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类脑膜炎性低颅压综合征1例报告

2017-01-13 02:27庞晓敏吕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脑膜炎

郝 宁, 庞晓敏, 崔 俐, 吕晓红

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类脑膜炎性低颅压综合征1例报告

郝 宁, 庞晓敏, 崔 俐, 吕晓红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颅内压力降低(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70 mmH2O)所导致的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复视、自主神经症状、颈抵抗等。此病发病率较低,约为五万分之一[1],由于临床较少见,且表现多样化,极易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等其他病症。现将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类脑膜炎性低颅压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缘于8 d前感冒后出现头痛、头晕,为双侧顶颞部胀痛,呈持续性,起身后加重,平卧后减轻,伴随恶心,无呕吐。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后,自觉症状略好转。2 d前出现后颈部疼痛,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行腰穿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30 mmH2O,蛋白:0.27 g/L,葡萄糖:3.26 mmol/L,氯:126 mmol/L,潘氏反应阴性,白细胞:27×106/L,红细胞:300×106/L。为进一步诊治以“头痛”收入我科。病程中出现活动后气短,伴心悸、多汗,情绪易激动,双手纤颤,近期体重减少5 kg。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6.7 ℃,血压:128/71 mmHg,心率:96次/分,皮肤潮湿,双手纤颤,项强2横指,余神经及内科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风疹病毒IgG抗体、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促甲状腺素0.005 μI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10.27 pmol/L,游离甲状腺素(T4) 22.86 pmol/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血清TSH受体抗体、布鲁氏菌凝集试验及PCR定量及入院常规检查正常。心电图、头部CT及MRI平扫、腹部及甲状腺超声、肺CT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摄碘功能降低。诊断:低颅压综合征、亚急性甲状腺炎。给予患者卧床休息、大量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头晕症状消失,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为155 mmH2O,蛋白:0.28 g/L,葡萄糖:3.10 mmol/L,氯:130.7 mmol/L,潘氏反应阴性,白细胞:2×106/L,红细胞:0×106/L。患者症状明确好转,办理出院。

2 讨 论

低颅压综合征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而关于原发性低颅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Schaltenbrand首先提出3种可能发病机制[2]:(1)脑脊液分泌减少: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脑脊液生成减少有关;(2)脑脊液吸收过快:矢状窦和蛛网膜颗粒吸收亢进;(3)脑脊液外漏,现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原因。精神刺激、疲劳、上感等均可诱发此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呼吸道感染之后,与病毒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紊乱有关。通常结合患者典型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必要时可行细胞穿刺或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此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史,继而出现心悸、多汗、情绪易激动、双手纤颤、体重下降、促甲状腺素明显下降,T3、T4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明确。患者产生低颅压的机制为脑脊液分泌减少:(1)患者因有甲亢症状,出汗较多,而患者进水较少,且甲状腺激素有利尿作用,因此引起机体脱水,从而使脑脊液容量减少;(2)甲状腺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刺激作用,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紊乱,而超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则能使神经末梢分泌儿茶酚胺减少,使脑内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可逆性紊乱,导致脑脊液分泌减少或停止。而精神因素、呼吸系统感染亦可通过上述机制使脉络丛血管分泌脑脊液减少,引起低颅压[3,4]。不同于常见低颅压头痛发生原因,患者头痛产生机制[5,6]除:(1)脑脊液减少,激活腺苷受体;(2)脑脊液减少对脑实质的衬垫作用减弱或消失;(3)坐立位时脑组织对相关组织、结构牵连或压迫;(4)低颅压导致颅内血管(主要是静脉)的扩张或者移位而造成头痛外。患者因前期感染及甲亢产生大量代谢物如乳酸等引起血管扩张而牵拉血管的痛觉末梢神经引发头痛[7]。不同于常见低颅压综合征,患者首次腰穿脑脊液中出现红细胞及白细胞升高,易误诊为脑膜炎,其机制为低颅压引起脑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使血液中的细胞渗入到蛛网膜下腔[8]。此病例提示我们,在低颅压形成原因中不能忽略代谢性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等)引起的情况,同时也应详细询问病史,相关辅助检查密切结合临床,防止误诊。

[1]王立法,费春国.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致痛性眼肌麻痹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6):635.

[2]Christoforidis GA,Mehta BA,Landi JL,et al.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report of four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euroradiology,1998,40(10):636-643.

[3]Bell WE,Joynt RJ,Sahs AL.Low spinal fluid pressure syndromes [J].Neurology,1960,10(5):512-521.

[4]张 耐,岳树源,王永利.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7(31):740-742.

[5]刘淑云,户文娟,单桂珍.低颅压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7):432-433.

[6]王大模,文世全,苏献惠.低颅压综合征的脑脊液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65-66.

[7]王海峰,卢苗青.类脑膜炎起兵的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2(11):204-206.

[8]赵冬雪,马 爽.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诊治分析[J].中国现在医学杂志,2011,8(21):1014-1016.

1003-2754(2017)06-0556-01

R743

2017-04-09;

2017-06-04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吕晓红,E-mail:lvxiaohong.student@sina.com

猜你喜欢
亚急性甲状腺炎脑膜炎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Vaccination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