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式“啃老”

2017-01-13 05:16刘磊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11期
关键词:比亚卢卡女友

文/刘磊

意大利式“啃老”

文/刘磊

2016年9月,一位情绪激动的威尼斯律师写信给意大利最高法院,要求国家尽快立法,规定子女在28岁之前必须自立,否则,这个国家可能陷入“永远长不大”的危险。都说西方青年个性独立,为什么意大利的年轻人却喜欢赖在父母家,背负“啃老”的恶名?我在米兰曾经留学3年,如今也生活在米兰,在我看来,这件事远非“年轻人占父母便宜”那么简单——

“哦,我的亲娘”

意大利人性格外露,喜欢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感受,尤其爱用惊叹句。他们最常用的惊叹句并非西方人时常挂在嘴边的“哦,我的上帝!”而是“哦,我的亲娘!”我问同学路易吉,这是为什么,他想都没想地回道:“因为我们爱自己的母亲呀!”

意大利人从不掩藏他们对母亲的热爱,在意大利,只要有人的地方,时不时就会听到有人当街喊“娘”。甚至指天发誓的时候,也忘不了老妈,“以我妈妈的名义起誓”是意大利人最喜欢的誓言。而如果问意大利男人什么东西最好吃,得到的答案肯定千篇一律:“我妈妈做的饭。”

而爱母亲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陪在母亲身边了,所以在米兰,三十而立仍和母亲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意大利男人,几乎随处可见。

33岁的朱塞佩是我实习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一名帅气多金的单身汉。经济上完全可以独立拥有一套宽敞的公寓,却至今仍和母亲一起生活。我问他,和母亲住在一起不会感到不方便吗?他笑着摇头:“正相反,我感觉非常舒服,朋友们也十分羡慕我有一个好母亲。”

按照朱塞佩的说法,他的母亲玛丽安娜在朱塞佩9岁时成为了单身妈妈,独自抚养儿子长大,虽然经历不少艰辛磨难,却仍然乐观向上,从不怨天尤人。朱塞佩也习惯了母亲的呵护与陪伴,每当结束一天的职场奔波之后,总想尽快回到家中,感受母亲带来的轻松舒适和精神力量。朱塞佩还一脸认真地告诉我,将来娶妻也一定要以母亲为范本。

意大利男性到底有多依恋他们的母亲?有组数据足以说明:在这个国家,三分之一的已婚男性每天都与他们的母亲见面;50%的已婚男性与母亲住在同一座城市;四分之一的男性在离婚后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生活……在意大利,通过和母亲保持距离来证明一个男人已经长大这种事,是很少会发生的。

当然,以爱的名义住在母亲家并不简单,爱这件事光动嘴还不行,也要见行动。35岁的阿比亚蒂是我们那幢大厦的管理员,尽管已经结婚两年,但仍和母亲住在一起。一天晚上,我不小心弄丢了钥匙,又一时联系不到房东,只好给已经下班的阿比亚蒂打电话,麻烦他帮我拿备用钥匙。半小时后,阿比亚蒂风尘仆仆地赶到,手里还拿着一把水管钳。见我一脸不解的神情,他笑着解释:“接到你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帮母亲安装淋浴器。”

在阿比亚蒂家里,家务活是有着明确分工的:一般的家务事由母亲承担,阿比亚蒂则主要负责水管漏水、马桶堵塞、电线短路、网络故障等技术性的活儿,大件的电器也由他出资购买。有了自己小家庭的阿比亚蒂也从来没想过要搬出去单住,“我非常爱我的母亲。她还有一个让我的哥们儿都很羡慕的优点——她是个足球迷,我们经常在家里一起看比赛,还一起去现场看球,如果我搬出去,就没人和我一起看球了。”

意大利的女性大多性格泼辣、为人强悍,尤其是非常疼爱子女,或许正是她们的强大和爱心,才给了意大利男人充足的恋母、恋家理由。不过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肯定是意大利慈母们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

抱团式家庭

来米兰之前,我认为中国人最重亲情,最有家庭观念,可随着接触的意大利人越来越多,我发现他们对于家庭关系的重视和维系,完全不亚于中国人。

曼奇尼先生是学校的客座教授,在他的办公桌上总能看到一张全家福照片。我好奇地数了一下,发现家庭成员居然有25口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去年刚出生的两个小娃娃。这么一大家子,要聚在一起拍张全家福,不容易吧,可曼奇尼先生却说只要几通电话就能轻松搞定,因为他们都居住在同一个街区——他们夫妇和长子吉安卢卡一家住在公寓的一层,另外3个儿子带着家眷住在他们的楼上,两个女儿女婿则住在隔壁的单元里,他说这样他和太太就能每天都看到孩子们,也方便他们照顾子女的生活。

