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六大看点

2017-01-13 20:29
学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分会场中国科协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以“层次高、内容精、效果实”为办会目标,以“会、展、赛”为主要形式,有以下六个看点值得关注。

一、改革会议模式力求实效

年会首次以“会、展、赛”形式安排大会活动,将学术会议与技术成果展示、表彰竞赛融于一体,丰富了年会活动内容,拓展了年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领域,提高了年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举办地经济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学术交流议题围绕绿色化学、煤炭清洁利用、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器、纺织、西部农业发展等陕西省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设立。立足陕西省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重点围绕“军民融合促进陕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建设和秦岭立法保护”两个课题形成决策咨询报告,为陕西省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二、高规格的学术交流令人期待

年会邀请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00余位院士、40余位中国科协荣委、常委,80余位港澳台科技界代表,以及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俄罗斯科工联等8个国家的科技团体和机构代表出席年会。学术交流分会场共安排学术报告300多个,有42位院士担任分会场学术召集人并作学术报告。5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总师集中亮相年会学术交流分会场,专程向与会科技工作者介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展。邀请了2位院士、2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特别邀请到年轻的女科学家颜宁作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协年会自1999年起共邀请了153位科学家和有关领导作大会特邀报告,其中女科学家6位,颜宁是第7位,今年39岁,是作大会报告年纪最轻的一位。

三、军民融合科技展首次亮相

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等12大军工集团,国防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国内200多家军民融合领域领先高科技企业将参展。展览设置航天、海洋、核应用、无人系统、材料开发与应用五个主题展区,参展项目400多项,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华龙一号、神光Ⅲ装置、北斗导航、智慧海洋工程、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等16个体现我国近年来自主创新成果的重点展项,并专设陕西省军民融合专题展区。有两位中国科协副主席、两位中国科协常委、两位院士亲临作讲解。

四、首办全国科技工作者双创大赛

各省科协共收到参赛项目1600余件,全国32个省市均有科技工作者报名参赛。经过层层评审遴选出185个项目入围决赛。决赛邀请红杉资本、启迪创投、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复星资本、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等100余家全国知名投资机构的基金合伙人、知名投资人,参与项目评审、路演点评等工作。大赛组委会成立了成果转化组,编制了项目推介手册,与专业金融机构签订FA金融服务合作协议,面向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机构及企业家对项目进行推介与投融资服务。对决赛项目进行成果转化方式、商业模式设计方面的免费培训。

五、科普结合精准扶贫

举办全国科普文化进万家、科普文化惠农家、科普文化进社区、科普进校园、延安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V视进列车等活动。科普中国e站覆盖农村、社区、校园,组织畜牧养殖、林果蔬菜种植、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深入延安市8个县区开展农民带头人培训和现场咨询,13辆科普大篷车流动开展活动,在延安与西安的往返列车、延安户外宣传屏上播放科普中国集成的优秀科普微视频。

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本届年会与新华网、腾讯等媒体合作,首次进行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等重点活动网上视频直播。首次设立在线交流分会场。首次建立会议微站并通过H5页面推送年会信息。首次通过“今日科协”“科协改革进行时”“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网”等微信公众号发布年会内容。首次在分会场现场开通网络,拍摄学术交流分会场活动,形成学术会议视频资源,保证不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科技工作者可以随时获取最新信息。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分会场中国科协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最强联动
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在广东省分会场参加中国科协2020年全国学会工作会议
后文博会时代:分会场的长效化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会学术交流
韩启德担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潘建伟当选副主席
高职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不足与提升策略研究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探索
The Disillus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from Gatsby in The Great Gatsby