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主妇的标配

2017-01-13 18:22
现代家庭 2017年1期
关键词:主妇标配中产阶级

词条解释:标配

名词,意指约定俗成的标准配置,包括主体之外的必需配件。

这种产品术语也可沿用于生活方式,例如:上世纪70年代的结婚标配应包括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80年代应包括冰箱、洗衣机和电视,90年代应包括空调、音响和录像机。标配是一种随时代而变化的指标,体现了大众认可的价值观,在不同情境下,会引发骄傲、自卑、愤怒、鄙视等多种复杂情感。

2017年有一部电影是值得期待的:根据澳大利亚女作家莉安·莫利亚提的畅销书《失忆的爱丽丝》改编,由詹妮弗·安妮斯顿主演。故事说的是:即将40岁的爱丽丝在健身房意外磕到头部,醒来后,丢失了十年的记忆:她只记得自己29岁,刚结束蜜月,怀着第一个孩子……

如此喜剧性的剧情设定堪称神来之笔:失去十年记忆后,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浮现出来:曾有的好时光,怎么就没了呢?39岁的自己,怎么会是29岁的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呢?虽然变得更时髦、更美丽,家居满分,聚会满分,但那个曾经傻呵呵享受夫妻之爱、享受姐妹亲情的自己去哪里了呢?

本来,她和姐姐伊丽莎白亲密无间,但姐姐无法生育,常年处在反复催卵、反复流产的焦虑和痛苦中,她却一连生了三个孩子,成为社区中的模范妈妈。最亲密的姐妹,在这件事上,裂变进入两个不平等的人群。罅隙由此而生。妹妹和闺蜜开心派对,姐姐独自忍受流产痛苦。

短暂失忆,好比是爱丽丝的兔子洞,迫使她重新审视现在的生活,她惊讶地发现,现在认为必需的那些,竟然是29岁的自己不喜欢、甚而认为毫无必要的:昂贵的健身私教和营养师,聒噪、无聊、爱攀比的邻居主妇……中产女性的生活围绕着孩子、社交、体重、男人无穷尽地挣扎,自以为能自得其乐。但富有,健美,社交能力旺盛,这些并没有让她喜欢自己!

这让我想起Q的离婚:她和丈夫在大学毕业后结婚,感情一直很美满,两人都在外企,生活无忧无虑,过了七八年甜蜜的两人世界后,决定要孩子,却始终无法受孕。又经过一两年反复的检查和治疗,无计可施,终于在35岁时决定用试管法。大量的促排针,苦不堪言,但Q一味忍耐,没想到,竟是丈夫先厌倦了,觉得这样生孩子太辛苦。Q的公公婆婆也不体谅,最终劝服儿子提出离婚,再找一个“好生养”的。戏码简直从21世纪跳回19世纪!吃了好多苦头的Q就这样被放弃了。她的离婚让我们一群女友感慨不已——他们是哭着离婚的,那位渐渐相信“无后为大”的先生对Q道歉,坦言自己痛恨这样做的自己。

主流社会一向赞颂亲子关系,却不太关爱那些没办法有孩子的夫妇。人们对于不曾发生于自身的灾难、悲苦,素来无法感同身受,简直是天然的不平等。在爱丽丝的故事里,姐妹间的矛盾最能反映中产阶级女性在生育身份上的焦虑——孩子,确实是中产阶级幸福的标配之一,这竟然和传统观念不谋而合,可见,社会很可能是在进步中退步。

从健身房事故开始,到爱丽丝的家庭现状,无处不在展现中产阶级主妇妈妈的生活标配:恋爱顺畅,买房顺畅,生养顺畅,保养顺畅,将三字头年龄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老公有出息,闺蜜更出彩!然而,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是有向心力的,聚集在中产社区,共同一套准则,让爱丽丝、Q的前夫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要想摆脱、颠覆,真的需要极大的勇气,爱丽丝的失忆恰恰帮她超越了这个困境——只有非同寻常的失忆,才能抹去中产的虚伪光辉,让爱丽丝恍然意识到,和姐姐一样,自己也是中产生活的受害者:因为过分虔信所谓标配,在社交、物质生活中尽力“达标”,违背初心也不自知,结果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人。

所以,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在哪个年纪,我们都该时常自问:幸福感是否来自真我的真心?是否将宝贵的人生浪费在不重要的、他人认可的配件上?幸福的准则是否被外物、外界所篡改了呢?

猜你喜欢
主妇标配中产阶级
不用自己改 大嘴已标配 别克新GL8艾维亚&新GL8 ES陆尊
不做闲置主妇
便携式电风扇
“星战”片头的四大标配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好婚姻的标配是什么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在美国哪些州生活成本最低
俏主妇的笃定 把生活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