保持良种固有的特性,后代的性状一致,生育期和长势比较整齐,新梢大小、持嫩性和色泽比较接近,便于实行机械化采茶,利于初制工艺规范化,对提高品质、节省劳力、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都有好处。

景东县茶园,大部分是有性系群体种,品种混杂,单产低,采茶效率低,品质差,效益低,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势在必行。

2.从景东县加工现状分析

景东县在加工上,以晒青绿茶为主,加工粗糙、品质差、效益低,为普洱茶提供原料成为显著特点,只有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3.从劳动力状况分析

景东县劳动力不是过剩,而是不足,采茶工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说明茶价低,效益差,全劳力采茶不划算,只有通过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增加效益,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4.从土地资源状况分析

景东县发展产业多,产业之间争土地,茶产业必须稳定茶园面积,改植换种成为发展趋势。

三、景东县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优势

1.环境优势

景东县位于滇西南普洱市最北端的无量山腹地,是连接滇西南与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也是边境商贸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在全国8个彝族自治县中,景东是彝族人口最多的县(36.55万人)。辖区内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保存着中国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具有完整而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活着黑冠长臂猿、灰叶猴、黑颈长尾雉和云南红豆衫、长蕊木兰、景东翅子树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无性系茶树良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使景东成为普洱茶最重要的原产地。

2.种茶历史悠久

景东县是滇西南的历史文化名邦。从汉代开始,景东县就是滇西南的重要通道,唐代南诏时期,曾在景东设立“银生节度”,同时,“银生节度”还是南诏时期的南方贸易重镇,其最大的贸易商品就是茶叶。景东产茶历史悠久,据唐朝樊绰的《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境内无量山、哀牢山有野生茶群落分布面积19066.7公顷,栽培古茶园2466.7公顷,证明景东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3.茶文化资源丰富

景东县户籍人口36.55万人,2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2万人,占总人口的49.8%。多民族习俗造就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文化遗产,不同民族不同的茶歌茶舞、茶礼茶俗、茶书茶画、茶诗茶词丰富多样。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景东彝家煳米罐罐香茶”的泡制技艺十分讲究,要求茶艺师手腕抖动的力道拿捏到位,而且不得少于百次,所以民间也称这样的烘烤方法为“百抖茶”,抖时还须默念:“一抖愁云散,二抖笑颜展,三抖风雨顺,四抖平安来,五抖谷丰收……六十六抖身康健,七十七抖子昌盛,八十八抖合家欢,九十九抖吉祥到,百抖富贵万年长!”以此表达对尊贵客人的祝福之情。“采月亮”这道茶也成为彝族婚嫁新人必喝之茶,据说饮过此茶后,能白头偕老,幸福长存。“采月亮”二道茶汤色微红,香气清高绵长,醇香暗甜,苦尽甘回,象征着爱情甜蜜、生活美满,寓示着迎来人生新境界。现更名为“月圆”,意为心想事成,事事圆满!正是“香茶一杯千愁去,苦尽甘来乐无忧”。

4.成熟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种植技术

景东县在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过程中总结了经验,摸索出适合景东推广的技术方案。

四、存在问题

1.对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了解不够

(1)移栽技术不到位。在移栽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时,按有性系(实生茶苗)茶苗的方法移栽,把两种茶苗等同看待,同样方法移栽。

(2)对无性系茶树良种寿命存在误区。说无性系茶树良种寿命短,茶籽育苗移栽茶树寿命长,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不划算。

(3)对无性系茶苗出圃标准把关不严。

2.对无性系茶树良种缺乏认识

无性系茶树良种分为国家级(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省级(如雪芽100号)、市级。各级别良种有适制性、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能力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3.管理措施不到位

景东县每年2~5月春旱特别严重,土壤湿度、空气温度都较小,对茶苗生长影响较大,需采取抗旱保苗措施。另外,在管理上还存在幼龄茶苗缺肥,推迟成园;病虫为害得不到防治;除草剂代替耕锄;采摘代替修剪等措施不到位之处。

4.对生态茶、有机茶概念模糊

茶农对生态茶、有机茶的概念不了解,有的认为不喷农药、不施化肥、不修剪、不耕锄就是有机茶、生态茶。

5.盲目崇拜古树茶

很多茶农盲目推崇古茶树,认为种植茶树良种,不如管好一株古茶树。

五、发展措施

1.做好引导,树立大产业思想

景东县茶产业属于传统产业,种茶历史悠久,从面积来看,是继泡核桃之后第二大产业,面积大、产量低、效益差,税收极低。根据这一现状,景东彝族自治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向县人民政府呈报了《景东县茶产业实施意见》。

2.抓好培训,树立科技兴茶战略

景东彝族自治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要做好无性系茶树良种种植、有机茶园管理技术、有机茶加工技术、野生茶树保护和古树茶合理开放利用四方面培训。

3.了解无性系茶树良种的优缺点,合理选择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既要了解品种优点,更要了解品种缺点,比如,云抗10号加工绿茶叶片黄绿,不适宜加工晒青;云抗10号、雪芽100号熟地种植适栽性差;雪芽100号抗寒能力、分枝能力弱等。

4.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先从基础工作抓起

(1)抓育苗工作。一是抓好当地育苗当地移栽,这样既可提高成活率,又可降低成本。二是推广先进育苗技术。三是把握茶苗出圃标准。苗木高度(根颈与茶苗顶牙基部的长度)不低于25厘米,根径(距根颈10厘米处的苗木直径)不小于3毫米,根系发育正常;叶片完全成熟;主茎大部分木质化;无病虫为害。四是结合景东实际,可以育袋苗移栽。

(2)抓种植基础。茶树是长效经济作物,基础是关键,一般种植沟深×宽不低于50×70厘米,农家肥施用数量每亩不低于1500公斤。

5.抓好管理

(1)提倡人工和机械除草,杜绝茶园中使用除草剂(如草甘膦)。

(2)开展冬季深耕。冬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增加土壤空隙度,可以将落叶、杂草、病虫埋入土壤中,增加有机肥,减少病虫害。冬季深耕深度以25厘米为宜。

(3)按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标准要求施肥、防治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四种。病虫发生时,提倡绿色防控,如使用色板、杀虫灯,更提倡在茶园中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达到茶园中生态的平衡。

(4)合理修剪。茶树修剪,可以剪掉枯枝、细弱枝、病虫枝、徒长枝,促进茶树生长。同时,提倡古茶树合理修剪。

6.抓好加工

选择可靠加工技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目前市场看,景东县适销对路产品有绿茶、工夫红茶、白茶。景东县推广的云抗10号、雪芽100号、普景1号、矮丰等都适宜加工这些茶类。

猜你喜欢
景东茶苗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景东县总工会: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进企业活动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逆风挥杆
云南景东欢庆彝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