在意大利,类似曼奇尼先生这样的大家庭很常见,可以说是一种家庭传统。大多数意大利父母不会主动要求孩子搬出去住,他们会处处替子女着想,为孩子鞠躬尽瘁。除了因为工作或结婚的原因,年轻人离开父母家独自居住,也并不被社会舆论所接受,甚至还可能掀起不小的家庭风波。

同学亚历桑德罗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如胶似漆,关系进展神速,这让他产生了搬出父母家,和女友一起租房的念头。可是刚和父母开口,就搞砸了一顿原本喜庆的家庭聚餐——母亲埋头垂泪,父亲沉默不语,两个兄弟也惊慌失措,不敢张嘴吃饭,他后来只得放弃了搬离父母家的想法。这件事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亚历桑德罗可以带女友回家玩,或者出去吃饭,但不能留女友在家中过夜。按照意大利的习俗,带女友在父母家过夜是一大禁忌。我问亚历桑德罗是否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他不置可否:“我不想让父母难过,所以没什么可抱怨的。”

英国《泰晤士报》公布的一项数据表明,在北欧国家,年轻人离家独立生活的平均年龄大约是22岁,而在意大利,年轻人在29岁之前很少会离开父母家,英国媒体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意大利父母的过分溺爱,甚至格外强调:“让你的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获得有用的独立生活经验,这样的父母才够称职。”

他人的非议也引起了意大利政府对“啃老”问题的关注。公共管理部长雷纳托·布鲁内塔在电视上公开倡议意大利父母不要执着于为子女洗衣做饭、叠被铺床,要学会放手,让那些年满18岁的男孩子离家独立生活。

不过,说父母是造成意大利年轻人“啃老”的主因,也不够公平,这本就是一件双赢的事。我的意大利语老师伊莲娜,她29岁的儿子佩德罗两年前被派往法国工作,最近刚刚回到米兰,原本打算自己租房独立居住,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强烈建议下搬回了家。伊莲娜说和儿子同住,会让她感觉自己仍然被人需要,感觉很幸福。而且儿子住在家里,一些年轻的朋友也会时常前来做客,“和他们一起聊天,我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真的很有趣。”伊莲娜显然乐在其中。意大利政府想要着力改变“啃老”现状,任重而道远。

都是钱少惹的祸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意大利父母都喜欢收留成年子女住在家里。我的房东阿伦佐先生就非常希望儿子卢卡能早点自立门户,让他和太太歇口气。

39岁的卢卡还没有结婚,在一家超市工作,每次来父母家,就是一副双腿架在茶几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闲模样。后来他结识了一个女友,是位单亲妈妈。两人出去约会,卢卡便将女友的孩子交给父母照顾。于是,阿伦佐先生常常被两个顽皮的孩子搞得精疲力尽。

阿伦佐先生对我抱怨,几十年来,他们任劳任怨地为儿子充当清洁工、厨师、烫衣工、信件收发人、司机、提款机,现在还要为卢卡女友的儿子充当保姆,真是身心疲惫。不过,卢卡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我赚的太少了,如果有足够的钱能够租房,我也不想麻烦父母。”

近几年,意大利的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也少得可怜,而房价和房租却高得可怕,首都罗马的房租价格甚至在欧盟城市中高居第二,仅次于伦敦。卢卡每月的收入只有1500欧元,除了“蹭住”在父母家,他别无选择。

不只是房租价格,在意大利,读大学的费用也贵得让人难以承受。2016年5月,一名意大利作家将28岁的儿子告上法庭,起因是他在离婚时获得了儿子的抚养权,并同意为其支付养育费,直至大学毕业。但这位儿子取得大学学位后,又继续攻读了电影课程,学费和生活费当然还是需要父亲提供。这一下,老爸被逼急了,请出法官来评理。媒体采访时,那位儿子也是满肚子委屈,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如果我有别的法子解决高昂的学费,我和老爸的关系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有一次和在网上认识的马萨罗聊天,他说自己和太太最近每个周末都要回父母家洗衣服,既省水省电,又省力,老妈还会帮着烘干,乐得他每次都会送给父母两个大大的“熊抱”。这位老兄还时常借用父母的车接送女儿上学,我暗想,那能省下多少油钱呢?可马萨罗却说,只要能降低生活成本,他不介意算计到每个里拉。难怪意大利权威媒体总是呼吁政府在提振经济上下大力气,毕竟只有人们口袋里有了钱,“啃老”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猜你喜欢
比亚卢卡女友
轮椅上的“大明星”
套路
巴伦比亚Piur餐厅
想你
哈里的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